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苦皮藤 (衛矛科 南蛇藤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苦皮藤 (衛矛科 南蛇藤屬植物))

苦皮藤(學名:Celastrus angulatus Maxim.)

是衛矛科南蛇藤屬植物。藤狀灌木;小枝常具4-6縱棱,皮孔密生,圓形到橢圓形,白色,腋芽卵圓狀,長2-4毫米。葉大,近革質。聚傘圓錐花序頂生,下部分枝長於上部分枝,略呈塔錐形。蒴果近球狀,直徑8-10毫米;種子橢圓狀,長3.5-5.5毫米,直徑1.5-3毫米。花期5-5月。

分布於中國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廣東和廣西。生長於海拔1000-2500米山地叢林及山坡灌叢中。樹皮纖維可供造紙及人造棉原料;果皮及種子含油脂可供工業用;根皮及莖皮為殺蟲劑和滅菌劑。入秋後葉色變紅,具有較高觀賞價值,是庭院理想的棚架綠化材料。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苦皮藤
  • 學 名:Celastrus angulatus Maxim.
  • 別 稱:苦樹皮、馬斷腸、老虎麻、棱枝南蛇藤、苦皮樹、老麻藤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 :無患子目
  • 亞 目:衛矛亞目
  • 科 :衛矛科
  • 亞 科:衛矛亞科
  • 族 :南蛇藤族
  • 屬 :南蛇藤屬
  • 組 :圓錐組
  • 種 :苦皮藤
  • 命名者及年代:Maxim.,1881

形態特徵

藤狀灌木;小枝常具4-6縱棱,皮孔密生,圓形到橢圓形,白色,腋芽卵圓狀,長2-4毫米。葉大,近革質,長方闊橢圓形、闊卵形、圓形,長7-17厘米,寬5-13厘米,先端圓闊,中央具尖頭,側脈5-7對,在葉面明顯突起,兩面光滑或稀於葉背的主側脈上具短柔毛;葉柄長1.5-3厘米;托葉絲狀,早落。

聚傘圓錐花序頂生,下部分枝長於上部分枝,略呈塔錐形,長10-20厘米,花序軸及小花軸光滑或被銹色短毛;小花梗較短,關節在頂部;花萼鑷合狀排列,三角形至卵形,長約1.2毫米,近全緣;花瓣長方形,長約2毫米,寬約1.2毫米,邊緣不整齊;花盤肉質,淺盤狀或盤狀,5淺裂;雄蕊着生花盤之下,長約3毫米,在雌花中退化雄蕊長約1毫米;雌蕊長3-4毫米,子房球狀,柱頭反曲,在雄花中退化雌蕊長約1.2毫米。蒴果近球狀,直徑8-10毫米;種子橢圓狀,長3.5-5.5毫米,直徑1.5-3毫米。花期5-5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廣東和廣西。生長於海拔1000-2500米山地叢林及山坡灌叢中。

繁殖方法

播前準備

種子採收:選擇結果多、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作採種母株,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當果皮變黃,種子淡紅褐色時即可採收。將整個果序剪下,放入盆內搓揉,然後淘洗,漂去果皮和假種皮等雜質,取 沉底的種子,攤開晾乾,千粒質量11克。

種子處理:濕沙層積法處理用清潔的細河沙,濕度以手握成團,放手則散為宜,種子與沙的比例為1:3,分層冷藏。

播種基質:用森林腐葉土加1/3細沙。播種前3天用40%福爾馬林0.2%的溶液噴灑,用塑料薄膜覆蓋,以消滅土壤中的病原菌。

播種方法

中國天水地區露地播種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為宜。播前用濃度為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消毒2小時後,再用濕毛巾包好置20-25℃恆溫箱中催芽,萌動後播種。採用條播法,用小木棍開溝,深1厘米,溝距10厘米,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然後覆土蓋種,覆土深度以不見種子為度。播種量為每畝4.5-5千克。覆土後,將床面適度鎮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澆透水,然後在床面覆蓋一層稻草保濕,便於種子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而發芽。

栽培技術

播後保持苗床濕潤,土壤不可過濕或過於。5天子葉開始破土,7天子葉出土80%,10天左右子葉全部放開。發芽後澆水適當減少,以促進根系發育。經常觀察出苗情況,當大部分幼苗發芽出土後,及時揭除覆蓋物,逐漸見陽光,揭草後如遇烈日,應搭遮陰棚,防止幼苗灼傷。

間苗:幼苗完全露出真葉時第1次間苗,以後適時間苗2-3次,去密留疏,去弱留強。每次間苗後應立即澆透水。

分栽:幼苗生長迅速,為了培育壯苗必須進行1-2次分栽。選擇通風向陽、排水良好、靠近水源、土質疏鬆而肥沃的圃地,土壤深翻20-30厘米,清除雜物,打碎土塊,結合翻耕,每畝施入3000千克優質有機肥,同時每畝地用3%呋喃丹1千克進行土壤消毒。為了促進根系生長,在表土中均勻摻人一些過磷酸鈣,每畝50千克。再把床面耙細耙平,輕輕鎮壓。按寬80-100厘米,步道40厘米做床。當幼苗4-5片真葉時移栽1次,選擇陰天進行,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分栽後連續澆3-4次透水。

除草:苗圃地除草要及時,每月除草2-3次,保持圃地無雜草。

施肥:4-5月每隔10-15天施濃度為3-5%的人糞尿1次。5-8月追施速效化肥2-3次,以氮肥為主,配以適量磷、鉀肥,促進幼苗健壯生長。9月停肥控水,提高苗木木質化程度,以利越冬。

病蟲防治

病蟲害少見,栽培中注意剪去病弱枝。偶有紅蜘蛛危害,可用25%三氯殺蟎醇0.1-0.125%濃度的溶液進行及時防治。 [1]

主要價值

經濟:樹皮纖維供造紙人造棉原料果皮及種子含油脂供工業用根皮及莖皮為殺蟲劑滅菌劑

觀賞:入秋後葉色變紅果黃色球形,開裂後露出紅色假種皮紅黃相映生輝,具有較高觀賞價值,攀授能力強,耐旱耐寒,耐半陰,管理粗放,是庭院理想的棚架綠化材料。

《全國中草藥匯編》:苦樹皮

拼音:Kǔ Shù Pí

別名:苦通皮、馬斷腸、吊杆麻、菜蟲藥、老虎麻

來源:衛矛科南蛇藤屬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im.,以根或根皮入藥。全年可采,曬乾。

性味: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殺蟲。用於黃水瘡,頭癬,骨折腫痛,陰癢。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粉調敷患處。

備註:(1)本品亦作農業殺滅害蟲之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苦樹皮

拼音:Kǔ Shù Pí

別名:苦皮子(《四川中藥志》),山熊膽(《新醫學》(3):26,1972),趕狗木(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資料選編》)。

出處:《中國藥植志》

來源: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樹皮、根皮或莖木。

原形態:苦木,又名:黃楝樹、崖漆樹、苦檀木、苦皮樹、臭辣子、苦樹、魚膽樹、青魚膽、狗膽木、苦膽木、山苦楝。

灌木或落葉小喬木,高7~10米。樹皮灰黑色;幼枝灰綠色,無毛,具明顯黃色皮孔。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常集生於枝端,長20~30厘米,小葉11~13;小葉片卵狀披針形至闊卵形,長4~10厘米,寬2~4厘米,先端長尖,基部闊楔形,兩側不對稱,邊緣具不整齊鋸齒;柄極短或幾無柄。花黃綠色而小,雌雄異株,6~8朵集成腋生聚傘花序,總梗長達12厘米,密生短柔毛;花萼4~5,卵形,有時被細毛;花瓣4~5,倒卵形,比萼片長約2倍;雄蕊4~5,着生在4~5裂的花盤基部;雌花較雄花小,子房卵形,4~5室,花柱4~5,彼此相擁扭捩,基部連合。核果倒卵形,肉質,紅色,基部具宿存花萼。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長於濕潤而肥沃的山坡、山谷、林緣、溪邊、路旁等地。分布河北、山西、河南、山東、江蘇、江西、湖南、湖北、陝西、甘肅、四川、雲南、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成分木材含苦木素、異苦木素。又含苦樹素A、苦樹素B、苦樹素C、苦樹素D、苦樹素E、苦樹素F、苦樹素G、苦木半縮醛A、苦木半縮醛B、苦木半縮醛C、苦木內酯A、B、C、E、F、H、J、K、M、N等。並含倍半萜醇苦木萜醇、生物鹼苦木酮鹼、甲基苦木酮鹼。此外,又含無苦味的四種結晶物質:色素成分2,6-二甲氧基-p-苯醌、三萜類、4,5-二甲氧基鐵屎米酮、2,4-二氯-6-氨基吡啶。

果實和核仁含脂肪袖,油中有洋芫荽子酸、棕櫚酸、月桂酸、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等。

藥理作用苦木素味極苦,可作健胃劑,增進食慾;過量引起嘔吐。可作為吐根鹼的良好代用品,1:10000的濃度在體外能抑制溶組織阿米巴的運動(吐根鹼同樣濃度尚無作用),其浸劑灌腸可治蟯蟲。對兔靜脈注射0.14克即可致死,但它不易自胃腸道吸收;兔肌肉注射30毫克/公斤或大鼠肌肉注射20~100毫克/公斤,不致產生中毒。以苦木素溶液灌注哺乳動物心臟,可抑制心跳振幅及頻率。對昆蟲(蠶)的毒性與對哺乳動物(兔)的毒性相似,可侵犯神經系統,在兔先引起全身的肌肉震顫,而後轉入麻痹。

毒性《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苦木,有毒部位:根皮、樹皮及葉。中毒症狀:食多量,引起咽喉、胃部疼痛,嘔吐、下瀉,眩暈、抽搐,嚴重者休克。解救方法:洗胃,服蛋清或麵糊;飲糖水或注射葡萄糖液;腹劇痛時可注射阿托品或複方樟腦酊;抽搐時給鎮靜劑;如休克則給興奮劑等對症治療。"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有毒。"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解毒殺蟲。治菌痢,胃腸炎,膽道感染,蛔蟲病,急性化膿性感染,疥癬,濕疹,燒傷。

①《中國樹木分類學》:"瀉濕熱,殺蛔蟲,治疥癬。"

②《南寧市藥物志》:』消炎解毒。治痧氣及胃腸炎,肺炎,惡性瘧疾。"

③《四川中藥志》:"洗瘡毒,治蟲瘡。"

④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資料選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去濕止癢。治毒蛇咬傷,燒傷,皮膚濕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敷。

注意:孕婦忌服。

複方治急性化膿性感染:苦木二份,金櫻根一份。水煎三次,第一次煮沸二小時,第二、三次各煮沸一小時半,過濾併合並過濾,濃縮成膏。外敷。(《中草藥通訊》(2):59,1972)

臨床應用:

①治療細菌性痢疾

觀察10例,9例於2~5天治癒。腹痛及膿血便平均1~2天消失,大便鏡檢2~4天轉陰。服藥7天,觀察3個月無復發。用法:研粉或製成片劑內服,每次1~3克,每日3~4次;或用木質3~5錢,每日1~2次煎服。

②用於膽道感染

治療膽囊炎2例、膽道蛔蟲合併感染1例、膽道結石2例,服藥後4~32小時腹痛消失,12~24小時退熱。對消炎、止痛效果滿意。用法同上。

③治療燒傷和外傷

用10~20%山熊膽煎液洗滌創面,塗以5~30%山熊膽軟膏或撒布粉劑。治療淺Ⅱ度和部分深Ⅱ度、面積2~15%燒傷6例,均在5~12天治癒,無1例感染。治療外傷100餘人,效果尚佳。對皮膚粘膜無刺激性,肉芽生長快,傷口癒合迅速。

④治療多發性癤腫

口服山熊膽片(0.4克)寧片,每日3次。觀察4例,服藥後很快控制炎症。3例痊癒,1例並用四環素治癒。

此外,曾以山熊膽製劑內服或外用,治療濕疹、癬疾、淋巴結炎、副睾炎、盆腔炎、胃痛、肋膜炎、慢性支氣管炎等,也收到一定效果。認為.此藥有消炎(特別對急性炎症)、止痛、防腐作用。服藥後除有口乾現象外,未見毒性反應

摘錄《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苦樹皮

拼音:Kǔ Shù Pí

英文名:Indian Quassiawood, Bark of Indian Quassiawood

別名:苦皮子。

出處:出自《中國藥植志》。

來源:藥材基源: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ses (D.Don)Benn.的莖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crasma quassioses (D.Don)Benn.[Rhus ailanthoides Bunge;Picrasma ailanthoides(Bunge)Planch.]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剝取皮,切段曬乾。

原形態:苦木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7-10m。樹皮灰黑色,幼枝發綠色,無毛,具明顯的黃色皮孔。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常集生於枝端,長20-30cm;小葉9-15,卵狀披針形至闊卵形,長4-10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兩側不對稱,邊緣具不整齊鋸齒。二歧聚傘花序腋生,總花梗長達12cm,密被柔毛;花雜性,黃綠色;萼片4-5,卵形,被毛;花瓣4-5,倒卵形,比萼片長約2倍;雄蕊4-5,着生於4-5裂的花盤基部;雌花較雄花小,子房卵形,4-5室,花柱4-5,彼此相擁扭轉,基部連合。核果倒卵形,肉質,藍至紅色,3-4個並生,基部具宿存花萼。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400m以下的濕潤而肥沃的山地、林緣、溪邊、路旁等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黃河以南各地。

性狀性狀鑑別 呈單卷狀、槽狀或長片狀,長20-55cm,寬2-10cm,大多數已除去栓皮。未去栓皮的幼皮表面棕綠色,皮孔細小,淡棕色,稍突起;未去栓皮的老皮表面棕褐色,圓形皮孔縱向排列,中央下凹,四周突起,常附有白色地衣斑紋。內表面黃白色,平滑。質脆,易折斷,折斷面略粗糙,可見微細的纖維。氣微,味苦。

顯微鑑別 皮橫切面:木栓層由10多層細胞組成,壁木栓化,內含黃棕色物質;木栓形成層不明顯;栓內層薄壁組織中散布草酸鈣簇晶及單晶,較老的樹皮中尤多,並含少量澱粉粒。中柱鞘纖維束稀疏散列,由20-60個纖維細胞組成,壁木化,胞壁厚6-8μm。韌皮部纖維束很發達,幼皮約8層左右,治皮可達30-40層,與篩管群和韌皮薄壁細胞相間排列成長條形,胞壁薄,不木化;篩管群由1-2列皺縮的細胞組成;在纖維束之間常有1種長方形的多壁孔薄壁細胞,在薄壁細胞中有澱粉粒及草酸鈣單晶或簇晶散在,有些薄壁組織中充滿着排列成行的草酸鈣簇晶,包圍着纖維束形成結晶鞘。射線細胞寬1-5列,徑向延長。

粉末特徵:黃棕色。①中柱鞘纖維碎片,胞壁厚,木化,有傾斜的單紋孔,並常有含草酸鈣簇晶的薄壁細胞(結晶鞘)伴在。②韌皮纖維胞壁薄,不木化,有傾斜的單紋孔。③草酸鈣簇晶及單晶隨處可見,單晶直徑6-25μm,簇晶直徑8-20μm。④澱粉粒細小,圓形或類圓形,直徑1-4μm,層紋、臍點均不明顯。⑤多壁孔的韌皮薄壁細胞長方形,有時一端傾斜,長120-230μm,寬20-25μm。

化學成分:含苦木西藏(picrasidine)I、J、K、T。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苦木總生物鹼對溶血性乙型鏈球菌816.金黃色葡萄球菌209P、宋內氏痢疾桿菌51334.苦草桿菌6633和八疊球菌有抑菌作用,對變形桿菌OX19.大腸桿菌0111和綠膿桿菌11無抑菌作用。從總生物鹼中分出的1-甲氧甲酰-β-咔巴啉、4,5-二甲氧基鐵屎米酮、4-甲氧基-5-羥基鐵屎米酮、1-乙烯基-4,8-二甲氧基-β-咔巴啉為抗菌有效成分。

2.降壓作用:經戊巴比妥鈉麻醉後的犬,靜脈注射0.5%總鹼5mg/kg,降壓作用非常明顯,由給藥前136±2.3降為100±2.6mmHg,P<0.001,並能持續96分鐘左右。恢復正常後的血壓仍比給藥前低5-10mmHg,並保持不再升高。給藥劑量減少,降壓作用強度稍有減少。在給藥過程中未見麻醉犬呼吸有明顯改變。給大鼠以0.2g/kg總鹼灌胃,對照組動脈血壓為140±2.6mmHg,而給藥組為110±4.27mmHg,P<0.001,降壓作用非常明顯。

3.對心臟的作用:經硫噴妥鈉麻醉的犬,分別從股靜脈注射總鹼5、7.5、10、15、20、30、50、100mg/kg,均有不同程度的減慢心率作用,一般在開始給藥後15秒左右即逐漸有所顯示。當劑量為5mg/kg時,給藥後2秒即達減慢高峰,而後逐漸恢復,8-10分鐘恢復正常。當劑量逐漸增大時,心率減慢明顯,高峰出現時間亦後移至4-10分鐘,並可持續15分鐘以上,然後逐漸恢復。總鹼在減慢心率的同時,伴隨有一定程度的延長P-R間期及減慢房室傳導作用。總鹼對麻醉犬靜脈注射劑量為5-10mg/kg,未見到ST-T明顯改變,在劑量為15mg/kg以上,則實驗狗心電圖出現因血壓極度下降而導致的心肌缺血現象,例如T波雙向、倒置及ST段呈弓背向上的單向曲線等,亦有出現室上性早搏者。Q-T間期在不同劑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長,劑量愈大,延長程度愈大。一方面為心率減慢之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較大劑量時的心肌供血不足。

4.對正常家免及高SGPT家免的影響:總鹼對正常家兔血清谷-丙轉氨酶未見明顯影響,但對CCl4嚴重中毒性肝炎家兔血清谷-丙轉氨酶卻有非常明顯的降低作用,實驗組為503±22單位/100ml血清,P<0.001,對照組為661±17單位/100ml血清,對CCl4嚴重中毒的家兔能明顯地減少死亡,實驗組的百分死亡率為11%,P<0.001,對照組為44%。

5.抗蛇毒作用:苦木注射液(每1ml相當於生藥2g)對銀環蛇毒中毒的小白鼠和犬有非常顯着的保護作用,小白鼠保護率為75.6%,犬保護率為100%。對眼鏡蛇毒和五步蛇毒中毒小白鼠無明顯保護作用。苦木注射液對銀環蛇毒中毒的犬保護給藥劑量為1.6g/kg,為臨床一般治療劑量0.16g/kg的10倍。

毒性急性毒性實驗,小鼠灌胃總鹼LD50為1.971g/kg,約相當於成人每日每lkg用量的6570倍。給予較大劑量總鹼後,小鼠出現活動降低、站立不穩、閉眼伏下不動、呼吸平穩,一般在給總鹼4小時內中毒死亡。

性味苦;寒;小毒

歸經:肝;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解毒殺蟲。主濕疹;瘡毒;疥癬;蛔蟲病;急性胃腸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研末,每次1.5-3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撒。

注意:孕婦忌服。 [2]

各家論述

1.《中國樹木分類學》:瀉濕熱,殺蛔蟲,治疥癬。

2.《南寧市藥物志》:消炎解毒。治痧氣及胃腸炎,肺炎,惡性瘧疾。

3.《四川中藥志》:洗瘡毒,治蟲瘡。

4.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資料選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去濕止癢。治毒蛇咬傷,燒傷,皮膚濕疹。

摘錄《中華本草》

《苦皮藤》的精美圖片欣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