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楚人患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楚有患眚者,一日,謂其妻曰:吾目幸矣,吾見鄰屋之上有大樹焉。其妻曰:鄰屋之上無樹也。禱於湘山,

原文

楚有患眚者,一日,謂其妻曰:「吾目幸矣,吾見鄰屋之上有大樹焉。」其妻曰:「鄰屋之上無樹也。」禱於湘山, 又謂其仆曰:「吾目幸矣,吾見大衢焉;紛如其間者非車馬徒旅乎?」其仆曰:「所望皆江山也,安有大衢?」

夫無樹而有樹, 無衢而有衢, 豈目之明哉? 目之病 也。

——唐甄《潛書》

賞析

患眚(sheng眼疾)的楚人,眼前出現了種種幻象,一會兒是鄰家屋上有大樹,一會兒是大路上車馬行人來往不斷。他總以為自己眼力好了。 其實,他的所謂「目之明」,正是「目之病」的表現

這個故事雖短,卻包含着三種矛盾

其一、是幻象與實象的矛盾。這是楚人對客觀世界的感知印象與客觀實際的矛盾。其內容是,幻中之「有」乃實在之「無」,幻中之「真」乃實在之「假」。

其二、是目明與目病的矛盾。這是楚人對自我的主觀認識和自我的客觀實際的矛盾。其內容是,錯把幻象當實象。 自以為目幸(病癒),實則仍然目病。

其三、是楚人與其妻仆的矛盾。這是對客觀世界的錯誤感知與正確感知的矛盾。它包含和揭示前兩個矛盾,對它們作出是非真偽評價。故事所描寫的前兩個矛盾是在第三個矛盾的形式下展開的。可以說,楚人與其妻仆的不同感知是這則寓言的外殼,其內核則是對楚人的主觀錯覺與主觀認識違反和背離客觀實際的批評。作者意在告誡人們:不要把虛假的知識當作真知灼見,判別知識真偽的標準是看其能否正確反映客觀實際,主觀自是是無知妄說的根源。

一般說來,目病導致的視力障礙後果為不見物象,即視有若無;而本文的構思卻是讓目病患者感知幻象,即無中生有。這就使本文具有更深的哲理意蘊。它把現象和本質之間的複雜關係(虛實、有無、真偽之錯綜)揭示出來,引起人們探尋認識奧秘的濃厚興趣。其意義,不應只限於批評主觀性一點。[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