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楠溪江風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楠溪江風景區位於浙江省溫州市北部的永嘉縣境內,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屬於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西園區。南距溫州市區26公里 ,東與雁盪山毗鄰,西接縉雲仙都,北與仙居景區接壤。 [1] 楠溪江和雁盪山這兩個國家級名勝區之間有石桅岩至雁湖的旅遊專用公路。[1]

景區簡介

楠溪江風景區,總面積671平方公里的景區分為大楠溪 、石桅岩、大若岩、太平岩、岩坦溪、四海山、源頭八大景區,共有八百多個景點。 [1] 風景區沿江分布,有台灣水青岡、銀杏、華西楓楊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珍貴樹種。 景區內江濱村落風貌獨特,保存有宋代以來的亭台樓閣、寺廟、道觀、宗祠、牌樓等古建築。

氣候特徵

亞熱帶季風氣候

歷史沿革

1988年楠溪江風景區被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1999年、2001年兩次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02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西園區。

地理概貌

楠溪江風景區的山岩中出現峰筆立、崖如削、洞懸壁的奇異景觀。有三面環溪、一峰拔地而起的石桅岩、十二峰,以及諸如陶公洞、鶴巢洞、天柱峰、棒槌岩之類的奇峰異石。 楠溪江山體的斷裂構造使各支流形成山崖險峻、峽谷深切的複雜地形,產生了許多瀑布。其中有高達124米的百丈瀑,有連續如梯的三級瀑、七級瀑,還有在2公里內的溪谷中出現形態各異的九疊飛流。

自然資源

楠溪江風景區物種豐富,物種集楠溪江流域物種的80%,達1000多種;生長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銀杏、南方紅豆杉共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福建柏、香榧、長葉榧樹、樟樹、閩楠、花櫚木、紅豆樹、鵝掌楸、厚朴、凹葉厚朴、香果樹、櫸樹共12種。

森林群落多樣,有紅楠林絨毛潤楠林蘭果樹林,還有殼斗科的、樺木科的林分等等;森林生態系統保存完整,是典型的地帶性森林植被群落。

景區劃分

楠溪江劃分為七大景區:即楠溪江及沿江農村文化景區(簡稱楠溪江岩頭中心景區)、大若岩景區、石桅岩景區、北坑景區、水岩景區、陡門景區、四海山景區,七大景區總計有800多處景點。主要景點有:龍河古渡,百丈瀑,石門台,芙蓉三崖,藤溪潭瀑,十二峰,陶公洞,崖下庫,石桅岩,蒼坡村,芙蓉古村,獅子岩,太平岩、崖下庫、麗水古街等。

岩頭中心景區

岩頭中心景區(亦稱楠溪江及沿江農村文化或大楠溪景區),主要景觀在永嘉縣岩頭鎮境內,並包括沙頭鎮和渠口鄉境內的沿江灘林、奇峰、古村等。大楠溪渡頭流至太平岩長約39公里的溪流水域,彎曲多姿,灘潭相濟,及兩岸的灘林、寬闊的沙灘,還有其流域規劃奇特的古村落古建築群。

十二峰

位於楠溪江大若岩景區,在陶公洞西北約3公里處,是一組流紋岩因節理風化和流水侵蝕地殼抬升而成的峰群。

大若岩景區

大若岩景區位於永嘉縣小楠溪流域的大若岩鎮轄區內,主要景點有:天下第十二洞天福地陶公洞、十二峰、六螺山、九漈石門台瀑布群、崖下庫峭壁飛瀑、百丈瀑、藤溪瀑布群、中心坑峽谷飛瀑、大若岩、芙蓉山崖。

百丈瀑景區

位於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楠溪江大若岩景區境內,總面積8000畝,瀑布落差高達124米。

石桅岩景區

位於浙江省永嘉縣境內,在鶴盛鄉下岙村北約500米處的峽谷中,三面環溪成峽。其景觀具有雄、奇、險、秀、幽、奧等特點。主要景點有石桅岩、小三峽、水仙洞、麒麟峰、水響岩、菠蘿岩等。 楠溪江及各支流上游多凝灰岩和流紋岩構成的火山岩山體,垂直節理和柱狀節理非常發育,形成了奇峰屹立、峭壁拔地的奇異景觀。 石桅岩相對高度306米,因形似船桅而名,通體皆石,呈淺紅色。石體三面環溪,環峽相映。

四海山景區

四海山,系括蒼山余脈、雁盪山支脈,自東北向西南延伸。它地處永嘉縣北部山區,是楠溪江風景區面積最大、地勢最高的景區,海拔大部分在500米至1000米之間,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四海尖、天高尖、金崗尖等10餘座,海拔最高在上潘大尖,達1196.7米。 盛夏無暑是四海山森林公園的魅力所在,獨特的山中小氣候,即使在盛夏的中午氣溫也不過30度,尤其登上1097.7米高海拔的四海尖,碧山聳翠,崗巒起伏,是避暑之地。 [8]

蒼坡村

是中國四大民居之一,共有大大小小200餘座古村落。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岩頭、蒼坡、芙蓉、蓬溪四個宋村。這些村落至今仍保持着比較完整的歷史風貌和許多傳統文化遺蹟。 蒼坡古村位於浙南永嘉縣境內楠溪江上游岩頭鎮北面大山腳下,原名叫蒼墩。始祖李岑為避戰亂從福建長溪遷居於此,五代後周顯德二年(955)開始營建,至今已1000多年曆時。南宋淳熙五年(1178),九世祖李嵩邀請國師李時日重新規劃,建成以文房四寶為主要形象的村落格局,村落占地200多畝,房屋50多座,村民全部李姓。 蒼坡是楠溪江流域耕讀文化村落之一,至今仍然很好地保留了耕讀文化的具體元素。[2]

旅遊信息

公交

1、4路,33路,51路,202路,108路,109路到安瀾亭碼頭,坐甌北的渡船(時間10-15分鐘),出碼頭就是甌北碼頭車站。甌北碼頭車站有到達石桅岩景區的客車 2、甌北每天7:20有班車直達,約需2個多小時。從岩頭前往可於8:20左右搭乘甌北開來的過路車,或乘往鶴盛的中巴,再包車進入景區

門票

聯票50元,兒童票:身高1.2米—1.4米;學生證、60~70歲老人半價;70歲以上老人、軍官證、記者證免費。

開放時間

09: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