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識別受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模式識別受體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名詞解釋
模式識別受體(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是一類主要表達於固有免疫細胞表面、非克隆性分布、可識別一種或多種PAMP的識別分子。
主要特徵
是固有免疫中免疫受體的代表,由有限數量的胚系基因編碼,進化上十分保守,也表明此類受體對生物體的生存極為重要。其與病原生物表面的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的相互識別和作用是啟動固有免疫應答的關鍵。
和適應性免疫中淋巴細胞受體相比較,PRR有四個特點。除了全部由胚系基因編碼外,另外三個特點是:組成性地表達、引起快速應答和能夠識別各種病原體。
主要功能
PRR的主要生物學功能:調理作用;活化補體;吞噬作用;啟動細胞活化和炎性信號轉導;誘導凋亡等等。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識別出來的,搜狐,2021-03-26
- ↑ 隸變,變什麼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