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榆次站位於中國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處於石太鐵路同蒲鐵路太焦鐵路交匯處,向北距離太原站27公里,隸屬於太原鐵路局,現為一等站。原舊站位於石太、同蒲鐵路交會點東側,建於1907年,現址車站位於石太、同蒲鐵路交匯點北側,建於1979年[1]

目錄

概述

榆次火車站在剛建站時稱榆次縣站,位於榆次老城北關,原是正太鐵路上的一個中間站,1906年4月由法國人主持動工興建,1907年9月建成。10月,隨着正太鐵路的全線通車,車站開始運營。 伴隨着站場規模的擴建和改建,榆次站由建站之初僅有3股道的落後小站,逐步發展成為擁有站線132條、自動化駝峰1座、接軌專用線18家,分為一、二、三、西場、客站五個車場和鳴李站,配屬DF-7型內燃調車機6台,固定資產3656萬元,扼石太、同蒲、太焦三條鐵路幹線交匯之樞紐的客貨混合型一等編組站。

歷史沿革

榆次火車站在剛建站時稱榆次縣站,位於榆次老城北關,原是正太鐵路上的一個中間站,1906年4月由法國人主持動工興建,1907年9月建成。10月,隨着正太鐵路的全線通車,車站開始運營。

1932年,閻錫山再度治晉,提倡以一省之力修建同蒲鐵路,並於同年10月22日成立晉綏兵工築路局。1933年2月21日成立晉綏兵工築路指揮部,親任總指揮。調兵工3萬餘人,開始修建同蒲鐵路。5月1日,南同蒲太原介休段開工建設,在榆次西關建榆次縣站(老西站),1934年7月1日竣工通車。為與正太(石太)鐵路上的榆次縣站區別,人們把位於西關的榆次縣站稱其為榆次西站,把位於榆次北關的正太鐵路榆次縣站稱為榆次北站

1940年8月,日軍為保障侵華戰爭軍需供應和加速掠奪山西煤炭資源的需要,改建南同蒲線,因老西站不在該線上,且此時北站站線已隨着石太線的撥寬改為準軌(1.435米),不能與榆谷線窄軌接軌。因此便在榆次西關,北站之南、老西站之東重建榆次西站及貨場,使其能與榆次北站(准軌)換裝。

1978年11月,為解決旅客在榆次換乘困難,擴大客運能力,改善服務條件,太原鐵路局在不封鎖石太、同蒲線行車的條件下,榆次新客站破土動工,經過一年的艱苦奮鬥,站線於1979年10月18日交付使用。站舍於同年11月15日建成,12月5日交付使用。從此,榆次北站、西站客運業務移至新客站,結束了旅客在榆次站倒車難的歷史

1978年4月1日,為擴大榆次站編解能力,以適應太原樞紐運輸生產發展的需要,位於新客站以北3公里的張村西、使趙東的榆次編組場施工興建。榆次編組場南北長3587米,東西寬280米,總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第一期工程(機械化駝峰除外)於1982年9月22日竣工。

地理位置

榆次火車站位於榆次老城北關, 距離太原站27公里,離新鄉站470公里(太新線)離太原站27公里,離華山站501公里(南同蒲線)[2]

車站周邊

晉華醫院

中國農業銀行晉中分行御璟支行

晉中藝術學校

晉中市商業銀行迎賓支行

晉中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中國銀行晉中迎賓街支行

漢庭酒店晉中迎賓街店

榆次區財政局

街心公園

中國農業銀行濱河支行

交通銀行新建路支行

中國移動榆次北城御景城市普通店

中國移動迎賓街欣泰指定專營店

晉中市國土資源局榆次分局

視頻

榆次站 相關視頻

榆次站標準宣傳片
榆次火車站情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