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千里光(菊科、千里光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千里光
圖片來自 中藥一號網

開花的種類——千里光(菊科、千里光屬植物)

是菊科,千里光屬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根狀莖木質,粗,多分枝,老時變木質,皮淡色。葉片卵狀披針形至長三角形,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截形,戟形或稀心形,羽狀脈,葉脈明顯;頭狀花序有舌狀花,多數,花序梗長,具苞片,小苞片線狀鑽形。舌狀花舌片黃色,長圓形,管狀花多數;花冠黃色,裂片卵狀長圓形,尖,花葯頸部伸長,瘦果圓柱形,冠毛白色。

千里光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殺蟲止癢之功效。

分布於中國西藏、陝西、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台灣等省區。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泰國、中南半島、菲律賓和日本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50-3200米的森林、灌叢中,攀援於灌木、岩石上或溪邊。

千里光(學名: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 D. Don)

千里光
圖片來自 中藥一號網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千里光
  • 拉丁學名: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 D. Don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亞 科:管狀花亞科
  • 族:千里光族
  • 亞 族:千里光亞族
  • 屬:千里光屬
  • 組:曲莖組
  • 種:千里光
  • 命名者及年代:Buch.-Ham. ex D. Don,1825
  • 中文學名:SenecioscandensBuch.-Ham. ex D. Don

形態特徵

多年生攀援草本,根狀莖木質,粗,徑達1.5厘米,高1-5米。莖伸長,彎曲,長2-5米,多分枝,被柔毛或無毛,老時變木質,皮淡色。葉具柄,葉片卵狀披針形至長三角形,長2. 5-12厘米,寬2-4.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截形,戟形或稀心形,通常具淺或深齒,稀全緣,有時具細裂或羽狀淺裂,至少向基部具1-3對較小的側裂片,兩面被短柔毛至無毛;羽狀脈,側脈7-9對,弧狀,葉脈明顯;葉柄長0.5-1(-2) 厘米,具柔毛或近無毛,無耳或基部有小耳;上部葉變小,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漸尖。

頭狀花序有舌狀花,多數,在莖枝端排列成頂生復聚傘圓錐花序;分枝和花序梗被密至疏短柔毛;花序梗長1-2厘米,具苞片,小苞片通常1-10,線狀鑽形。總苞圓柱狀鐘形,長5-8毫米,寬3-6毫米,具外層苞片;苞片約8,線狀鑽形,長2-3毫米。總苞片12-13,線狀披針形,漸尖,上端和上部邊緣有緣毛狀短柔毛,草質,邊緣寬干膜質,背面有短柔毛或無毛,具3脈。舌狀花8-10,管部長4.5毫米;舌片黃色,長圓形,長9-10毫米,寬2毫米,鈍,具3細齒,具4脈;管狀花多數;花冠黃色,長7.5毫米,管部長3.5毫米,檐部漏斗狀;裂片卵狀長圓形,尖,上端有乳頭狀毛。花葯長2.3毫米,基部有鈍耳;耳長約為花葯頸部1/7;附片卵狀披針形;花葯頸部伸長,向基部略膨大;花柱分枝長1.8毫米,頂端截形,有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長3毫米,被柔毛;冠毛白色,長7.5毫米。

主要變種

缺裂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 D. Don var.incisus Franch.)葉片羽狀淺裂,具大頂生裂片,基部常有1-6小側裂片。花期8月至翌年2月。分布於中國青海、西藏、甘肅、四川、貴州、雲南、浙江、江西、廣東、台灣。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也有。攀援於灌叢、岩石上或溪邊。

山楂葉千里光 (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 D. Don var.crataegifolius (Hayata) Kitam.)葉片小,通常長2-3.5厘米,寬約1.5厘米,厚質,三角形,具寬三角形齒裂,或有時向基部具細裂。花期10-12月。分布於中國台灣。生長在海拔2100-2900米的山坡,攀援於灌木上。

栽培技術

移植栽種:育苗後的第二年春季可移植栽種。

田間管理:在5-6月,除草鬆土2-3次,每畝追施人糞尿500-750千克或尿素7千克,或三元複合肥6千克。夏季如久早無雨,可在清晨灌水(溝灌)以確保全苗。8-9月,追施人糞尿1000千克,或硫酸銨20千克,或三元複合肥15千克,以促進植株生長。12月枯株後,割去地上部,再施豬牛欄等有機肥1500-2000千克過冬。採收初花期前收穫全草,曬乾備用。

病蟲防治:如有蚜蟲危害,可用4%樂果1000-12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噴灑。 [1]

主要價值

千里光以全草入藥。性苦、辛,寒。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殺蟲止癢之功效。主治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體炎肋腺炎急性腸炎,菌痢,黃疸型肝炎膽濕癬炎急性尿路感染目赤腫痛翳障癰腫癤毒,丹毒,濕疹,乾濕癬瘡滴蟲性陰道炎燒燙傷可內服亦可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熬膏搽: 或鮮草搗敷;或搗取汁點眼。

千里光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我國陝西四川及以南部分省區的灌叢中、岩石上或河溝邊生長着一種菊科多年生攀援草本,花朵黃色,人們常叫千里光,具有藥用價值。

1,名稱和分類地位

千里光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圖經本草》;別名在《植物名實圖考》中記載為九里明;在《台灣植物志》中記載為蔓黃菀;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菊科千里光屬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

2,分布和生長環境

千里光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甘肅等省區;通常生長在山坡、山溝、河灘、溝畔、田邊、林中及灌叢中。 [2]

千里光的主要用途

千里光的全草可藥用,是我國傳統的常用中藥材,始載於《本草拾遺》,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清肝明目功效;主要含有黃酮類、有機酸類、生物鹼類、揮髮油類等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滴蟲、保肝等藥理作用。藥用時請遵醫囑。

千里光的作用及禁忌

抗菌作用

千里光有廣譜抗生素作用,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乙型副傷寒桿菌、志賀、鮑氏、宋內痢疾桿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在試管內, 千里光(2mg/ml)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志賀痢疾桿菌有殺滅作用.在較高濃度下, 對致病性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亦有抑制作用.對變形、蠟樣、炭疽等桿菌及八疊球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抗螺旋體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 千里光煎劑(50%)對黃疸出血型鈎端螺旋體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濃度為1:800~1:1 600時即能抑制鈎端螺旋體的生長.各種提取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螺旋體作用, 其中以醚提取液效果較好.大鼠和家兔灌服千里光煎劑後, 血和尿具有抗鈎體活性.對豚鼠或金黃色地鼠進行實驗性治療, 千里光醚提取物療效不佳, 僅千里光合劑(另含柴胡、密柑草、石榴皮)對豚鼠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抗滴蟲作用

千里光煎劑在試管中(1:40)對人的陰道滴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體外試驗本品對滴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千里光的副作用

(一)傳統文獻《本草圖經》:無毒。《本草綱目》:有小毒。

(二)毒理試驗1.LD50:小鼠灌服千里光水煎劑的LD50為302.6 g/kg±28g/kg。腹腔注射的LD50為23g/kg±2.7g/kg。2.毒性反應: 小鼠一次灌服水煎劑80g/kg,或每次灌服20g/kg,每日2次,連續6天,未見明顯毒性反應。說明毒性很小。國外的千里光植物含生物鹼,對動物和人有明顯的肝毒性,是牧草中毒的主要植物之一。由於國產千里光尚沒有分得生物鹼,因此尚未發現有肝毒性。

(三)臨床觀察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 本品非常苦,劑量稍大水煎內服,會有食慾減退、噁心,甚至有嘔吐反應。這可能就是古書上記載有小毒的原因。國產千里光大劑量使用是否有肝毒性,還需進一步觀察。

千里光的宜忌

* 不良反應:千里光副作用小,僅對個別病人服藥後有噁心,食慾減退,大便次數增多等現象。極少數病人可發生過敏性藥疹,應用抗過敏藥物即可好轉。

* 禁忌:中寒泄瀉者勿服。 [3]

真偽辨別

千里光為較常用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明目、止癢的作用,其來源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scandensBuch.-Ham.的乾燥地上部份。1977年版《中國藥典》曾收載。藥材收購中發現一種千里光的偽品,經鑑定是菊科植物大頭艾納香Blumeamegaophala(Rand.)changetTseng的乾燥地上部分;該原植物來源及性狀鑑別已有報道。千里光與大頭艾納香的莖性狀相似,對於切段藥材常因葉、花、果殘缺不全,僅憑性狀鑑別很難準確區分。



                                           植物篇:(千里光(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中草藥「千里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