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夢中的邊城(鄒安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夢中的邊城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夢中的邊城》中國當代作家鄒安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夢中的邊城

1

我迷戀沈從文,關乎他現代的一切蹤跡,哪怕隻言片語的音頻和書訊,都讓我驚喜不已。

1938年,在中國西南邊城昆明,誕生了一所特殊的大學,她由國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合併而成,這就是西南聯合大學。「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這是央視科教頻道2018年推出的《西南聯大》5集紀錄片的片頭語。

片中黑白的主色調,低沉緩慢的音樂,跨越時空的記憶仿佛瞬間把人推進了一個暗色的歷史旋渦,仰視這些文化的巨人們,是怎樣在中華民族的危難時期,奪取了精神文化的高地。那是無數學者、大師的精神風貌的圖騰,是無數學子將自己的理想和命運與民族的盛衰和變遷所結合的印記。我一字一句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看,如沐春風。

在第三集《大學之大》,以沈從文《邊城》始,以鹿橋《未央歌》終,這群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卻用鋼鐵一般的意志,構築了中華民族的脊樑。當沈從文的學生汪曾祺的《人間草木》呼之而出時,那些關於先生的過往曾經,就像鄰家大哥一樣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是那樣的真誠而熱切,那樣的博學而又多情……

「他不用手勢,沒有任何舞台道白似的腔調,沒有一點譁眾取寵的江湖氣……」前士兵、北大旁聽生、破產報館主編沈從文,經人推薦受聘於西南聯大任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沈氏開課三門——各體文習作、創作實習、中國小說史,他常常夾着一大摞書,從報刊上抄了紙條給學生,備受學生喜愛。他安安靜靜教書、寫作和閱讀,但絲毫不影響他是暗夜中最耀眼的那顆星星之一。

在當時,沈從文或許根本不知道他的這個來自江蘇高郵的學生汪曾祺,正是衝着心儀已久的湘西偶像,才在1939年的那個夏天告別江南,來到雲南,考入西南聯大中文系,並在日後也成為一個蜚聲中外的大作家。

因為《人家草木》,我也曾如痴如醉在汪曾祺平實而素樸的文韻意境中。最喜歡他緬懷先生的那一篇文章《我的老師沈從文》,如歌的歲月,淡淡的哀傷,此情永遠成追憶。

2

從上大學讀《邊城》時,湘西的風情就在我的心中沉醉了幾十年,它就像沈從文先生一樣,從不曾老去;它也像歲月的膠片一樣,從不曾褪色。

我尤其喜愛閱讀先生的散文集《湘西》,那《常德的船》《辰溪的煤》和《沅陵的人》,《白河流域幾個碼頭》和《沅水幾個縣份》等等,時常進入我的夢境。

鳳凰來兮,梧桐引兮。吾心往兮,吾魂念兮。

我迷戀湘西,它就是那晴空下,白雲中,一方聖潔的仙境嗎?神秘多情的湘西,宛然降落人間的仙子,以山為骨,把水作趣,娉娉婷婷,走進心懷。烏龍山的神秘,沱江水的清潤,鳳凰城的美麗,交織成仙子的羅帶,飄繞進我的魂魄,牽扯着我的夢、我的情感和念想:這裡有雪山聖水的冰肌玉骨;這裡有江南水鄉的欸乃漿櫓……

緣溪行,極目那桃花林,夾岸數百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溪水潺潺而過,小石子露出調皮的笑容,吻着小魚兒的觸鬚,眨巴着眼睛,細細打量着近處人家炊煙裊繞的青瓦房。

我看見湘西土家族人的生活在陽光下發芽。紅綢蓋布下的新娘,哭唱着父母的辛勞,細數着媒婆的不是,其實滿心盛放的都是未來的希望。土家族人居住的地方,是神仙遺落的畫布嗎?金黃的練綢是稻穀,綠色的海洋是森林,潔白的絲帶是河流……一地的豐美,一世的故事,生生不息。

湘西的苗寨隨處可見,千山飛瀑環抱,鳥語花香作伴。飛檐翹角處,精雕細琢的牛角屋檐頂訴說着民族的歷史,渲染着大山深處的幸福和吉祥。除此外,房子的每一處細節也感動着鍾情這方水土的人。看那封火牆、吊腳樓、雕花窗……造形奇特,格調鮮明,無不顯示出遠古先民的智慧和民風。

走進苗寨,鏗鏘的鼓音就響起來了,歡樂的舞蹈也跳起來了。「鐺鐺鐺」清脆的銀鈴聲聲,韻律出苗家少女曼妙的身姿和舞步,也呼喚出苗家阿媽熱氣騰騰的酸湯魚和紅雞蛋,更牽扯出苗家阿公古老的故事和傳奇。層層疊疊的苗寨,千年的古俗,德高望重的苗鼓王……就在嘹亮的山歌中代代傳承。

苗家姑娘們的銀飾耀亮了夜色,苗家男人們的綁腿彰顯着英武。春採桑,秋收棉;日榨油,夜織布……其樂無窮。更有一年一度的苗年、百獅會、三月三歌會、趕秋、接龍、椎手等苗族民間民俗活動,描繪成一幅風情濃郁的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在沈從文先生的語言世界中,你會覺得走進了一個神奇的世外桃源,一個古老的童話世界……而世代居住於此的人們,他們才是賦予這片土地鮮活魂靈的真正主人。

3

「鳳凰山是大地聳起的靈魂,沱江水是歲月淌出的思念,阿哥阿妹的山歌,隔着河也能傳情……」

啊,邊城……無邊無際的遐想,無邊無際的念想,我一遍又一遍地聽着李谷一的《夢裡邊城》。走過芙蓉鎮長滿青苔的石階,走過小鎮兩千多年的歷史,走進一條龍蛇一般的小巷,找一顆枝繁葉茂的梧桐樹當傘,靠一把散發着清香的竹編藤椅坐下,喝過老鄉遞來的土茶碗盛放的清潤可口的古丈香茶,體味一段「撐着油紙傘,我希望逢着丁香一樣的姑娘」的浪漫情懷,這樣的情景,該有多麼美?這不正是《芙蓉鎮》傳出的畫外音嗎?

這邊「湘西口音滿背簍,猛洞河古老風韻流」題詞罷,那邊又有今人詞章「武陵山秀水幽幽,三峽落溪州。懸崖壁峭綠油油,悠悠蕩華舟。烹鮮魚,戲靈猴,龍洞神仙遊,芙蓉古鎮吊腳樓,土家情意稠。」

且以芙蓉鎮為原點,「上通川黔,下達洞庭,楚蜀通津」的交通脈絡,讓我思緒萬千。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說她是「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中國著名作家沈從文先生讚美她是中國最美的邊城。這怎麼能不牽扯我文學的情感和靈魂,在日裡,在夢裡,想要與之相擁和親吻。

我飛越千山萬水,就是為着來找尋她的美。在湘川黔三省交界的邊城茶峒,在美麗的鳳凰古城,目之所及,怎麼能不讓我觸目柔腸斷!

這裡,已經為你等待了一千年!跟着沈從文先生的思想脈絡,掃描邊城——這一幅悠遠馨香的淡墨山水畫,那青黛的遠山、清澈的溪水、翠綠的竹筏、淳樸的村民……穿過時空,跨越地界,這一切都是那麼鮮活的呈現在我面前。

撫摸着鳳凰古城褐色的牆面,掐一抹石柱上油綠的青苔,憑依在古城吊腳樓的窗欞前,望着碧綠的沱江水潺潺而過,湘西秀麗的風景畫和清新、淡遠的山歌深深感染了我。

是夜,泊舟水上,璀璨的燈火耀亮了沱江的水面,映照着古城紅的牆綠的瓦,映照着天南地北遊客們的身影,映照着別具一格的吊腳樓和爐火旁人們的笑臉,也映照出湘西各族人民富足美好的生活。

裝飾一新的窗欞里,剪影出新房新人嬌羞的臉龐,美妙的歌聲也忽遠忽近,震顫了我的耳膜,這是湘西大地今天發出的時代最強音嗎?風情萬千的湘西在沈從文的筆下走進世人的眼睛,也走進世界的面前。

土家族、苗族、回族、瑤族、侗族、白族……那時那刻,湘西民族和整個中華民族美好的文化精神就如同一首歌,從這裡傳遍祖國四海。通向大山深處每一個民族每一個村寨的每一條公路,都構架起一座歷史的豐碑和橋樑,邊城也像一隻美麗的鳳凰,正展翅翱翔在祖國的西部![1]

作者簡介

鄒安音,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書香三八讀書活動特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