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
檀 |
檀,tán。1.落葉喬木,木質堅硬,用於制家具、樂器(亦稱"青檀")。2.淺絳色:~口(形容紅艷的嘴唇)。3.〔~香〕常綠喬木,產在熱帶及亞熱帶,木質堅硬,有香氣,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藥。4.〔紫~〕常綠喬木,木材堅硬,帶紅色,可制貴重家具或工藝品。5.姓。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檀
拼音; tán
部首; 木
筆畫; 17
基本信息
漢字釋義
拼音;tán
部首;木
筆畫;17
五筆
1. 落葉喬木,木質堅硬,用於制家具、樂器(亦稱"青檀")。
2. 淺絳色:~口(形容紅艷的嘴唇)。
3. 〔~香〕常綠喬木,產在熱帶及亞熱帶,木質堅硬,有香氣,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藥。
4. 〔紫~〕常綠喬木,木材堅硬,帶紅色,可制貴重家具或工藝品。
5. 姓。
6. 同【枟】姓氏戶籍登記時由於無法輸入計算機而全部由【檀】替代。
漢字演變
詳細解釋
〈名〉
1. (形聲。從木,從亶( dǎn),亶亦聲。"木"與"亶"聯合起來表示"具有天然香氣的樹木"。本義:天生的香木。古書中稱檀的木很多,時無定指。常指豆科的黃檀,紫檀(即紅木);榆科的青檀)
2. 同本義 檀,檀木也。--《說文》、坎坎伐檀兮。--《詩·魏風·伐檀》
3. 又如;檀車(古代車子多用檀木為之,故稱);檀板(樂器名。檀木製的拍板);檀柘(檀樹與柘樹);檀桐(檀木與桐木);檀槽(檀木製成的琵琶、琴等弦樂器上架弦的槽格)
4. 香木檀的省稱,即檀香。如;檀印(檀香);檀林(旃檀之林。佛寺的尊稱);檀香扇(用檀香木做骨架的扇)
5. 情郎 。如;檀奴(檀郎,女子對丈夫或情郎的暱稱);檀郎謝女(喻指多才而鍾情的青年男女)
6. 姓
〈形〉
1. 淺紅色,淺絳色 。如;檀口香腮(比喻女子的嘴和臉紅而香);檀口(女子粉紅色的嘴唇);檀子(淺紅色顏料)
〈動〉
布施 。表示與佛教有關的事物。如;檀那國(佛語。指沒有邪惡兇殺,人們都好善樂施的理想國度);檀越(檀主,檀那。施主)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正韻》唐闌切,$音壇。《說文》木也。《詩·小雅》爰有樹檀。《注》善木。《鄭風》無折我樹檀。《注》強韌之木。《周禮·冬官考工記》鄭注:輻以檀。
又《本草》紫檀白檀。《綱目》總謂之旃檀。
又州名。《前漢·地理志》白檀縣,屬漁陽郡。唐置檀州。
又姓。《統譜》齊公族有食瑕丘檀城,因以為氏。
又《集韻》時戰切,音善。人名。春秋饔人檀。
常用詞組
檀板、檀香、檀木
檀姓典故、趣事
〖俊彥檀道濟〗
晉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後秦,檀道濟為冠軍將軍,與王鎮惡同為先鋒,引軍沿淮水、淝水向許昌、洛陽進發。檀軍先抵項城,後秦守將姚掌不戰而降,但在進攻新蔡(今屬河南省)時,遭到了後秦大將董遵的頑強抵抗。檀道濟督軍猛攻,破其城,殺董遵,繼而攻克許昌,擒獲後秦潁川太守姚垣及大將楊業。利用軍威大振之機,檀道濟乘勝前進,拔陽城,克滎陽,直抵成皋(今河南省滎陽)。秦征南將軍姚洸屯戍洛陽,急向關中乞求援兵。姚泓派將姚益男領一萬人馬星夜趕赴往救。可援軍尚未到達,檀道濟已攻下成皋,並會同其它部隊,四面環攻洛陽。姚洸孤軍難守,只得開城門率四千兵卒出降。
對這些俘虜,晉將紛紛主張殺掉,以壯軍威,檀道濟卻不同意。他說:"王師北征是為了弔民伐罪,怎好枉殺?"他下令盡數釋放俘虜,讓他們回歸鄉里,並申明晉軍入城後,應嚴明紀律,不得擾民。
次年三月,劉裕讓毛修之留鎮洛陽,令檀道濟率師繼續西進。王鎮惡克澠池,抵潼關。檀道濟和沈林子渡河北擊,進攻蒲阪(今山西省永濟),想以此繞過潼關,進入關中。但後秦守軍戰鬥力甚強,城堅難下。檀道濟不得不回軍河南,會同王鎮惡合攻潼關。後秦太宰姚紹率軍五萬援救,開關出戰。晉軍奮擊,殺傷秦軍千餘人。秦軍受挫後退駐定城(今陝西省華陰東),據險固守。相拒數月,姚紹病死軍中。秦軍失去主將,無心戰守。八月,王鎮惡率舟師由黃河入渭水,至渭橋登岸,破後秦軍。姚泓出城投降,後秦滅亡。
劉裕東歸後,任檀道濟為征虜將軍、琅琊內史。及劉裕建宋,檀道濟以佐命之功,改任丹陽尹、護軍將軍。永初三年(422年),又奉命出為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鎮守廣陵(今江蘇省揚州),監淮南諸軍。
武帝死,少帝即位,檀道濟與徐羨之、傅亮、謝晦四人同為顧命大臣。北魏以宋值新喪,大舉南進,共出數路,攻略宋地,司州全部及青州、兗州、豫州大部分地區很快被魏軍奪占。檀道濟聞警,率軍救援。軍至彭城,司、青二州並告危急,檀道濟領兵不多,不足分赴,而青州道近,守軍薄弱,便統兵兼程往救。魏軍見宋援軍將至,撤去青州治所東陽(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之圍。檀道濟兵至東陽,軍糧耗盡,只得停止追擊,又見東陽城已殘敝不堪,移青州治所於不其城(今山東省即墨西南),爾後回軍湘陸(今山東省魚台東南),阻止了魏軍南進的勢頭。
次年,因少帝遊戲無度,荒怠朝政,徐羨之等密謀廢立,召回檀道濟共謀其事。當睌,檀道濟與謝晦同宿領軍府。謝晦心懷恐懼,輾轉難寐,而檀道濟觸床即鼾聲如雷。為此,謝晦深深佩服檀道濟的鎮靜和膽量。次日,幾位顧命大臣入殿矯詔太后令,廢少帝,迎劉義隆入承大統。
文帝繼位之初,朝中大權仍掌握在徐羨之、傅亮等人的手中。元嘉三年(426),文帝下令追查弒立之事,徐羨之畏罪自縊,傅亮被縛誅殺。當時,謝晦已出鎮荊州,聞徐、傅已死,知道文帝秋後算賬,便擁三萬精兵抗拒朝命。文帝從廣陵召回檀道濟,對他說:"廢立之事,你未參與謀劃,我不加追究。謝晦據荊州之地,抗表犯上,威脅建康,不知你有何良策?"檀道濟說:"謝晦老練干達,富有謀略,我過去與他同從武帝北征,入關十策,有九策出於謝晦胸中。但他未曾率軍決勝於疆場,戎事非其所長。若陛下信任,可讓我銜命征討,可一戰擒之。"文帝大喜,遂親統大軍數萬,以檀道濟為先鋒,溯江西上,擊潰謝晦。因此平亂之功,檀道濟進號征南大將軍,任江州刺史。
元嘉七年(430年),為解除北魏對宋的威脅,文帝命檀道濟統軍北伐。宋軍前部到彥之進軍河南,收復洛陽、虎牢等地,但很快又失守,退駐滑台。翌年一月,檀道濟率師往救滑台,軍至壽張(今山東省東平西南),遇魏安平公乙旃眷。檀道濟領軍奮勇衝擊,大破魏軍,並乘勝北進,前後二十餘日,連戰三十餘次,宋軍多捷,進抵歷城(今山東省濟南)。魏將叔孫建一面督軍正面迎擊,一面縱輕騎繞出其後,焚燒糧草,致使宋軍乏食,不能再進。此時,魏軍已攻下滑台,數軍交攻於檀道濟。四面遇敵,軍糧又斷,檀道濟不得不引軍南還。魏軍乘隙追擊,宋軍畏懼,檀道濟乘夜命軍卒唱籌量沙,即以少數米粒覆蓋於沙上,以迷惑魏軍。魏軍誤以為宋軍仍有餘糧,不敢再追,只是集結於宋軍四周。檀道濟又命軍卒披甲執銳,自己卻乘輿便服,談笑風生,泰然若定,引軍徐徐而還。魏軍見狀,疑有埋伏,不復進逼。毫髮末損的檀道濟率軍返回京城。
此次北伐,檀道濟雖然沒有克定河南,但在四面遇敵、軍糧已斷的危急情況下,鎮定自若,全軍而返。實屬不易。自此之後,魏人憚懼檀道濟的威名,不再輕易南犯。文帝嘉其智勇,進位司空,鎮守尋陽。
檀道濟立功數朝,威名日重,左右心腹都是百戰之將,他的幾個兒子又多具才氣,引起了朝廷的猜忌。當時,文帝久病不愈,執掌朝政的彭城王劉義康及領軍將軍劉湛擔心文帝晏駕後,難以鉗制檀道濟,便內文帝屢進讒言,勸其儘早除掉檀道濟,以絕後患。
元嘉十三年(436年),檀道濟奉詔回京。臨行前,其妻向氏說:"震世功名,必遭人忌,古來如此。朝廷今無事相召,恐有大禍。"檀道濟卻說:"我率師扺御外寇,鎮守邊境,不負國家,國家又何故負我心。"於是坦然入京。適逢文帝病情好轉,臥榻召見,文帝慰勉鼓勵,讓他返闕議事,用心邊防。不料檀道濟剛要啟程,文帝病情加劇。劉湛勸劉義康不可放虎歸山,即假託王命,以收買人心、圖謀不就之名逮捕檀道濟,旋加殺害。同時被殺害的還有檀道濟的十一個兒子及薛彤、高進之等大將。臨刑前,檀道濟投幘於地,憤怒地喊道:"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啊!"
檀道濟被枉殺,國人痛心。消息傳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北魏諸將彈冠相慶:"檀道濟一死,吳人無可畏懼也!"
元嘉二十七年,文帝再令眾將北伐。東線屢遭困挫,致使魏人南扺瓜步,欲飲馬長江。面對一江之隔的勁敵,宋文帝長嘆一聲:"檀道濟若在,豈使胡馬至此!"可此時檀道濟已屈死十四年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