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棋盤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崑劇舞台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迪派網 的圖片

棋盤會》,北方昆弋班俗創劇目

劇目介紹

崑劇《棋盤會》源岀清宮昇平署演出本《鋒劍春秋》中的一段。

劇情是:東周列國時,楚威王設下棋盤會,邀請齊宣王和王后鍾無鹽赴會。楚國派白猿丞相與無鹽賭棋,以判兩國的高下。無鹽的棋藝不及白猿,她急中生智,暗撒山里紅果,誑白猿去拾取;趁白猿拾取紅果的時候,無鹽移動棋子。白猿丞相輸棋發怒,無鹽用棋盤打死了白猿。兩人之間的爭鬥引起齊、楚兩國的交兵。楚王預設的伏兵追擊奔逃的齊王,幸有護將廉賽花保駕,突岀重圍。而無鹽武藝高強,刀劈楚將柳蓋,與齊王會合,班師回齊。

劇中《點將》、《棋會》、《誅猴》、《突圍》、《敗齊》等五出折子戲,是近代北方昆弋班常演的戲碼。傳說無鹽相貌奇醜,但很賢能,所以應工的旦角需勾花臉,這是此劇的一大特色。按:《侯玉山崑曲譜》傳存《棋盤會》中《點將》、《詐會》(《棋會》)和《敗齊》三折,標目為《列國傳》。

中國戲曲

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說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1]上獨樹一幟,其主要特點,以集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為例,一是男扮女(越劇中則常見為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淨、丑四大行當;三是有誇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格;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中國民族戲曲,從先秦的"俳優[2]"、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

視頻

棋盤會 相關視頻

1117崑曲的表演藝術(上)
崑曲藝術的傳統與未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