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次韻敖侄書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次韻敖侄書懷》是北宋中期官員,天文學家藥物學家蘇頌的作品。

蘇頌出身閩南望族,於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登進士第,授宿州觀察推官。此後長期在館閣供職,廣涉古籍,留心醫學。嘉祐六年(1061年)後多次出知地方,治績斐然,並兩次出使遼朝、三任館伴使。宋神宗時曾參與元豐改制。宋哲宗即位之初,歷任刑部尚書、吏部[1]尚書、尚書右丞,元祐七年(1092年)拜相。他執政時量能授任,務使百官守法遵職。同時不立黨援、以禮自持,故能於哲宗親政後以太子少師致仕。宋徽宗時進拜太子太保,封趙郡公。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蘇頌逝世,終年八十二歲。獲贈司空。後追封魏國公。宋理宗時追諡「正簡」。

次韻敖侄書懷

天文成就

蘇頌一生最大的貢獻在於研製水運儀象台,1088年,由他主持的水運儀象台,功能兼有觀測天體運行、演示天象變化的功能,並能準確記時,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集為一體的綜合性授時天文台。在這個領域,他的發明創造比歐洲的羅伯特·胡克早600年。此外,紹聖二年至四年(1094-1097年),蘇頌還寫出了《新儀象法要》3卷,詳細介紹了水運儀象台的設計及使用方法,繪製了我國現存最早最完備的機械設計圖,共附星圖63種,記錄恆星1434顆,比300年後西歐星圖紀錄的星數還多442顆。

主要作品

蘇頌著述頗豐,著有《蘇魏公文集》72卷(有1988年中華書局[2]版)、《華戎魯衛信錄》229卷、《本草圖經》1卷、《新儀象法要》、《蘇侍郎集》等。今人輯有《蘇頌全集》(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收錄《蘇魏公文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尚志鈞輯錄)及蘇頌後代記述蘇頌遺訓、軼事的《丞相魏公譚訓》。

視頻

次韻敖侄書懷 相關視頻

海內外蘇頌研究專家同台解讀蘇頌「工匠精神」
蘇頌研究會文史訪談C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