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字,有lào、liáo、lè、luò、yào和yuè六種讀音,古同「樂」。

其本義是一種弦樂器,引申指愉悅、使……愉悅等。《說文解字》認為是「五聲和八音的總稱」。[1]

[]

佛學釋義

梵語sukha,巴利語同。為『苦』之對稱。即身心適悅之感覺。三受之一,又作樂受;亦為五受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故又作樂根。若由身、心上區分之,於身之適悅感受稱為樂受;於心則稱喜受。樂總為一切善業所引生之果報,故其業亦稱順樂受業。樂有多種分類。

三樂 三樂:(1)天樂,修十善,生於天界所受之樂。(2)禪樂,入禪定境界之樂。(3)涅盤樂,又作寂滅樂,得涅盤之樂。三樂另有:(1)外樂,指眼等前五識所生之樂。(2)內樂,指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意識所生之樂。(3)法樂樂,由無漏之智慧所生之樂。《 佛學大詞典 》

四樂 四樂:(1)出離樂,又作出家樂,即出家求道而得解脫之樂。(2)遠離樂,指初禪之樂,即遠離欲與惡不善法之樂。(3)寂靜樂,為第二禪以上之樂,即止息尋、伺等精神作用之樂。(4)菩提樂,遠離煩惱而獲真實智之樂,即得菩提之樂。此四種樂又稱四味、四無罪樂,乃超越世間之寂靜世界所具有之四種樂味。四種樂加上涅盤樂,則為五種樂。[大毗婆沙論卷十四、卷七十八、俱舍論卷三、卷十五、成唯識論卷五、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卷十五、華嚴經探玄記卷七、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二十六]

其它字義

以樂器奏出音曲。有聲樂、器樂、舞樂三類。經中之言『樂』,多為器樂之意。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九·九上):『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即是其例。據梵文楞伽經(Lan%ka^vata^ra su^tra)第一章所記,印度有七全音,即具六(sah=ars!ya)、神仙曲(r!s!abha)、持地調(ga^ndha^ra)、明意(dhaivata)、近聞(nis!a^da)、中令(madhyama)、雞屍迦(kais/ika)。亦有以等五(梵pan~cama )替代雞屍迦,稱為七全音者。在南印度阿摩羅婆提(梵Am=ara^vati^ )塔之欄楯雕刻中,刻有琵琶及橫笛類之樂器。又無量壽經鈔卷五解釋無量壽經所說之五音,以為即宮、商等五聲。   在中國,以五聲八音為樂,五聲為音階,即宮、商、角、征、羽。八音為器樂之分類,即塤、笙、鼓、管、弦、磐、鍾、柷等。其後印度、西域等地之樂傳來,五聲乃加變宮、變徵而成七聲,樂器種類亦有增加。蓋佛教禁止以娛樂為目的之歌舞音曲,長阿含卷十一善生經中,列舉伎樂之六失;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八以禁止作倡伎樂為八關齋法之一;五分律卷二十六禁止比丘自以歌舞供養於塔。然據法華經玄贊卷四末(大三四·七二七中):『發菩提心經雲,音樂、女色,不以施人,亂眾生故。此供養佛,故不相違,如金藏中音樂供養事。』即准許以音樂、歌舞等供養於佛。[發菩提心經論卷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三、前漢書卷二十一下、隋書卷十四](參閱『佛曲』2626)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樂·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1

《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岳。《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書·舜典》夔,命女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易·豫卦》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禮·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

又鐘鼓、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孝經》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又姓。《左傳》晉大夫樂王鮒,《戰國策》燕樂毅。複姓。《孟子》樂正裘。

又《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喜樂也。《通論》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易·繫辭》樂天知命。《孟子》與民同樂。

又《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召切,音療。《詩·陳風》可以樂飢。毛音洛,鄭音療。

又《集韻》《韻會》《正韻》魚敎切。《論語》仁者樂山。

又益者三樂。

又《韻補》盧谷切,音祿。《太公·下略》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班固·東都賦》食舉雍徹,太師奏樂,陳金石,布絲竹。

又《唐韻》魯刀切,音勞。《廣韻》伯樂相馬。一作博勞。

考證:〔《孝經》移風移俗,莫善于樂。〕 謹照原文移俗改易俗。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

五聲八音緫名。象鼓鞞。木,虡也。玉角切

五聲八音總名。

註:《樂記》曰: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音下》曰:宮、商、角、徵、羽,聲也;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樂之引伸為「哀樂」之樂。

象鼓鞞。

註:鞞,當作,俗人所改也。象鼓,謂?也。鼓大小,中象鼓,兩旁象也。樂器多矣,獨像此者,鼓者,春分之音。《易》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是其意也。

木。

註:謂從木。

也。

註:【虍部】曰:「,鐘鼓之柎也。」

五角切。

註:古音在二部。

英語釋義

happy, glad; enjoyable; music

文字姓氏

樂姓最早出現在大約3000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是宋國王族的後裔,發源於河南省商丘。周宣王時,宋國的一個國君叫宋戴公,本為子姓,其兒子名衎(kàn 音看),字樂父。衎生子傾父澤,傾父澤又生子夷父須,夷父須以其祖父衎之字樂父命姓,成為樂姓。夷父須就是這一支樂姓的始祖。此外,樂姓尚有多個起源,也有(yuè)和(lè)兩個讀音。詳見詞條「樂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