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標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標本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植物標本

外文名:Herbarium

常見標本:臘葉標本

保存方法:標本之間應放

樟腦丸,以防蛀蟲

製作植物標本是解決植物學教具問題的有力手段之一。課堂教學中若有植物的活體,更加利於學生加深認識。使用植物標本,能夠避免部分植物具有區域性、季節性的限制。同時,植物標本保存了植物的形狀與色彩,以便日後的重新觀察與研究。少數植物標本也具有收藏的價值。 [1]

植物標本臘葉標本

最常見的植物標本是臘葉標本。 臘葉標本又稱壓制標本,通常是將新鮮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紙壓制使之乾燥後裝訂在白色硬紙上(這種紙稱為台紙)製成的標本。

臘葉標本對於植物分類工作意義重大,它使得植物學家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查對采自不同地區的標本。一些大的植物標本館往往收藏百萬份以上的臘葉標本,植物學家藉助於這些標本從事描述和鑑定。16世紀後半期植物分類的迅速發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臘葉標本這種新技術促成的。

臘葉標本的意義並不局限於植物分類學的研究,臘葉標本的採集與製作在普通人眼裡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對自然與生命的感悟,出於一種博物學的傳統和情結。當然,臘葉標本本身帶給人們的美感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普通植物標本的製作一般在美觀上面不太講究,也不是很注重顏色的保持。但是如果做為科普展覽展示用的植物標本,或者做為裝飾用的植物標本在製作的過程中對於標本是否平整,美觀,色彩保持如何就會有更多的講究。

植物標本製作程序

從數株同一植物中選擇各器官最完整的植株做標本。先去殘葉,適當疏掉一些過密的枝條和過繁的花、葉、果。如果10朵大花聚集在一起時,一般只留4~5朵為宜,不過應留一小段花、果、葉梗,以表明原來的生態情況。要使一個立體實物變為平面時,則要剪去1/2或2/3才不致堆積。在吸水紙前必須整形,即將標本的枝、葉、果、花展開平放,避免重疊。儘量使標本既保持自然狀態,看上去又很美觀。對一些不便壓制的漿果、塊莖、塊根,則應進行浸制保存。

鋪吸水紙數張在標本夾上,將夾着植物標本的對摺吸水紙放在上面,壓制前,把對摺吸水紙打開,檢查與矯正花、葉的位置,把少數葉片和花翻過來,以便對他們作全面觀察。擺正後,將吸水紙對摺折合起來,上面再鋪幾層吸水紙,就可再放另一份植物了。這樣一層層加上去,放齊。最後,將標本夾用粗繩捆緊,壓上幾十公斤重的大石塊,置通風處。次日換干紙時,須再仔細加工整理標本。壓制的第一天,每隔 五小時換干紙,次日可每天換干紙兩次,再過二天,24小時換一次,一般植物標本需要3~7天。也可在第三天換紙後,增加壓力(夾內有250~300份標本的夾板,可施加125~150千克壓力)。置直射日光下,使水分迅速蒸發,可防止過度變色或發霉。多雨地區,每日換干紙兩次,可置於微火上烘烤,大約3~4日可制干。

標本的乾燥程度怎樣才是適度呢?可用手把標本拿起來,沒有干透的標本,個別部分柔軟易彎曲;過於乾燥的標本,很脆硬易折斷。乾燥得適度的標本是有彈性的。

在壓制過程中,落下來的花、果、葉,要用紙袋裝起,註明標本的號碼,以便上台紙時附上。

貼標籤 將乾燥好的標本放在台紙上,擺好位置,進行固定。固定時要注意標本的科學性、藝術性。固定可用結實的細紙條或玻璃紙條貼在枝條上,再將紙條兩端粘在台紙上,或用小刀在固定處切一道小口,把紙條的端頭穿過小口,貼在台紙的背面。也可用白棉線把標本釘在台紙上。小植物標本或枝條柔軟的標本,可用膠水塗在標本的背面,直接粘貼在台紙上。

上完台紙後,要在台紙下方貼上標籤。最後將一張與台紙同樣大小的標本襯紙貼在台紙上端邊緣上,使標本得到保護。

臘葉標本應分門別類放在標本櫃或標本箱內,標本之間應放樟腦丸,以防蛀蟲。春天和多雨季節應將標本放在通風乾燥處,以防標本發霉。如有標本室,最好在初春關好門窗,將福爾馬林溶液在酒精燈上加熱,使蒸汽熏殺蟲菌3天,可防蟲蛀霉爛。

植物標本浸漬標本

植物的全株或一部分為了教學、科研、陳列等用途,常常需要長期保存,而要達到此目的,就需要將植物標本浸泡在一定的藥劑溶液中。將浸泡在藥劑溶液中所製成的標本,被稱為浸漬標本。

參考來源

  1. 植物標本,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