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短柱梅花草(虎耳草科、梅花草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短柱梅花草(虎耳草科、梅花草屬植物))

短柱梅花草,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植物短柱梅花草Parnassia brevistyla (Brieg.)Hand.-Mazz.的全草。具有清熱,止血之功效。常用於發熱,內傷出血。分布於陝西、甘肅、湖北、四川、西藏等地。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短柱梅花草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薔薇目
  • 科 :虎耳草科
  • 屬 :梅花草屬
  • 種 :短柱梅花草
  • 採收時間:夏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 毒 性:無毒
  • 分布區域:陝西、甘肅、湖北、四川、西藏等地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1-23厘米。根狀莖圓柱形,塊狀等形狀多樣,其上有褐色膜質鱗片,其下長出多數較發達纖維狀根。基生葉2-4,具長柄;葉片卵狀心形或卵形,長1.8-2.5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彎缺甚深呈深心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有5-7 (-9) 條脈;葉柄長3-9厘米,扁平,向基部逐漸加寬;托葉膜質,大部貼生於葉柄,邊有流蘇狀毛,早落。莖2-4,近中部或偏上有1莖生葉,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通常較小,其基部常有鐵鏽色的附屬物,有時結合成小片狀,無柄半抱莖。花單生於莖頂,直徑1.8-3 (-5) 厘米;萼筒淺,萼片長圓形、卵形或倒卵形,長4-6毫米,寬3-4毫米,先端圓,全緣,中脈明顯,在基部和內面常有紫褐色小點;花瓣白色,寬倒卵形或長圓倒卵形,長1-1.5 (2.5) 厘米,寬5-10毫米,先端圓,基部漸窄成楔形,具長約1.8-4毫米之爪,上部2/3的邊緣呈淺而不規則齧蝕狀,1/3之下部具短而流蘇狀毛,有5-7條紫紅色脈,並布滿紫紅色小斑點;雄蕊5,花絲長約5毫米,向基部逐漸加寬達1.2毫米(常有一種短花絲,長僅1.2毫米),花葯橢圓形,長約2毫米,頂生,藥隔連合併伸長呈匕首狀,長度不等,先端漸尖;退化雄蕊5,長2.5-4毫米,具長約2毫米、寬約1.5毫米之柄,頭部寬約4.5毫米,先端淺3裂,裂片深度為頭部長度1/4-1/3,為全長1/6或更短,披針形或長圓形,先端漸尖或截形,偶有呈盤狀或頭狀,中間裂片短而窄,為兩側裂片寬度1/3,兩側裂片先端常出現2裂,全長為花絲長度1/2;子房卵球形,花柱短,不伸出退化雄蕊之外,偶有伸出者,柱頭3裂,裂片短。蒴果倒卵球形,各角略加厚;種子多數,長圓形,褐色,有光澤。花期7-8月,果期9月開始。

生長環境

生於3000m以上的高山草甸。分布於陝西、甘肅、湖北、四川、西藏等地。

入藥部位:全草。

性味:味苦,性涼。

歸經:歸肺、胃經。

功效:清熱,止血。

主治:發熱,內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採集加工:夏季採集全草,洗淨,曬乾。 [1]

性狀鑑別

根莖塊狀,長約1.6cm,直徑約6mm,表面褐色,有多數不定根。莖圓柱形,長3.5-32cm,直徑1-2mm,深黃色或淺灰色。葉皺縮,深黃色或淡灰色,薄紙質。基生葉完整者展平後呈卵狀心形,長1-2.5cm,寬0.8-2cm,葉柄長可達4cm;莖生葉1片,形似基生葉,較小,基部心形,半抱莖。花黃棕色,單生莖頂。氣微,味甘。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用於內傷出血,清熱。」

《全國中草藥匯編》:梅花草

拼音注音:Méi Huā Cǎo

來源:虎耳科梅花草屬植物梅花草Parnassia palustris L.的全草。秋季採集全草,曬乾。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用於細菌性痢疾,咽喉腫痛,百日咳,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1~3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梅花草

拼音注音:Méi Huā Cǎo

出處:《內蒙古中草藥》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梅花草的全草。夏季開花時採收,陰乾。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邊、山溝、隰草地。分布東北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等地。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50厘米。基生葉叢生,卵圓形至心形,長1~3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全緣,葉柄長;花莖中部生葉1片,無柄,基部抱莖,形與基生葉同。花單一,頂生,白色至淡黃色,直徑2~3.5厘米,形似梅花;萼片5,長橢圓形;花瓣5,卵狀圓形;雄蕊5,退化雄蕊中上部絲裂,裂瓣先端有頭狀腺體;花柱短,先端4裂。蒴果卵圓形,上部4裂。種子多數。

化學成分:全草含山柰酚芸香甙金絲桃甙。莖尚含槲皮素的葡萄糖甙根含生物鹼0.085~0.09%。 [2]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消腫解毒治黃疸型肝炎脈管炎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研末為散。

複方

治黃疸型肝炎:梅花草五錢,小白蒿、秦艽、黃柏、紅花各二錢,五靈脂、廣木香各一錢。共研細末。每服一錢至一錢五分,每日三次,白糖水送服。(性味以下出《內蒙古中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