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江梅 (薔薇科 杏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江梅 (薔薇科 杏屬植物))

江梅 (學名:Armeniaca mume Sieb. var. mume f. simpliciflora T. Y. Chen)

江梅是一種野生梅花,又稱野梅,在古代全是野生,常在山澗水濱荒寒清絕之處生長,後來才被移植之園中栽培。江梅的花期有早有晚,但相對來說早花品種多些。有的江梅品種花瓣較小而花絲較長,可形成長須的優美花型。

由於江梅是由果梅分化而來的,故很多江梅品種仍保留着結果的習性,成為既有觀花價值又有食用價值的花果兼用之梅。宋范成大《梅譜》:「江梅,遺核野生、不經栽接者,又名直腳梅,或謂之野梅。凡山間水濱荒寒清絕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疎瘦有韻,香最清,實小而硬。」元張雨《喜春來·除夜玉山舟中賦》曲:「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濺濺漱玉沙。」清張錫祚《題美人歲朝圖》詩:「和氣散林皋,江梅香滿屋。」沉尹默《玉樓春》詞:「垂垂又見江梅發,空醉剛圓杯底月。」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江梅
  • 拉丁學名:Armeniaca mume Sieb. var. mume f. simpliciflora T. Y. Chen
  • 二 名 法:Armeniaca mume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 :薔薇目
  • 亞 目:薔薇亞目
  • 科 :薔薇科
  • 亞 科:李亞科
  • 屬 :杏屬

形態特徵

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8厘米,寬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幼嫩時兩面被短柔毛,成長時逐漸脫落,或僅下面脈腋間具短柔毛;葉柄長1-2厘米,幼時具毛,老時脫落,常有腺體。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梗短,長約1-3毫米,常無毛;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萼筒寬鐘形,無毛或有時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圓鈍;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雄蕊短或稍長於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長於雄蕊。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頂端圓形而有小突尖頭,基部漸狹成楔形,兩側微扁,腹棱稍鈍,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顯縱溝,表面具蜂窩狀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在華北果期延至7-8月)。

主要價值

園林觀賞

江梅在園林綠地庭園風景區均可種植,也可在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江梅花具濃香,花期早,冰清玉潔純貞高雅,是冬春之季觀賞的重要花卉。梅花多用來寄託情思,寓喻某種情懷,這在文明民族中是一種共有的現象。梅花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精神品質。也象徵着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推動力,常被詩人所稱頌。它可成片叢植也可作盆景和切花,以美化庭院等環境。

植物文化

[1]

象徵意義

江梅,其花單瓣,花瓣為5瓣,呈白、粉、紅等單色,花萼為紫色或紫綠相間。有的江梅品種花瓣較小而花絲較長,可形成長須的優美花型。江梅型梅花一般是一花一果,是最常見的梅花,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及藥用價值。梅花又名「五福花」,象徵着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梅花在臘月前就綻放了,一年的後半載梅花開得最多.雖知春光好,但寄居異鄉的愁苦又如何盡?白雪、冬樹如同原本就是一樣的顏色,江上之風也仿佛自己舞起波濤。故鄉難以再見面,巍峨嶙峋的巫山再也見不到了。

江梅 (唐代杜甫詩作)

《江梅》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首聯從臘前蕊破寫到年後花開,詩人關盼梅花之情;頷聯承首聯寫春意濃,而再好的春光春色也無法排遣「客愁」;頸聯又稍一停頓,不順勢抒情而寫景,補足「江梅」之意。尾聯道出在此大好春光之中卻不能盡情享受的原因,全因戰亂流離,背井離鄉。一、三聯相連,以景為主;二、四聯相連,以情為主,既有江梅的婀娜美麗,也有作者淒涼落寞之情。

作品原文

江梅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⑴絕知:明知。好:一作「早」。

* ⑵元:原是。一作「能」。

* ⑶巫岫:巫山。岫,山。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白話譯文

臘月前梅蕊己破,新年後梅花正多。明知此地啊春光美好,可心懷客愁而又無可奈何!江梅和白雪原來同此一色,春風也徒自節江水漾動清波。故鄉的春色渺不可見,蒼鬱的巫山空自巍峨。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春,時杜甫窩居夔州。詩人旅居江峽,見臘梅乍開,頓生故園之思,遂作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聯從梅蕊初綻到梅花盛開,從臘前到年後,寫了時序變化,讓作者似乎看到了春姍姍來遲的腳步;寫了梅花的開放過程,又好似體現了詩人天天看花,關注盼望的心情。從梅花次第之中表現的是詩人盼春惜春之情。

頷聯承首聯寫春意濃,然再好的春光春色也無法排遣「客愁」。這是見江梅而有感所寫的詩,形容梅、描寫春不是詩人的目的,藉以抒情才是真正目的。因此仇兆鰲《杜詩詳註》認為「客愁」二字,是這首詩的詩眼。越是深知春意盎然,越是對客愁無可奈何。以美景寫哀情,倍增其哀。這裡利用情與景的反差,造成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頸聯又稍一停頓,不順勢抒情而寫景。梅花滿樹與雪同一顏色,春風拂煦,春江微波正與岸邊梅花相漾發。江中波映江邊梅,岸上梅逐水中波。江水岸花一派融融樂樂的春景。何義門說:「破題二句,已非『江梅』不可。」(引自《瀛奎律髓匯評》)未免過早,「江梅」之意至此才補足。

在此大好春光之中卻不能盡情享受,其中原因在尾聯道出。尾聯將「客愁」之意重申。春水春花,春光春色,雖然賞心悅目,但「都非故園春色,是以對巫岫而添愁耳。」(仇兆鰲《杜詩詳註》)杜甫出川早有計劃,剛剛聽說官軍收復河南河北時就有過返鄉路線的草圖:「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滯留夔州實屬不得已。夔州是杜甫居川的最後一站,出三峽就可北上回故園了。越是要回故鄉越是思念故鄉;越是不能返故鄉也越發思念故鄉。「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秋興八首》之一)秋思是故鄉,春思也是故鄉。故鄉情也是愛國情,因為是動盪的時局,血腥的戰爭逼得他背井離鄉漂泊西南。帶來希望與生機的春天又來了,可是卻不能見到可愛的故鄉。面對巫山峰巒,更覺其高峻險惡,也更覺故鄉山水可愛可親。

這首詩一、三聯相連,以景為主,二、四聯相連,以情為主,既有江梅的婀娜美麗,也有作者淒涼落寞之情,很有法度。紀昀說此詩不出色,未免過苛。

名家評價

元·方回《瀛奎律髓》:起句十字,已盡梅花次第。

明·王嗣奭《杜臆》:春意愈早,客愁轉深。「雪樹同色」,見其早;「江風自波」,所以愁。蓋愁出峽之不早,而總迫於故園之思耳。

清·李慶甲等《瀛奎律髓匯評》:

  • ⑴(馮班)力舉千鈞。起句老極。
  • ⑵(何焯)破題二字,已非「江梅」不可。首句「梅」起,七句「江」結。法好。
  • ⑶(紀昀)平正妥帖,無出色處。

清·仇兆鰲《杜詩詳註》:梅占春意,景物自好,而反動客愁者,蓋見臘前映雪,年後飄風,花開花謝,都非故園春色,是以對巫岫而添愁耳。

清·浦起龍《讀杜心解》:下四,暗用新亭風景河山之感。

清·楊倫《杜詩鏡銓》:不貪寫梅,從江上着眼,是為高手。春江微波,正與梅相漾發。五、六對句,正以不粘煞為佳。 [2]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江梅》的精美圖片欣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