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梵淨山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梵淨山柿
梵淨山柿1.jpg

原圖鏈接 來自植物標本館

中文學名:梵淨山柿

拉丁學名:Diospyros fanjingshanica S. Lee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柿目

科:柿科

屬:柿屬

分布區域:貴州

梵淨山柿(拉丁學名:Diospyros fanjingshanica S. Lee),為柿目柿科柿屬下的灌木或小喬木。

枝條平滑,葉基部寬楔形,側脈每邊9條,宿存萼裂片長約達2厘米,果柄長2厘米,果稍大。

產於貴州等地。生長於海拔500米左右的密蔭林谷中。 [1]

梵淨山柿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褐色,稍纖細,無毛或基部稍被小伏毛;兩三年生枝灰色或灰褐色,有縱裂,狹唇形的小皮。

葉薄革質,長橢圓形,長7-11.2厘米,寬2.2-4厘米,先端漸尖或短尾狀漸尖,鈍頭或尖頭急尖,基部寬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除嫩葉下面有硬伏毛外,兩面無毛,中脈上面凹陷成狹溝,有微柔毛,側脈每邊約9條,下面明顯凸起,末端約距葉邊3-5毫米處彎拱向上,和上方的側脈連結,形成一波浪形的邊脈,小脈纖細,結成不規則的小網狀,兩面都明顯;葉柄稍纖細,長約8毫米,上面有短柔毛。

果生嫩枝下部,單生,着生處下方有早落的苞片遺痕;果近球形,直徑約3厘米,嫩時綠色,初時被短硬伏毛,成熟時變無毛,有種子約4顆;種子長圓形,略呈三棱形,長約1.4厘米,寬約9毫米,側扁,背部較厚;宿存萼4深裂,裂片厚紙質,卵形,長約2厘米,寬約1.1厘米,兩面稍.被小伏毛,纖細的縱脈和網脈在兩面上都稍突起;果柄略纖細,長約2厘米,有微小柔毛。果期12月。

本種很似雲南東南部的網脈柿D. reticulinervis C. Y. Wu,細密的網脈在兩面都明顯,但本種的枝條平滑,葉基部寬楔形,側脈每邊9條,宿存萼裂片長約達2厘米,果柄長2厘米,果亦稍大。

梵淨山柿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0米左右的密蔭林谷中。

梵淨山柿分布範圍

產自貴州東北部的梵淨山

參考來源

  1. 梵淨山柿,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