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歡口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歡口鎮

中文名 :歡口鎮

所屬地區:江蘇豐縣

歡口鎮隸屬於徐州市豐縣,歡口鎮位於江蘇西北部,徐州市重點中心鎮,也是江蘇省百家名鎮之一。

距豐縣縣城22公里,距徐州80公里。地處兩省三縣交界地帶,北與山東省魚台接壤,東與沛縣龍固鎮毗連,南與豐縣師寨鎮接鄰。

歡口鎮經濟基礎紮實,地理位置優越,是豐縣綜合實力最強的鎮。 [1]

概況

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豐縣東北部,地處兩省三縣交界地帶,距縣城22千米。是豐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南與師寨鎮接鄰,西與順河鎮隔河相望,北與山東省魚台縣接壤,東與沛縣龍固鎮毗連。轄3個社區、27個行政村。回民相對集中於歡口、黃店兩個行政村,是豐縣內回民聚住點之一。

屬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北部屬淤土類,中、南部屬沙質土壤。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河道總長度35千米,均與復新河相連接,東北注入微山湖,接連京杭大運河。主要種植麥、稻、玉米棉花、菜五大類作物。徐濟高速、豐魚公路、歡沛公路過境。

歷史沿革

歡口歷史上長期隸屬豐縣,1937年前,歡口為豐縣二區,1945年,曾分為馮屯區(南二區)和歡口區(北二區),劃歸沛縣。1949年改為歡口區,復歸豐縣,隸屬平原省。後來平原省撤消,改隸於山東省。1950年,歡口區改為第九區。1953年夏劃歸江蘇省。1955年11月,由九區改為歡口區。1957年5月,撤區建鄉,歡口區分為沙莊鄉、歡口鄉、師寨鄉和史小橋鄉。1958年8月,沙莊鄉與歡口鄉合併為歡口鄉。1958年9月,改建為歡口人民公社。1961年,歡口北部數村劃為縣屬沙莊農場,後改為沙莊公社。1983年改公社為鄉。1987年遵照江蘇省政府(145)號文件,歡口鄉改為歡口鎮。2000年,與原沙莊鄉合併,統稱為歡口鎮,迄今。

地理

歡口鎮位於江蘇豐縣東北部,距豐縣縣城22公里,距徐州80公里。地處兩省三縣交界地帶,北與山東省魚台縣接壤,東與沛縣龍固鎮毗連,南與豐縣師寨鎮接鄰。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