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橘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橘錄》是中國最早的柑橘專著。又名《永嘉橘錄》、《橘譜》。作者韓彥直,字子溫,陝西延安府膚施縣人。南宋名將韓世忠長子。生於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卒年不詳。書成於1178年作者「知溫州」任內。有多種版本行世。近代以來,歐美和日本等國也有流傳,不少柑橘著作都加以介紹和引用,受到許多果樹園藝學者的重視。 《橘錄》三卷,卷上、卷中敘述柑橘的分類、品種名稱和性狀,卷下闡說柑橘的栽培技術。本書第一次將柑橘類果樹區分為柑、橘和「橙子之屬類橘者」三大類,柑分8種,橘分14種,「橙子之屬類橘者」分5種,並敘述每個品種的植株形態、果實大小、食味品質和產地來源等。在栽培技術部分分別述說種治、始栽、培植、去病、澆灌、採摘、收藏、制治和入藥等各項技術環節,都有實際參考價值。如在「種治」中指出溫州當地的柑橘都以朱欒為砧木,很耐斥鹵,因而在塗泥上種植時「實大而繁,味尤珍,耐久不損」;同時,以朱欒為砧木的柑橘嫁接技術,在歷史上也屬首次記載,且至今仍在應用。此外,對病蟲害的防治、用河泥壅根施肥、採摘和貯藏方法等都提出了精闢的論述。 《橘錄》的作者韓彥直,南宋時人,祖籍延安。是抗金名將韓世忠的長子,生於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卒年不詳。曾任「司農少卿」,後來長期擔任地方官,特別是在永嘉(今溫州)任「知州」時,由於當地盛產柑橘,作者就地採訪,寫成此書。所以又名《永嘉橘錄》。據作者自序所記,成書於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 《橘錄》分上、中、下三卷,並有作者「自序」一篇。上、中兩卷,主要記載了當時溫州一帶的柑橘 品種(包括一部分種),共有27個品種或種。其中柑有8種:真柑(又名乳柑)、生枝柑、海紅柑、洞庭柑、朱柑、金柑、木柑、甜柑;橘分14種:黃橘、塌橘、包橘、綿橘、沙橘、荔枝橘、軟條穿橘、油橘、綠橘、乳橘、金橘(可能屬金柑屬)、自然橘(可能是指橘的實生苗)、早黃橘、凍橘;還有橙(一作棖)屬5種:橙、朱欒(可能是酸橙的變種)、香欒(可能是酸橙)、香圓、枸橘。《橘錄》對每一品種的描述,包括:樹冠形狀,枝葉生長狀態,果實的大小和形狀,果實成熟期的早晚,果皮的色澤、粗細以及光澤程度,果皮剝離的難易,瓤囊的數目與分離的難易,果實的風味,種子(核)的多少等等。並且還指出了每個品種命名的依據,以及品種的適應地區。 下卷分為:種治、始栽、培植、去病、澆灌、採摘、收藏、制治、入藥九節。對當地橘農的栽培經驗,總結十分詳盡。書中指出柑橘宜斥鹵之地,並注意到土壤的種類,特別是土壤酸度對柑橘品質的影響,凡圃之近塗泥者,實大而繁,味尤珍,耐久不損。《橘錄》 總結的「高畦壟栽」經驗,在當地一直沿襲至今。在施肥中,強調冬夏兩季都要施肥,反映了常綠果樹的特點。在防治病蟲害方面,書中明確指出柑橘所受的危害主要有兩種,一種由蘚(真菌)引起;一種由蠹(在樹幹中蛀食的多種幼蟲,也稱蛀蟲)引起。前者通過刮除病原菌、剪去多餘的枝葉以增進果林的通光透氣性,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後者可以從蛀穴中將蟲鈎出,然後用木釘將洞穴填死,以達到治除的目的。這種除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在果實採摘方面,韓彥直指出要用小剪刀在平蒂的地方剪斷,輕放筐中,細心保護。收采、貯藏要摒開酒氣。在貯藏的過程中,要勤於檢查,十日一翻,有爛的及時檢出。這些做法,也都為後人所遵循。書中還介紹了一種連枝掩埋的儲藏方法,並指出了這種方法的優

作者簡介

韓彥直,字子溫。綏德(今陝西綏德)人。生卒年不詳,生活於12世紀。他出生於將門,是民族英雄、抗金名將韓世忠與梁紅玉之子,也是韓世忠的長子。受家庭的影響,少年時的韓彥直就具有強烈的忠君報國思想。於紹興十八年考中進士,隨後在京城和地方上擔任過各種官職。乾道二年出任戶部郎官,總領淮東軍馬錢糧,政績斐然;乾道七年,擔任鄂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嚴格訓練軍隊。在淳熙年間初期,他受命就任遣金使。淳熙五年,在知溫州任上編撰《永嘉橘錄》,為世界上第一部柑橘學專著。晚年,韓彥直潛心學問,搜集宋以來的史事撰成《水心鏡》一書,全書167卷。去世後,皇帝贈其爵位為蘄春郡公。 …

內容預覽

真柑在品類中最貴可珍。其柯木與花實皆異凡木。木多婆娑。葉則纖長茂密。濃陰滿地。花時韻特清遠。逮結實。顆皆圓正。膚理如澤蠟。始霜之旦。園丁采以獻。風味照座。擘之則香霧噀 人。北人未之識者。一見而知其為真柑矣。一名乳柑。謂其味之似乳酪。溫四邑之柑。推泥山為最。泥山地不彌一里。所產柑其大不七寸圍 。皮薄而味珍。脈不粘瓣。食不留滓 。一顆之核才一二。間有全無者。南塘之柑。比年尤盛。太守燕賞為秋日盛事。前太守參政 李公賞柑之詩曰。忘機白鳥沖船過。堆案黃柑噀手香。侍郎曾公之詞曰。滿樹葉繁枝重。綴青黃百千。皆佳句也。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