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春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編
樊春海 | |
---|---|
樊春海 | |
出生 |
,1974年3月 江蘇省張家港市人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研究員 |
知名作品 | 上海市自然科學三等獎 |
樊春海 | |
---|---|
樊春海講話 |
樊春海,男,1974年3月出生,漢族,江蘇省張家港市人[1] ,理學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7月參加工作[2] 。
現任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學研究室主任[3] ,。2011年任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納米)首席科學家[4] 。
人物經歷
1992年09月—1996年07月,南京大學 生物化學學士。
1996年09月—2000年07月,南京大學 生物化學博士。
在南京大學獲得生物化學學士(1996年)和博士(2000年)學位,之後在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有機固體研究所和加州納米系統研究所Alan J. Heeger(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5] 。
2004年1月,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2004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終期評估優秀)。
2011年,任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納米)首席科學家。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經政協上海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39、40次常委會議通過,樊春海當選政協上海市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
研究領域
樊春海自參加工作以來,在生物傳感器、DNA納米技術與DNA計算以及生物光子學領域做出了系統而色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有:提出了「生物分子識別-生物分子摺疊-電子/能量傳遞」的耦聯傳感模
式,構建了基於DNA分子設計與界面調控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深入研究了導電高分子材料的信號採集性能和核酸適體的分子結合性能,構建了基於功能材料識別與信號特性的光學生物傳感器;實現了生物分子在納米材料上的單一和多重組裝,構建了基於納米生物複合探針的超靈敏生物傳感器。在此基礎上完成了多種生物傳感的原理設計和傳感元件製作,並已研製出多套樣機系統。
已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Protocols, PNAS等發表SCI論文180餘篇(其中50餘篇影響因子>7),論文引用4800餘次(其中11篇>100次)。5篇論文在JACS,Angew. Chem.,Adv. Mater.雜誌以封面或內
封面形式發表。已申請8項美國、國際專利(2項授權)和20餘項中國專利(10項授權)。
長期從事納米生物傳感器方面的研究工作;致力於發展高靈敏度、高特異性、廉價、快速、便攜的集成化生物傳感器與生物芯片;通過生物分子與無機納米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調控,發展新一代生物檢測策略。
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863、上海納米專項等項目。
學術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傳感器、DNA納米技術與DNA計算和生物光子學。已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Protocols, PNAS等雜誌發表論文200餘篇, 論文引用5700餘次(16篇>100次)。已申請八項美國、國際
專利和 三十餘項中國專利。多篇論文在JACS,Angew. Chem.,Adv. Mater.等雜誌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並為Nature雜誌highlight,Nature China,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MRS Bulletin等科學媒體報
道。應邀在Account of Chemical Research,Chemical Society Reviews,Trends in Biotechnology等權威雜誌撰寫研究綜述。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美國化學會)副主編,Scientific R
eports (Nature出版社,化學生物學部分)等雜誌編委。
獲獎榮譽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榮譽稱號(2004)及擇優支持(2005)並獲終期評估優秀、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2005)、上海市科教黨委系統青年科技創新人才(2006)、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06)、國家傑出青年
基金(2007)、上海市自然科學三等獎(2007)、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2007, 2008,2009)、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等。指導研究生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2009)、中科院和上海市
優秀博士論文、中科院和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和中科院院長獎學金等榮譽。
2012年,獲「第十一屆中科院傑出青年獎」。
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視頻
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教授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腦科學與人工智能論壇上發表演講
視頻用戶上傳 2018年10月31日發布
參考來源
- ↑ 樊春海,男,1974年3月出生,漢族,江蘇省張家港市人,上海師範大學, 2019-11-22
- ↑ 理學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7月參加工作,搜狗百科, 2019-11-24
- ↑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學研究室主任,搜狐, 2014-06-27
- ↑ 2011年任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納米)首席科學家,新浪博客, 2018-4-20
- ↑ 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新浪博客 -201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