梗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梗死是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器官或局部組織由於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導致缺氧而發生的壞死,稱為梗死(infarction)。梗死一般是由動脈阻塞引起局部組織的缺血缺氧而壞死,但靜脈阻塞,使局部血流停滯導致缺氧,亦可引起梗死。
血栓形成
梗死發生最常見的原因。主要見於冠狀動脈、腦動脈粥樣硬化合併血栓形成時引起的心肌梗死和腦組織梗死。伴有血栓形成的腳背動脈閉塞性脈管炎可引起腳部梗死。靜脈內血栓形成一般只引起瘀血、水腫,但腸繫膜靜脈血栓形成可引起所屬靜脈引流腸段的梗死。
動脈栓塞
多為血栓栓塞,亦可為氣體、羊水、脂肪栓塞,常引起脾、腎、肺和腦的梗死。
血管受壓閉塞
見於血管外腫瘤的壓迫,腸扭轉、腸套疊和嵌頓疝時腸繫膜靜脈和動脈受壓,卵巢囊腫扭轉及睾丸扭轉致血管受壓等引起的壞死。
動脈痙攣
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時,血管發生持續性痙攣,可引起心肌梗死。
梗死形成條件
未能建立有效側支循環
梗死的形成主要取決於血管阻塞後能否及時建立有效的側支循環。有雙重血液循環的肝、肺,血管阻塞後,通過側支循環的代償,不易發生梗死。一些器官動脈吻合枝少,如腎、脾及腦,動脈迅速發生阻塞時,常易發生梗死。
局部缺血耐受性和全身血液循環狀態
局部組織對缺血的耐受性和全身血液循環狀態。如心肌與腦組織對缺氧比較敏感,短暫的缺血也可引起梗死。全身血液循環在貧血或心功能不全狀態下,可促進梗死的發生。
病變及類型
梗死的一般形態特徵
梗死是局限性組織壞死。
梗死灶的形狀取決於該器官的血管分布方式。多數器官的血管呈錐形分支,如脾、腎、肺等,故梗死灶也呈錐形,切面呈鍥形,或三角形,其尖端位於血管阻塞處,底部為器官的表面。心冠狀動脈分支不規則,故梗死灶呈地圖狀。腸繫膜血管呈扇形分支,故腸梗死灶呈節段形。
心、腎、脾和肝等器官梗死為凝固性壞死,壞死組織較乾燥、質硬、表面下陷。 腦梗死為液化性壞死,新鮮時質軟疏鬆,日久後可液化成囊腔。
梗死的顏色取決於病灶內的含血量,含血量少時顏色灰白,稱為貧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含血量多時,顏色暗紅,稱為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
參考文獻
- ↑ 中文為何越來越受歡迎?,搜狐,2021-12-30
- ↑ 中國能屹立幾千年不倒的精髓是什麼?漢文化的誕生和傳承是關鍵,搜狐,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