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概率密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概率密度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概率密度(Probability Density),指事件隨機發生的幾率。概率密度等於一段區間(事件的取值範圍)的概率除以該段區間的長度,它的值是非負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物理概念

電子運動的狀態有波函數Ψ來描述,|Ψ|²表示電子在核外空間某處單位體積內出現的概率,即概率密度。處於不同運動狀態的電子,它們的|Ψ|各不相同,|Ψ|²當然也不同。密度大則事件發生的分布情況多,反之亦然。若用黑點的疏密程度來表示各個電子概率密度的大小,則|Ψ|²大的地方黑點較密,其概率密度大,反之亦然。在原子核外分布的小黑點,好像一團帶負電的雲,把原子核包圍起來,人們稱它為電子云。

192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運用偏微分方程,建立了描述微觀粒子運動的波動方程,即薛定諤方程。由薛定諤方程式的可知,對於一個質量為m,在勢能為V的勢場中運動的微粒來說,有一個與這個微粒運動相聯繫的波函數ψ,這個波函數就是薛定諤方程的一個合理的解,每一個解都與相應的常數E對應,就是微粒在這一運動狀態的能量(或能級)。|Ψ|²表示原子核外空間某點P(x,y,z)處電子出現的概率密度,即在該點處單位體積中電子出現的概率。用來表示概率密度的幾何圖形俗稱電子云,電子云並非眾多電子彌散在核外空間,而是電子在核外空間各處出現的概率密度的形象表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