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橘化為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橘化為枳 :[ jú huà wéi zhǐ ] 。比喻人由於環境的影響而變壞。

出 處

《晏子春秋·雜下之十》:「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成語故事

春秋時齊景公的宰相晏嬰,是齊國有名的政治家。

他善於言辭,生活十分樸素,食不重肉,妻不衣帛,在各國都很出名。

有一次齊景公派晏嬰出使楚國,楚王想侮辱晏嬰,於是和臣子們商量好一個計策。晏嬰到楚國後,受到楚王熱情的款待,為他設酒宴,並親自陪他喝酒。

當楚王與晏嬰正在暢飲的時候,兩個吏役押着一個犯人走進來,楚王派人把犯人押到他面前,問:〔綁着的是什麼人?〕吏役答道:〔是齊國人。〕楚王又問:〔他犯了什麼罪?〕吏役回答:〔他犯了盜竊罪。〕於是楚王回頭對晏嬰說:〔晏先生,你們齊國人真是做賊的能手啊!〕晏嬰聽了這話,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來說:〔我曾聽人家說過,橘子樹生長在淮南就能結出個大好的橘子。但是移栽到淮北,就只能生出小又酸的枳子,這兩種植樹葉一樣,但果實的味道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呢?完全是水土境不同的緣故。

這個人在齊國的時候從不做盜賊,但來到楚國,就開始偷起東西來,難道是楚國水土環境容易讓人做盜賊嗎?〕晏嬰這一番話,說得楚王無言以對滿面羞愧,本來打算羞辱晏嬰,沒想到反被羞辱了。 [1]

視頻

10.3:成語故事 橘化為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