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杜鵑花為何與鳥兒同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杜鵑花為何與鳥兒同名?)
《園丁詞典》的作者就曾在著名的切爾西花園中研究了杜鵑在英國的蹤跡和雜交培育出來的新品種的形狀特徵,不過這並非是第一例杜鵑花雜交的記載。
隨着和煦的春風吹來更溫暖的春意,不少花朵也仿佛在一夜之間都展開了花瓣爭奇鬥豔起來,目之所及處,都是一派五彩繽紛欣欣向榮之景,荒廢了一個寒冷冬季的院落和窗台也有新生的小草冒出惹眼的淺綠,是時候把春色搬到自己的身邊了,而在這林林總總數也數不清的花朵植株里,杜鵑花,因其姣好的花型和變化多樣的色彩及傳統意義上的地位,以舉足輕重的姿態,成為了難以忽略的首選。
一、杜鵑花之花語
杜鵑花是一株帶着古色古香意味的花朵,和一種精靈般的鳥兒同名,在民間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里也寄託了古時人民的深厚感情。
這是一個悽美而又動人的故事,相傳在遠古周朝的末代時候,在華夏大地的一隅有一個名為「蜀」的國家,這個小國的國君在望帝的名號下是一位名為「杜宇」的男子,十分長壽,在人均壽命三四十的上古竟然活了將近兩個花甲,不可謂不傳奇。
杜鵑花是一株帶着古色古香意味的花朵,和一種精靈般的鳥兒同名,在民間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裡也寄託了古時人民的深厚感情。
有一天一個楚國荊州一位名為鱉靈的人,死後屍體逆流而上,經過蜀地,竟然奇蹟般地悠悠轉醒,杜宇大呼神奇,當時的蜀地正處於山洪暴發的時期,望帝便認為這是上天派來幫助蜀國的使者,當即決定將鱉靈封為宰相,並請他去治理洪水。
鱉靈接受瞭望帝的任務,領着人們來到了危險的山洪源頭,用斧子鑿開了淤堵的山口,源源不斷冒涌而出的洪水找到了釋放的破洞,沿着鱉靈指揮着築好的水道緩緩流淌,緩解了壓力。
洪水被鱉靈疏導得安穩了下來,附近飽受困擾的百姓們又重新過上了安然自由且幸福滿足的生活,望帝在皇宮中得知了這一切,認為自己的能力尚且不如鱉靈,便打算退位讓賢,自己隱居深山中,而在他走的春日裡,有一種嘴角鮮紅如同瀝血的鳥兒,鳴叫的正歡,叫聲仿佛是「子規」的音律,百姓們十分懷念這位選賢舉能的望帝,便認為這個鳥兒是杜宇的化身,而恰在此時,滿山遍野都開滿了鮮紅的花朵,人們自然而然地也把這花朵叫做杜鵑花。
因此,杜鵑花在百姓心中的美好程度和地位,大概僅次於雍容華貴的牡丹吧。
有着這樣千迴百轉的傳說,讓杜鵑花超脫了一種毫無感情植株的限制,成為了充滿文化底蘊的意象,在自己的家中擁有一株牡丹花,也是各個文人墨客傾心的一件事,那麼杜鵑花究竟意味着什麼,又可以和那些花朵一起裝點春天呢?
二、杜鵑花的身世及栽培觀賞歷史
擁有這種上古時候傳說的花卉肯定不會是近幾百年從國外引進的品種了,杜鵑花是中國的道地品種,整體分布在氣候溫和濕潤的北半球溫帶及亞熱帶,主要的產區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等地區,而在我國西南部橫斷山脈附近達到了種類和豐度的較高水平,著名的「花城」雲南,就處於它的分布中心。杜鵑花適應的海拔高度較高,從八百米在向上的高山、中山和丘陵頂部皆有存在,主要的種類和數量聚集在雲南西北隸屬於雲貴高原的海拔三千至四千米處,這裡的杜鵑花成片存在,蔚為壯觀。
除去傳說,杜鵑花在相對官方正規的記載中首次出現,是以「羊踟躕」的曾用名在《神農本草經》中為大家所熟知,能讓食草性動物羊猶豫着是否食用的杜鵑花被我國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判定為有毒植株。然而它的毒性在疾病的治療方面卻能夠大顯身手,全株皆可入藥。由此推算,杜鵑花由野生種被馴化為家養的歷史也達到了千年之久。其中不乏知名的文人墨客為它留下傳世名章。
唐代是中國美學藝術不可忽視的一個巔峰,著名詩人白居易偏愛杜鵑,曾用濃墨重彩留下了自己和杜鵑種植的種種事宜,作為佳話而廣為流傳,其中不僅有讚美之句如「煦灼連朱檻,玲瓏映粉牆。」更有寄情於物的思戀感情,即「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無故為誰開。」甚至連自己第一次移植失敗和後來的養護成功都留下了詩篇記錄,着實可謂有趣。
時至宋代,在富饒的江浙一帶的庭院中,杜鵑花早已是頗受名門富賈們喜愛,願意將其保護在自家一方天地中的喜人之物了,南宋詩人王十朋就描述記錄了自家栽培杜鵑花的事實「造物私我小園林,此花大勝金腰帶。」至此,杜鵑花備受寵愛,成為家養觀賞植株的證據算是有了確鑿的支撐,以至於後來的《咸淳臨安志》等層出不窮的地方記錄冊對於杜鵑的描寫和詳述都堪稱泛濫。
明清兩代保留下來的文獻里,杜鵑二字的出現已不是什麼稀罕,甚至已經可以較為完善全面地在杜鵑這一物種的各方各面都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和認識了,如著名的醫學典籍《本草綱目》,就權威地介紹了自根到花、葉各個部位的性味歸經和藥用價值,肯定了杜鵑在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等方面顯著的藥力表現。 [1] 另一部專業的古典文獻《徐霞客遊記》中,將杜鵑花植物學特徵和自然界分類有了一定的明晰梳理,總結了當時徐霞客收集到的關於杜鵑品種、分布和種植方法的訊息;同時代專門記錄花草卉本的科普類書籍《草花譜》里還針對不同種杜鵑的花型花色進行評價,選出了最為優秀的一種杜鵑花,十分巧合的是,這種杜鵑花產自蜀地,別名「川鵑」,因為紅色十分濃烈艷麗,花瓣多達十層的茂盛感而拔得頭籌,和「杜鵑啼血」的傳說不謀而合;之後的《廣群芳譜》、《花鏡》一類的文獻里更有全套栽培方法的記錄,道光年間成書的《桐橋倚棹》里,連從國外引進的杜鵑花物種也初露頭角,足以見當時杜鵑的流行範圍之廣。
三、現今杜鵑花的中外情況一覽
時至今日,眾多的杜鵑花品種足以讓杜鵑愛好者們眼花繚亂,不僅是本土園藝師的栽培,國外的愛花人士同樣對杜鵑花也是十分重視:《園丁詞典》的作者就曾在著名的切爾西花園中研究了杜鵑在英國的蹤跡和雜交培育出來的新品種的形狀特徵,不過這並非是第一例杜鵑花雜交的記載。
早在十九世紀,人們就偶然地發現杜鵑雜交後的品種可以較為全面地遺傳到兩個親本的優秀基因,藉此拉開了人工雜交的序幕。
在眾多國家中,上文提到的英國是推動杜鵑花歷史進程的具有突出表現的國家之一,英國的園藝師網羅了來自中國、意大利、土耳其、荷蘭以及比利時等眾多溫帶國家的優良杜鵑花品種,在莊園裡進行雜交實驗,培育出了花容秀麗,香味奇特而美好的新型杜鵑花卉,並給它們起了獨具英式浪漫的名字:芭蕾舞女、粉色欣喜、漿果玫瑰還有金色號角等等,從名字也可以看出,此時杜鵑花的顏色已經從我國上古時候傳說里的「血色」變得斑斕絢麗了。
世界各地的園藝師除了在杜鵑的觀賞價值上做足了文章,對於杜鵑花在氣候適應方面的貢獻也十分突出,現在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不同品種的杜鵑花釋放着妙不可言的香氣,這讓杜鵑花真正成為了花藝世界裡的半壁江山!
形態特徵
- 花:顯著,形小至大,通常排列成傘形總、狀或短總狀花序,稀單花,通常頂生,少有腋生;
- 花萼:5或6或6裂或環狀尤明顯裂片,宿存;
- 花冠:漏斗狀、鍾狀、管狀或高腳碟狀,整齊或略兩則對稱,5或6或8裂,裂片在芽內覆瓦狀;
- 雄蕊:5-10,通常 10,稀15-20(或27),着生花冠基部,花葯無附屬物,頂孔開裂或為略微偏斜的孔裂;花盤多少增厚而顯著,5-10(或14)裂; 子房:通常5室,少有6-20室,花柱細長勁直或粗短而彎弓狀,宿存。
- 果:蒴果自頂部向下室間開裂,果瓣木質,少有質薄者開裂後果瓣多少扭曲。
- 種子:多數,細小,紡錘形,具膜質薄翅,或種子兩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鰭狀翅,或無翅但兩端具狹長或尾狀附屬物。
分類史
1753年,瑞典林奈(Linnaeus)發表是《植物種志》(Species Plantarum),第一次提出杜鵑花屬(Rhododendron)的名稱,同時提出另一個屬Azalea,當時分成兩個屬的主要依據是Rhododendron屬10個雄蕊,Azalea屬5個雄蕊,1762年,林奈的植物種志第二版問世,他又補充了一個Rhodora屬。這樣,現在白杜鵑屬在當時共分為三個屬,二百多年前由於搜集的標本不足,分類的水平有限,錯誤是難免的。後人對於這樣的分類提出許多贊成或反對的意見,但至今很難扭轉這個早期的謬誤。 [2] 現在都知道,林奈所定的Azalea屬,包括5個種,其中有兩個種不妥當,應當屬於Loiseleuria屬和Rhodothamnus屬。他所謂的Rhodora屬,後人認為應當放在杜鵑花屬下的羊躑躅亞屬,僅僅是一個組而已。林奈的分類公布以後一百多年內,爭論的焦點始終在Azalea屬該不該稱為一個屬。直到1834年,G.Don才正式將Azalea屬併入Rhododendron,世界上植物分類學家似乎都承認這個決定,但爭論還是沒有休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杜鹃花为何与鸟儿同名?)的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