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市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楠市鎮隸屬於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地處於藍山縣北部,東臨土市鄉,西抵祠市鄉,南與竹市鎮接壤,北與寧遠縣冷水鎮交界。 區域面積90.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36958人。
民國時期,屬第四區同義鄉。1950年,後改為楠市鄉。1958年,後改為楠市公社。1983年,改為楠市鄉。1986年8月,楠市鎮,改為建制鎮。1995年6月,並鄉建鎮,與正市鄉合併為楠市鎮。截至2020年6月,楠市鎮下轄1個社區和17個行政村。
2019年,楠市鎮有工業企業10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0個。[1]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第四區同義鄉。
1950年,後改為楠市鄉。
1958年,後改為楠市公社。
1983年,改為楠市鄉。
1986年8月,楠市鎮,改為建制鎮。
1995年6月,並鄉建鎮,與正市鄉合併為楠市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楠市鎮轄楠市、下洞、新石坪、朱家、梁家、曾德和、均德、文順、大元里、咀下、上下村、肖家嶺、白竹塘、大元井、元家沖、子榮、希政、上源、子塘、正市、熊家、福興、朋佳、盤石、芹菜、田心、環連、石泉、塘背、甘溪、藍後等31個行政村,鎮東、鎮西2個居委會,下設158個村民小組。
截止至2020年6月,楠市鎮下轄1個社區和17個行政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楠市鎮地處藍山縣北部,東臨土市鄉,西抵祠市鄉,南與竹市鎮接壤,北與寧遠縣冷水鎮交界。 區域面積90.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楠市鎮地處南嶺山脈中段北側,藍山與寧遠交接的低山丘陵區。地勢西南偏高,東北略低。境內主要山峰有牛耳嶺,海撥606.2米,其次為獅形嶺,海撥411.4米。
氣候
楠市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夏季雨多、夏秋季乾旱。多年平均氣溫17.8°C,極端最低氣溫-7.8°C(1975年12月15日),極端最高氣溫39°C(1984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1.9°C,最大日較差17°C(1984年7月30日),生長期平均249天,無霜期年平均290天,最長達337天,最短為232天。
水文
楠市鎮境內朦溪河,屬鍾水水系,流經竹管寺鎮、塔峰鎮至雷家嶺,匯入鍾水。水流域面積154.85平方千米,河道總長26.6千米。
自然災害
2008年1月28日的雪災,涉及境內19個行政村158個村民小組,受災人口8213人,林業受災面積達12300公頃,損毀電力設施128千米,損壞房屋398間,直接經濟損失折合人民幣5300萬元。
自然資源
楠市鎮境內査明有煤、錳、鐵等礦,煙煤礦1座,主要用於電力和其他工業,石灰岩石山共12座,主要用於建築業。境內產茶油、茶葉、黃花、花生、烤煙、黃豆、麵條等農產品。有野生動植物140餘種。鎮東有文化遺址矮祖腳拱原岩,岩洞內有距今300萬年以前的大型草食動物劍齒象化石。
人口
2011年末,楠市鎮轄區總人口3.56萬人。另有流動人口5870人。總人口中,男性21000人,占59%;女性14600人,占41%;14歲以下6800人,占19.5%;15~64歲26700人,占75.1%;65歲以上2100人,占5.9%;2011年人口出生率10.6‰。
2017年末,楠市鎮常住人口34500人。
截至2019年末,楠市鎮戶籍人口36958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楠市鎮財政總收入400萬元。其中國稅21萬元,地稅30萬元。
2019年,楠市鎮有工業企業10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0個。
農業
楠市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1萬畝,人均0.3畝;其中水田8184畝。境內盛產稻穀、花生、黃花、茶油、黃豆、烤煙。2011年,水稻種植12904畝,總產5159噸。生豬出欄28870頭。種植棱樹1萬餘畝。
工業
2011年,楠市鎮工業總產值1.7億元。有汽車客運、貨運業;有塑料、紙箱、水泥電杆、木三合板、鑄造等製造業;有末石、機磚、精石灰等建材業;有麵條、油菜、糖果等食品加工業。
商業
楠市鎮境內農貿市場為藍山、寧遠、嘉禾三縣邊貿市場,2011年成交額在9000萬元以上。
金融
楠市鎮境內有信用社、郵政儲蓄等金融機構,2011年各類存款餘額8000萬元。[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楠市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500餘人,專任教師13人,小學8所,在校學生1603人,專任教師6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68人,專任教師43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楠市鎮有鄉文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5處,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6萬餘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楠市鎮有1級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9個,門診部1個,病床3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30張,固定資產總值24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7人,其中執業醫生1人,執業助理醫生13人,註冊護士6人。19個行政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楠市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8戶,人數70人,支出1.19萬元,醫療救助5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0人次,共支出1.8萬元,比上年增長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0萬元,農村五保供養33人,支出4.8萬元,救助困難群眾560人次,支出5.6萬。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楠市鎮有郵政代辦點1處,郵政業務年總量4.2萬元。移動服務網點5個。移動電話用戶7179戶,互聯網用戶100戶[5]
交通
楠市鎮境內有省道經過,二廣高速、夏蓉高速貫穿全境,村村都互通水泥路。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相傳解放前,楠市至祠市一帶盛產優質楠木,曾用楠木架橋,故稱楠木橋,後在此建市場,改名"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