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慶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樊慶笙 ( 農業微生物學家,農業教育家) | |
---|---|
著名農業微生物學家,農業教育家 | |
出生 | 1911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農業微生物學家,農業教育家 |
知名作品 |
創建了中國第一座厭氧微生物實驗室 率先從事青黴素生產試驗。 |
樊慶笙
樊慶笙(1911—1998),男,著名農業微生物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農業微生物學的開創者之一。長期致力於農業微生物學的教學、科研及應用工作。率先從事青黴素生產試驗;在共生固氮菌的生理生化研究,紫雲英、花生、大豆根瘤菌的應用研究和紫雲英北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生平簡介
樊慶笙,1911年8月4日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現常熟市)。自幼生長在農村,深知農家生活之艱辛和改進農業生產技術的必要。從少年時代就萌發了學習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振興中國農業的願望。
他的中學時代,正值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在反帝反封建鬥爭宣傳的影響下,他下決心心走"科學救國,教育救國"之路。1929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蘇州萃英中學,同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1933年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並留校任助教,擔任植物學和植物分類學的教學工作。
1940年,樊慶笙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生院攻讀農業微生物學。1941年獲科學碩士學位。194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4年回國,在昆明血庫工作一段時間。1945年任教於成都金陵大學,次年隨校遷回南京。1950-1952年任金陵大學教務長。隨後任南京農學院教授兼副教務長。1957年及文化大革命期間,曾受到無端的指責和所謂的批判。1981年他出任南京農學院院長。1982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青黴素試驗
1943年,樊慶笙完成在美國學習的任務,但由於受太平洋戰爭的影響,交通受阻,一時無法回國,遂暫留美國西格蘭姆發酵研究所工作。4個月後,他得到陪伴美國醫藥助華會為支援中國抗日戰爭而捐助的一套血庫設備和隨行技術人員來華的機緣,於1944年1月離美,經半年多的旅途生活終於回到了昆明,並在昆明血庫工作了一段時間。在這期間,他與朱既明和湯飛凡一起將從美國帶回的青黴素生產菌種(B21)進行青黴素生產、提取和臨床試驗。1946年,他受衛生署上海生化實驗處之聘,兼任該處技正,負責青黴素菌種選育及發酵條件的研究。成為中國率先進行此項工作的學者之一,為中國生產青黴素藥品作了重要的前期工作。
研究固氮菌
早在1940年,當樊慶笙還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農學院攻讀土壤微生物學期間,就對大豆根瘤菌不同菌系的共生固氮效率進行了研究,同時還研究了幾種新合成農藥對根瘤菌的影響。1950年,他曾指導研究生在中國華東地區大豆根瘤菌中分離出優良菌系,獲得純培大豆根瘤菌幾百株,並從中篩選出5個固氮效率高的菌系。1952年後,他又對自生固氮菌及根瘤菌的形態、生理及生態進行了研究。
1961年,他在江蘇省興化縣進行漚改旱工作時,提出以栽種豆科綠肥作為改旱後培肥的基本措施,而接種根瘤菌則是保證紫雲英在里下河新區栽培成功的關鍵性措施。他認為,只要做到:接種高效根瘤菌;注意菌期管理--多結瘤,苗壯根深、增強耐寒能力,紫雲英就能在蘇北地區種植成功,並能繼續北移。
70年代初,樊慶笙和他的助手在淮北平原12個縣進行紫雲英大面積示範推廣工作,將紫雲英北移至隴海線,西進關中渭河兩岸。1976年,栽培紫雲英的新區總面積超過了33萬公頃,鮮草產量一般達22.5噸/公頃以上,高產田超過75噸/公頃。紫雲英接種根瘤菌及北移栽培研究成功,1978年榮獲江蘇省科技大會獎。
進入80年代,樊慶笙又對紫雲英根瘤菌的生理、生態及共生固氮體系的生理生化問題進行了研究,同時參與了國家科委生物固氮協作組的有關研究。先後發表了7篇內容涉及紫雲英根瘤菌的生理生化及遺傳等問題的論文。1982年他參與了由江蘇省科委領導的關於花生、大豆根瘤菌接菌技術和示範推廣的3年開發計劃。3年中,他在蘇北23個縣共示範推廣3.3萬公頃,花生平均增產18%左右;大豆平均增產9.8%,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獲江蘇省科技進步獎。1987年,他又主持了農業部的"生01-03"專題--《高效抗逆大豆根瘤菌的構建》,和江蘇省科委的生物技術課題--《固氮基因重組》的研究。在這些工作中他應用細胞融合和DNA重組技術,對現有根瘤菌進行改造,構建了高效抗逆大豆根瘤菌菌株,提高了大豆在逆境中結瘤和固氮效率,在我國沿海,特別是江蘇沿海灘涂開發中發揮了作用。1986年,他指導進行了Azorhizobium和莖瘤共生固氮的系統研究。
南京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研究室在他的領導下,對根瘤菌共生固氮進行了近40年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菌種資源及基本資料的搜集以及研究設備和技術等方面都達到一定的水平,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培養了大批人才。
我國土壤微生物學界為了總結和展望生物固氮工作,於1987年5月在成都召開了"全國豆科--根瘤菌共生固氮學術討論會",出版了《中國共生固氮研究五十年》論文集,樊慶笙是主編之一。
樊慶笙在食用菌研究上也卓有成效。他所提供的優良食用菌種,為江蘇省食用菌生產作出了積極貢獻。1980年他當選為中國食用菌協會名譽會長。1989年11月在南京主持國際食用菌生物技術學術討論會,擔任組織委員會主席,並在會上作了題為"中國食用菌的生物技術"(Mushroom Biotechnology in China)的報告,主編了會議論文集《P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hroom Biotechnology》。
創建實驗室
1980年,樊慶笙邀請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Davis分校R.H.亨格特(Hungate)等人來華舉辦厭氧微生物學講習班,隨後就創建了中國第一座厭氧微生物實驗室。該實驗室先後進行了厭氧微生物生理生態學研究;沼氣發酵微生物和農村沼氣發酵工藝調控研究;沼氣發酵殘留物的綜合利用和防治一些農作物病害的研究以及難降解的芳香化合物的厭氧微生物降解研究等。該實驗室先後接受農業部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和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委託研究項目,目前,已決定將"厭氧與環境微生物"作為研究方向。為提高中國厭氧微生物研究的總體水平和研究厭氧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及環境微生物服務。厭氧實驗室自創建以來,已接受3名碩士生和9名本科畢業生的實習和進修,發表論文20餘篇。
辛勤耕耘
樊慶笙在農業教育園地辛勤耕耘的60個寒暑中除了培養了大批本科人才外,還先後培養了26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5名,碩士生21名。有不少學生已成為技術骨幹、學科帶頭人或者技術領導幹部。與此同時,他對我國土壤研究機構的建立和發展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早在50年代初期,他為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現南京土壤研究所)和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現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土壤微生物研究機構的建立和研究工作的開展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樊慶笙從教以來,先後教授過植物學、植物分類學、農業細菌學、農業微生物學、土壤微生物學、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研究法、微生物分類學、固氮微生物學及各種專題講座等。
樊慶笙也十分重視教材編寫工作。但是由於他在50年代中期受到莫須有的指責和所謂的批判,致使他和陳華癸合作主編的《微生物學》雖已印製成書,也未能正式發行。而由陳華癸和他合作編寫的《土壤微生物學》,也因上述原因,在正式出版時樊慶笙的名字也被無端的除去。在當時的政治氣氛下,陳華癸對此也只能表示遺憾。但是,樊慶笙和陳華癸的真誠合作並未因之而受影響。70年代末,陳華癸和樊慶笙又合作主編了《微生物學》,最初被定為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試用教材,1989年經修改再版後,被指定為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並於1991年由農業部教材編寫組推薦為優秀教材。此外,樊慶笙還與婁無忌合作編寫了《固氮微生物學》,作為高等農業院校教學參考書。
80年代以來,樊慶笙還多次出國參加學術會議及講學活動。邀請國外知名專家來華講學、辦學習班。為提高我國農業微生物學的研究水平,引進先進研究技術,開拓研究領域,培養人才作出了積極貢獻。
樊慶笙的學風極為嚴謹,工作勤懇,思維敏捷,作風踏實,品德高尚。強調理論聯繫實際,並能從實踐中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從而不斷豐富土壤微生物學的內容。他善於與人相處,淡泊名利,勇於汲取他人的長處。他與陳華癸真誠合作數十年,一起切磋學問,交流治學和教書育人的經驗,成為土壤學界學習的佳話。陳華癸在為祝賀樊慶笙八秩華誕的賀詞中表達了他對樊慶笙的讚賞和真摯的友誼。賀詞寫道:"同利為朋,則利乘而積怨;同道為朋,乃相得以益彰。四十年切磋學問,休戚與共,仰止銘心,羨君高潔,竊集陳辭,祝賀慶笙教授八秩大壽。杏壇設教心馨桃李三千樹,皓首窮經領袖風流一百年。"應當說,這正是樊慶笙為人治學的真實寫照。
人物簡歷
1911年8月4日 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現常熟市)。
1929年 蘇州萃英中學畢業後,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森林系。
1933年 畢業於金陵大學,獲林學士學位,留校任助教。
1933-1940年 在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進行植物學和植物分類學教學工作。
1940-1943年 在威斯康星大學研究院攻讀農業微生物學。
1941年 獲科學碩士學位。
1943年 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4年 在美國西格蘭姆發酵研究所工作。
1944-1945年 隨美國醫藥助華會贈送的血庫設備回國,在昆明血庫工作,同時帶回青黴素生產菌種。
1945-1952年 任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教授兼植物病理系主任。
1950-1952年 任南京金陵大學教務長。
1952-1958年 任南京農學院教授兼副教務長。
1953-1980年 當選為中國土壤學會理事。
1979-1991年 當選為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1983-1991年兼任農業微生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1980年 農業部批准在南京農學院成立農業微生物研究室,任主任,並當選為中國食用菌協會名譽會長。
1981-1984年 任南京農學院院長。
1982-1989年 當選為江蘇省微生物學會理事長。
1982年 參加中國共產黨。
1996年 逝世。
主要論著
1 Fan Qingsheng 主編.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hroom Biotechnology.南京:江蘇省科委.
2 樊慶笙,陳華癸.微生物學(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3 樊慶笙,陳華癸.土壤微生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4 陳華癸,樊慶笙.微生物學(第三版).北京:農業出版社,1979.
5 樊慶笙,陳華癸.微生物學進展,北京:農業出版社,1984.
6 陳華癸,樊慶笙.微生物學(第四版).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
7 樊慶笙主編.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生物學卷.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
8 Fan Qingsheng.Inoculation with Effective Rhizobia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ion the Northward Extension of Astragalus cultivation in china.Canberra,1980.
9 Fan Qignsheng.Mushroom Biotechnology in China(Past Present and Future).Nanjing,1989.
10 賈新成,樊慶笙等.紫雲英根瘤和其中類菌體的發育與固氮活性的關係.南京:南京農學院學報,1983(3):53-61.
11 劉瑞龍,樊慶笙等.氧濃度和豆血紅蛋白對類菌體固氮活性的影響.吉林:固氮通訊,1983(4):63-65.
12 沈愛光,樊慶笙等.鏈黴菌"新"的特性反抗病作用.南京:南京農學院學報,1983(1):50-58.
13 王天光,樊慶笙等.沼氣發酵過程中主要微生物生理群的變化及物質轉化對產氣效率的影響.南京: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4(2):47-54.
14 婁無忌,樊慶笙.紫雲英根瘤類菌體固氮作用的能源研究.南京: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5(1):40-46.
15 林佩真,樊慶笙等.光照強度對大豆根瘤固氮作用的影響.南京: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5(4):58-63.
16 周惠民,樊慶笙等.大豆初花期施肥效果的研究.南京: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6(4):62-67.
17 樊慶笙.共生固氮和土壤肥力·我國土壤氮素研究工作的現狀和展望.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86,212-216.
18 樊慶笙,婁無忌.根瘤菌生態.瀋陽:微生物學雜誌,1986,6(2):48-52.
19 婁無忌,樊慶笙.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生理研究.南京:江蘇農業科技,根瘤菌應用技術專利,1986,54-55.
20 婁無忌,樊慶笙.根瘤菌共生固氮中的碳、氮代謝·中國共生固氮研究五十年.南京:1987,137-141.
21 李順鵬,樊慶笙等.半連續補料沼氣發酵過程中主要微生物生理群的消長及其對產甲烷效率的影響.南京: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7(3):86-92.
22 徐建平,樊慶笙等.有關香菇研究的幾個問題I.一種改良的香菇菌系細胞核的熒光染色法.南京:江蘇食用菌,1988,(5):12.
23 徐建平,樊慶笙等.有關香菇研究的幾個問題Ⅱ.一種香菇液體出菇試驗.南京:江蘇食用菌,1989(1):25.
24 徐建平,樊慶笙等.有關香菇研究的幾個問題Ⅲ.應用四級原理鑑定香菇品種間親緣關係初探.南京:江蘇食用菌,1989(2):20.
青黴素
誰都知道有一種藥叫青黴素。在中國,"青黴素"這三個字是誰命名的?中國早期研製青黴素的是哪些人?一般人也許難以回答這些問題,而內行一聽,立刻會想起樊慶笙教授。樊慶笙教授1911年8月4日生於常熟,先後在金陵大學和南京農學院任教60年,歷任金陵大學教務長、南京農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他同時擔任民盟江蘇省委副主委、省政協第一、第四屆委員和第五屆常務委員。樊慶笙出身貧寒,父親是個收入微薄的職員。樊慶笙憑着自己的聰慧和努力,以優異的成績,在蘇州讀完了中學,1929年被保送到金陵大學。1940年金大送三名教師去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進修一年,樊慶笙是其中之一。一年之後,導師看中了這位英俊勤奮的中國青年,願意資助他讀博士學位,問他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費,樊慶笙說了一個最低的數字--50美元。一個月50美元生活費,即使在上世紀40年代的美國也屬於貧困線之下,但就是靠了每月這區區50美元的資助,樊慶笙度過了三年,取得博士學位,並獲得威斯康星大學博士生的最高獎賞--金鑰匙獎。三年中,他幾乎每天都在實驗室和圖書館度過,在實驗室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在圖書館貪婪地閱讀着當時世界上最新的科技資料,這使他視野開闊,積累厚實,同時練就了精湛的實驗技術,為日後的厚積薄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留在美國,可以有豐厚的待遇。但是祖國的半壁江山還在日軍的鐵蹄踐踏下,親人已經4年不能相見,歸心似箭而關山難越。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航路受阻,回鄉無計。恰逢此時,美國組建了一個援華機構--美國醫藥助華會,該機構決定在中國援建一個血庫(包括裝備、人員、技術),用以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樊慶笙作為細菌學檢驗專家應聘並進入了這一項目,這樣就可以隨隊乘船回中國。1944年1月,他乘坐美國的運輸船,衝破日軍的層層封鎖,歷經艱辛,於當年8月到達印度,又經駝峰航線飛越喜馬拉雅山,終於回到了祖國。
樊慶笙回國時,隨身帶着剛在美國問世不久的盤尼西林菌種。這一試管黃色的粉末當時比黃金還貴重!盤尼西林起源於1929年,由英國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青黴菌(注:這是後來的中國命名)代謝物有噬菌現象,作為當時微生物界最輝煌的成就,這一偉大發現影響了美國的科技界。1943年,威斯康星大學的生化和細菌學院建立了研製盤尼西林的小組,同年秋天,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盤尼西林的發明拯救了千百萬人的生命。樊慶笙覺得苦難的中國更需要盤尼西林。他向美國醫藥助華會會長Van Slyke 女士坦陳了自己的想法:回國後承擔血庫工作的同時,搞盤尼西林的研究。Van Slyke 女士很尊重他的想法,對他表示理解和支持。於是樊慶笙請求他們幫助採購有關研製盤尼西林用的儀器、設備、試劑和溶劑,還請他們再設法提供些苗種。後來,美國醫藥助華會也確實備齊了他所需要的東西,並且幫他搞到了兩支菌種,加上威斯康星大學細菌學系贈送的一支菌種,樊慶笙共將三支菌種帶回了祖國。
血庫位於昆明的昆華醫院內,南面隔湖就是當時的衛生署中央防疫處。處長湯飛凡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細菌、病毒學家,當時他正領導一個小組也準備進行盤尼西林的研製工作,可是他們只有從印度輾轉弄來的兩支菌種,同時缺少新技術及儀器設備。樊慶笙的到來恰似天意,二人一拍即合,決定把研製盤尼西林的工作放在防疫處做,因為那裡已有些基礎。這樣,在血庫尚未運轉之前的一個月,樊慶笙和朱既明等人已經着手盤尼西林的研製。就在這一年--1944年年底,第一批5萬單位/瓶的盤尼西林面世,戰亂中的中國成為世界上率先製造出盤尼西林的七個國家之一(這七個國家是英、美、法、荷蘭、丹麥、瑞典和中國),這一令人矚目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公認。
然而在戰亂時期,工業化生產盤尼西林的夢想終究未能實現,只能說是試驗性的生產了一些盤尼西林。抗戰勝利後,金大遷回南京,1946年冬天,樊慶笙的友人陳介眉從上海寫信告訴他,原中央防疫處有些人現在上海生化製品實驗處工作,該處想繼續開展盤尼西林的生產試驗工作,急需要人,請他來上海繼續合作。於是從1946年底開始,樊慶笙在金陵大學和上海生化處兩邊兼職。1948年上半年,上海生化實驗處籌建青黴素廠準備進行工業化生產。留學歸國的童村也從北京協和醫學院來上海生化實驗處工作。樊慶笙和童村早在美國就已結識。當時,樊慶笙為了把盤尼西林技術帶回國,特地到紐約總醫院學習一些檢定劑量的試驗,又到肯色佛尼亞醫學院和童村切磋過學業,童村也是攻讀細菌學的。因此,他們有共同的志向和追求,合作十分愉快。也就在這個時期,樊慶笙考慮到盤尼西林生產出來以後應該有自己的中國名字,他根據分類學的特徵提議叫"青黴素",依據有二:一是形態上,這種霉株泛青黃色,所以取其"青";二是意義上,英文中的詞尾"-in"在生物學上常翻譯為"素",如維生素(Vitamin)。兩者合一,終命名為"青黴素"。童村很贊成,"青黴素"這個名字就這樣一直使用到現在。
1980年,樊慶笙邀請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Davis分校R·H·亨格特(Hungate)等人來華舉辦厭氧微生物學講習班,隨後就創建了中國第一座厭氧微生物實驗室。該實驗室先後進行了厭氧微生物生理生態學研究;沼氣發酵微生物和農村沼氣發酵工藝調控研究;沼氣發酵殘留物的綜合利用和防治一些農作物病害的研究以及難降解的芳香化合物的厭氧微生物降解研究等。該實驗室先後接受農業部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和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委託研究項目,目前,已決定將"厭氧與環境微生物"作為研究方向。為提高中國厭氧微生物研究的總體水平和研究厭氧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及環境微生物服務。厭氧實驗室自創建以來,已接受3名碩士生和9名本科畢業生的實習和進修,發表論文20餘篇。
教育園地辛勤耕耘60載
樊慶笙在農業教育園地辛勤耕耘的60個寒暑中除了培養了大批本科人才外,還先後培養了26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5名,碩士生21名。有不少學生已成為技術骨幹、學科帶頭人或者技術領導幹部。與此同時,他對我國土壤研究機構的建立和發展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早在50年代初期,他為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現南京土壤研究所)和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現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土壤微生物研究機構的建立和研究工作的開展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樊慶笙從教以來,先後教授過植物學、植物分類學、農業細菌學、農業微生物學、土壤微生物學、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研究法、微生物分類學、固氮微生物學及各種專題講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