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造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造景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植物造景,就是運用喬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題材,通過藝術手法,充分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體)來創作植物景觀。

植物造景是20世紀70年代有關專家針對當時園林建設中較多硬質景觀現象提出的園林建設方向,要求以植物材料為主體進行園林景觀建設。它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它涉及到美學、植物學等眾多學科。既是諸多學科的應用,又是綜合性的創造,既要考慮到科學性,又要講究藝術效果,同時還要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

基本內容

中文名:植物景觀

專用用語:園藝學

概述

植物景觀,主要指由於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個體所表現的形象,通過人們的感觀傳到大腦皮層,產生一種實在的美的感受和聯想,植物景觀一詞也包括人工的即運用植物題材來創作的景觀。植物造景,就是運用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題材,通過藝術手法,充分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體)來創作植物景觀。

要創作「完美的植物景觀,必須具備科學性與藝術性兩方面的高度統一,即既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適應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出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及人們在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這是植物造景的一條基本原則。植物造景的種植設計,如果所選擇的植物種類不能與種植地點的環境和生態相適應,就不能存活或生長不良,也就不能達到造景的要求;如果所設計的栽培植物群落不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的發展規律,也就難以成長發育達到預期的藝術效果。所以順潔自然,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發育,其種類、結構,層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礎。

不同環境中生長着不同的植物種類。本書認生態角度論述環境因子中溫度對植物的生態作用、物候的景觀變化以及各氣候帶的植物景觀;水分對植物的生態作用而有水生、濕生、沼生、中生、旱生等生態類型及其各種景觀;光照對植物的生態作用則有陽性、陰性。耐蔭植物的生態類型;土壤對植物的生態作用,不同基宕、不同性質的土壤有不同的植被和景觀。以上是就溫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環境因子對植物個體的生態作用,形成其生態習性,這是植物造景的理論基礎之一。

植物造景是應用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為題材來創作景觀的,就必須從豐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現的形象汲取創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種植設計,必須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發展規律。本書論述了自然植物群落的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結構、垂直結構與分層現象,群落中各植物種間的關係等。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設計的科學性理論基礎。

植物造景的藝術性方面,作者不僅就造型藝術的基本原則,即多樣統一,對比調和,對稱均衡和節奏韻律,結合植物組景實例進行了闡述,而且對廣州、杭州、北京等地植物造景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和藝術的評價。例如,廣州部分,從分析鼎湖山的自然群落類型及其豐富的植物資源(包括長期引種馴化的植物)開始,然後對廣州各公園的植物景觀,在科學性和藝術性兩方面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和評價。杭州部分,以分析西湖山區次生自然群落類型及其植物資源開始,進而對杭州園林中植物造景的特色進行了詳盡分析,對其科學性和藝術性水平作了高度評價。北京部分,作者分析了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區自然群落類型和北京園林中植物造景特色後,提出了進一步提高其科學性、藝術性水平的建議。

風景或景觀中,除了自然界的山水、日月、生物外,還有人工的建築物。街道,廣場等,都是景觀構成的要素。但童山禿禿,無景可言,只有披上了綠裝,才有山林之美。一泓池水,晃漾彌渺,雖然有廣闊深遠的感受,但若在池中,水畔結合植物的姿態、色彩來組景,使水景頻添幾多顏色。園林中士山若起伏平緩,線條圓滑,種植尖塔狀樹木後,就改變了對地形外貌的感受而有高聳之勢。高層建築前種植低矮圓球狀植物,對比中顯得建築的崇高;低層建築前種植住狀、圓錐狀樹木,使建築看來比實際的高。巧妙地運用植物的線條、姿態、色彩可以年建築的線條、形式、色彩相得益彰。城市的街道是城市的走廊,主要職能是交通運輸。街道兩旁主要是各種建築,即使其平面組合、立面形式以及線條、色彩不同所組成的街景,還只是「凝固的音樂」。街道綠化,包括街道樹、街道綠地及防護綠帶並聯成一體,不僅使街景豐富多彩,也將使整個城市景觀改貌,如花園一般。總起來說,由於植物造景形成山水-植物的綜合景觀,建築-植物的綜合景觀,街道-植物的綜合景觀。[1]

參考文獻

  1. 植物造景道客巴巴網,201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