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vihāra」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梵語 |
梵語 印度語言之一。 (英文:Sanskrit language,天城體書寫:संस्कृता वाक्,拉丁字母轉寫:saṃskṛtā vāk, 簡稱 संस्कृतम्,saṃskṛtam),漢傳佛教稱此語為佛教守護神梵天所造,因此稱其為梵語/梵文。現代語言學研究表明,梵語是印歐語系印度語族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同時對漢藏語系有很大的影響。[1]
梵語是現今印度國家法定的22種官方語言之一,但已經不是日常生活的交流語言,2001年僅有1.4萬人掌握該語言,是印度官方語言中使用人數最少的語言,嚴格意義上說,梵語與拉丁文、古代漢語一樣,已經成為語言學研究的活化石。
現代梵語是從左至右書寫的拼音文字,19世紀初由歐洲學者將天城體(Devanagari)發展成機械印刷的標準體,它的字母表由48個符號組成,其中34個是輔音,14個是元音或雙元音。在18世紀後期,梵語已經被用拉丁字母轉寫注音,今天最常用的系統是IAST(國際梵語轉寫字母)。隨着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標準化後的梵文,不僅可以方便地輸入計算機系統,而且可以與多種語言互譯,為語言學和宗教的研習提供了便利。
演變
梵語隨着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4世紀進入印度大陸而逐漸傳播、發展,並影響着南亞、中亞、東南亞,甚至東亞地區的文化。
按照梵語的字面意思,即為"完全整理好的",也即整理完好的語言,這是一種高雅純正或完美的表達方式,而非世俗語言。早期的梵語並沒有文字形式的表達,是通過史詩和婆羅門教宗教典儀等方式以口相授的語言,在世俗化的過程中約在公元前4世紀有了書寫形式,並通過耆那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典籍和文學作品保留下來。
對梵語演進過程的研究,不應脫離於其他古代印度的地方語言而作為特殊語言看待,但在當時能夠正確聽、說梵語,確實是古代印度社會高等世襲階級的標誌之一。公元前6世紀,釋迦牟尼創立佛教時,作為新興的反婆羅門教傳統的宗教學說,明確規定佛教使用巴利文(pali)傳教。
梵語在很長時期內始終維持口語傳統。但是研究表明,即使如此,古典梵語仍有四大方言,即paścimottarī(西北部),madhyadeśī(中部),pūrvi(東部)和dakṣiṇī(南部,於古典時期冒起)。前三者的前身甚至可在吠陀梵書中驗證得到,以第一種為最正宗。
梵語在其早期使用過程中,一方面力圖維持其高雅性,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與各種古印度的俗語共存和演化,而世俗化的重要標誌,是從口語變成書面語,而只有在這時,梵語才與梵文等義。
近代研究表明,梵文與腓尼基文字(現代歐洲文字的原形),同屬閃米特文字系統。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印度商人與美索不達米亞地方的人(閃米特人的一支)接觸,將閃米特人的22個字母傳往印度。經過印度人的整理,大約在公元前400年時,製作出40個左右的字母,即婆羅米(拉丁字母轉寫:Brāhmī,英文:Brahmi、Brahmilipi、Bragmi)手寫體。婆羅米文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梵語,而是一種俗語,但它確實是梵語的第一個書寫證據,也是大部分印度語的起源。在梵語被書寫下來的時候,它首先用於行政、文學或科學類的文本。婆羅門教的宗教文本仍然採用口頭傳承,在相當晚的時候才"不情願"地被書寫下來。
與此同時,在印度的北部和西部,還流行着普拉克里特(Prakrit)語,其原意即為俗語,它被認為是巴利語的起源,因此巴利語的書寫體不會早於婆羅米文,由此可以判定,早期佛教同樣是採用口授的方式,而最早的文字記錄應始於第三次結集時期。
在印度,梵文的書寫系統的選擇,受抄寫者所處地域的影響。隨着時代與地方的不同,書法與字體也逐漸地產生差異。到了公元一世紀左右,北方的梵字逐漸變成方形字體,南方的梵字逐漸變成圓形字體。至四世紀,兩者之間的差異已極其明顯,並最終演變成為屬於印度-雅利安語支的各種語言。
粗略地說,方形字體,在公元4到8世紀,演化出笈多文(Gupta)。7世紀時則演化出了那格利(Nagari)體,最後在11-12世紀的時候被天城文所替代,焚文就此定格。從笈多文向天城文演化的過程中,事實上還存在很多變體,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是悉曇文,下文將繼續論述。而梵文與各種印度北方俗語的相互作用,衍生出如下這些現代印度官方語言:印地語、孟加拉語、馬拉地語、古吉拉特語、尼泊爾語等。
圓形字體則在南部的達羅毗荼語系(Dravida,又稱德拉維達語系)區域使用,並與南方的俗語相互作用,衍生出如下這些現代印度官方語言:泰米爾語(由帕拉瓦文(Grantha)演化而來)、泰盧固語、卡納達語、馬拉雅拉姆語等,以及在斯里蘭卡國使用的僧伽羅語。
上面提到的笈多文,對漢傳佛教影響極大,東晉時期鳩摩羅什大量翻譯的佛經、以及其後的法顯法師赴印度求法時,都是使用這種樣式的梵文。而這種文字流傳於龜茲、于闐等地,又演變成吐火羅語(存於公元6-8世紀),成為焉耆、龜茲、月氏、康居、大宛等國家的語言文字。總之,中亞地區國家的古代文字形成,受到梵文影響很大。
公元6世紀,由笈多文字衍生出悉曇體(Siddham),梵文的意思為"成就",它是梵文書寫體演化主流中的一個過渡狀態,但卻是唐初玄奘法師西行時期印度流行的梵文,並因玄奘法師傳入印度梵語教學所用的《悉曇章》而得名,並在中國及日本保留至今,成為梵文的一個獨特流派。此後的佛教密宗,嚴格要求用梵語語音念誦真言,引發了隋唐以後對梵語語音的研究,學者們通過分析梵語聲母與韻母的結構,產生出了對漢字讀音的反切注音法,從而擴大了漢語的流布。
在宋朝時期,早期形式的天城體梵文曾在漢地、遼、大理流行過,現完整保存於公元1035年刊印的《景佑天竺字源》中,並且東傳到韓國、日本。
厚重、美觀的蘭札體字母流行於西藏和尼泊爾,並且隨着中國清朝統治階層對藏傳佛教的信仰,流行於中國漢地。西藏同時還使用一種叫做瓦德體的字母來書寫梵語,其實它只是蘭札體的一種無頭化變體。藏文、蒙文、托忒蒙文、滿文都有用各自的文字轉寫梵語的體系。
眾所周知,許多漢語詞彙,是從梵文佛典直接音譯過來的。到了20世紀初,這些語音材料,為測定古代漢字發音的研究提供了素材,成為漢語音韻學的重要工具--對音法的基礎語音材料之一。
梵語做為殿堂語言,對語言的規範化非常重視,古代印度的聲明學即為梵語的語法學說。
現存最古老的梵語文法是波你尼(天城體書寫:पाणिनि,拉丁字母轉寫:Pāṇini)的《八章書》(Aṣṭādhyāyī),大約於公元前4世紀成形,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對此有所記述。波你尼文法的本質是規範性,它定義而非描述了正確梵語的用法。
此後出現的一些印度史詩,用語偏離波你尼的規定,應該是受到了俗語的干擾,或者是革新而致,體現出梵語文法的時代發展特徵。但是,波你尼所制定的基本範式,仍然是現今梵語語法的基礎。
公元7世紀,玄奘法師所著的的《大唐西域記》卷二,和義淨法師所著的《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中,都記述了《悉曇章》是印度6-7歲兒童學習梵語的啟蒙讀物,包括先學梵文字母(玄奘記47個,義淨記49個),然後通過"寓物合成,隨事轉用"的方法講授語法,有12章(玄奘)或18章(義淨)不同的教材,需要學習6個月才能結課。
對梵語語法的研究,是印歐語系比較語言學的基礎。
語音體系
古典梵語區分 36 個音位。但是由於梵語書寫系統表示出了某些同位異音,所以區分了 48 個語音。
音素傳統上按元音(aC),雙元音(haL),anusvāra和visarga,塞音(Sparśa)與鼻音(從嘴的後部開始向前移),和最終的流音與擦音的次序排列。
元音系統
輔音系統
塞音
非塞音
梵語、印地語和所有其他印度語言都有整組的齒塞音,在語音上出現為濁音和清音,並帶有或沒有送氣。對於印度本地人,英語的齒齦音 /t/ 和 /d/ 聽起來更像他們自己語言中的捲舌音而非齒音。
另外,梵語還有一個和其他印歐語言不同的特點,即連音變化規律(sandhi),也就是說,在句子中,某詞尾字母與某詞首字母在一起的時候,就要發生相應的變化;在一個詞中,某字母和某字母如果符合一定的位置關係,也要進行相應的變音等。而梵語中複合詞彙多而且較長,書寫時又要基本上連在一起,連寫時字母要變成連寫形式,加上中間的變音。
==語法==】
梵語語法與其他古代印歐語言(如拉丁語與希臘語)語法相似,屈折變化繁複。名詞有三種性(陽性、陰性與中性),三種數(單數、雙數與複數)及八個格(主格、賓格、工具格、與格、奪格、屬格、位格與呼格)。動詞變位包括單數、雙數、複數;人稱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稱;時間分現在時、未完成時、完成時、不定過去時、將來時、假定時;語態有主動(為他)、中間(為自)、被動;語氣分直陳語氣、祈願語氣、命令語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