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齒緣草(野生草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齒緣草
圖片來自 浪漫的旅遊達人阿雅

開花的種類——齒緣草(野生草本植物)

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根粗壯,直徑可達1厘米嗎,莖數條,常形成不大的密簇,小堅果陀螺形,棱緣有短刺,不為錨狀,刺通常帶藍色,分布在中國內蒙自治區及東北等地。

齒緣草(學名:Boraginaceae)

  • 中文學名:齒緣草
  • 別 名:藍梅
  • 拉丁學名:Boraginaceae
  • 界:植物界
  • 綱:單子葉植物
  • 分布區域:中國內蒙自治區
齒緣草
圖片來自 騎行天下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木,高10~20cm。根粗壯,長圓錐形,黑褐色。莖基部具短分枝,呈墊狀,地上莖叢生,常不分枝,與葉、花萼均被平伏的灰白色柔毛並混生有剛毛。基生葉多數從生,線狀倒披針形,先端圓或具小尖頭,基部漸狹;無柄。單歧聚傘花序頂生,緊密,花後伸長;苞片橢圓形,先端圓鈍,花梗長1~2mm,花萼5深裂,裂片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鈍;花冠藍色,花冠筒喉部具5個附屬物,裂片5,寬倒卵形或近圓形;雄蕊5,着生於花冠中部;子房4裂,柱頭頭狀,小堅果陀螺形,具小疣狀突起和毛,棱緣具小三角形小齒。

莖具多數短分枝,被灰色絹毛。基生葉稍呈匙形,長3~6厘米;莖生葉線形,長1~3厘米。總狀花序短,長1~2厘米,結果期稍伸長;花小,藍色;花萼5裂;花冠檐部5裂;雄蕊5;子房4裂,柱頭扁球形。 [1]

主要價值

【功用主治】清溫解熱。治感冒溫熱病脈管炎

【選方】

治流行性感冒發燒齒緣草一錢五分,水煎服,每日三次。

治感冒高燒齒緣草、當藥、木鱉子、西伯利亞艾菊、草河車、訶子各等量。共研細面,每日三次,每次一錢至一錢五分,煎湯溫服。

齒緣草的功效與作用 齒緣草的副作用

齒緣草主要出產在雲南,是一種野生草本植物,這種植物全株都能入藥,是一種藥用價值極高的中藥材,而且他每年春天長出的新鮮嫩葉還能當蔬菜工人們食用,能為人體補充豐富營養,下面是對齒緣草功效與作用的具體介紹,大家可以重點了解一下,同時也會讓大家知道齒緣草副作用有哪些。

1、消炎殺菌

齒緣草中含有多種天然藥用成分,特別是抗炎成分的含量比較高,能消除人體內的多種炎症,病能阻止人體內細菌滋生,能讓人體自身抗壓能力明顯提高,平時經常食用能預防氣管炎,肺炎以及咽喉炎等多種疾病發生,對維持人體健康有一定好處。

2、抗病毒

人們適量吃一些齒緣草,還能增強身體的抗病毒能力,因為齒緣草中有多種天然抗病毒成分,能抑制人體內病毒的活性,可防止病毒對人體細胞產生傷害,平時經常使用能預防一些病毒性疾病發生,而且人們出現病毒性感冒或病毒性腸炎時,多吃一些齒緣草,還能讓病情明顯減輕。

3、清熱退燒

齒緣草入藥後能清熱解毒,也具有一定的退熱作用,它對人類因感冒導致的身體發燒有明顯治療作用,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把這種中藥區50克直接用清水煎煮後服用,每天可服用兩次,能讓人類體溫儘快恢復正常。

4、止痛止癢

齒緣草不但能消炎殺菌,增強人體抗病毒能力,他還能加快人體內毒素代謝,並能止痛止癢,對人類經常出現的皮炎以及皮膚丘疹還有皮膚濕疹等症都有明顯治療作用,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把它加清水煎煮,取出汁液以後直接清洗或塗抹患處,多數患者用藥後能讓痛癢症狀很快減輕。 [2]

齒緣草的副作用

齒緣草藥用功效極為出色,但它在過量服用後也會有一些副作用出現,會對人體腸胃產生不良影響,容易出現腹部疼痛,嚴重時還會導致腹瀉,所以人們在服用齒緣草時一定不能過量。

半球齒緣草(學名:Eritrichium hemisphaericum)

是紫草科齒緣草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西藏、青海等地,生長於海拔4,900米至5,750米的地區,見於沖積碎石坡或老火山岩石堆,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多數,緊密簇生呈半球狀,高1-3厘米。葉匙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先端圓鈍,基部漸狹成柄,上面密被白色柔毛,下面僅近先端處疏生短毛,邊緣生睫毛;葉柄長1-1.5厘米,基部膨大呈鞘狀。花1或2朵生莖頂,僅達半球體表面;花梗較粗,生微毛,果期長1-1.5厘米,多直立;花萼裂片卵形或寬卵形,長0.7-1毫米,外面密被白毛,內面無毛,邊緣密生睫毛,花期直立,果期平展,稀反折;花冠藍色,鍾狀筒形,長約2毫米,筒部較長,常為裂片的2倍,裂片圓形或近圓形,長約0.7毫米,附屬物不明顯或呈乳頭狀;雄蕊生花冠筒中部,花葯小,橢圓形;雌蕊基半球狀,高約0.5毫米;花柱長約0.5毫米。小堅果背腹兩面體型,除棱緣翅外,長1.2-1.5毫米,寬0.8-1毫米,背面卵形,中肋明顯,密生微毛,腹面具龍骨狀突起,無毛,着生面位於中部,棱緣刺向背盤彎曲,先端尖而不具錨狀鈎,基部連合形成寬翅,翅和棱刺的邊緣有不整齊的剛毛。花果期7-8月。 [3]

本種提示

本種與小果齒緣草 E. microcarpum W.T. Wang和毛果齒緣草E. lasiocarpum W. T. Wang相似,但植物體半球狀,葉片下面無毛或僅先端生短毛,易於識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