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欲入雁門關(祁民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欲入雁門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欲入雁門關》中國當代作家祁民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欲入雁門關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仲春時節,懷着對這座雄關的無限神往,跟團前往雁門關,沒想到,首先打動我的竟然是雁門關外的「野長城」。

被譽為「中華第一關」的雁門關,位於山西忻州以北的雁門山中,以險著稱,北扼漠原,南控中原,自古便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得雁門而得天下,失雁門而失中原」,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雁門關始終和中華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她留下了無數個風雲激盪的戰爭往事,一代代名帥良將李牧、衛青、霍去病、薛仁貴、楊業等曾在這裡留下戰鬥足跡。唐代詩人李賀曾經寫下了那首著名的《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這首詩用濃墨重彩描繪了發生在雁門關悲壯慘烈的戰爭場面,映襯出這座邊關要塞在這場戰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使人們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力。

雁門關不僅是座軍事堡壘,和平時期還是一個商貿邊關,是中國歷史上兩大古商道「玉石之路」和「茶葉之路」的重要通道。在這裡:南方農耕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通過頻繁的物資交往,既繁榮了彼此的商貿經濟,也促進了雙方的和平穩定。雁門關還是一個中原王朝與關外少數民族交往融合的重要門戶。在這裡,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互相效法、各取所長,相得益彰。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和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制,均得到巨大的成功。「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如今雁門關外的大部分北方少數民族早已匯入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根脈之中,雁門關雖然不再具備軍事功能,卻積澱了十分厚重的人文歷史,吸引無數專家學者的目光,也引來了八方遊客。

我們乘坐的旅遊大巴從山西大同出發,沿二廣高速直奔雁門關。快要抵達雁門關景區時,由於道路擁堵,進入景區的車輛排起了長隊,走走停停。

透過左側車窗,看到的是一幅令人震撼的畫面:群峰聳立、地勢險要,在蜿蜒的山脊上,大片大片的長城如盤旋欲飛的巨龍,似九曲十八彎的黃河,更像嚴陣以待的百萬雄師,一排排、一層層、一圈圈,隨山勢盤旋起伏,時而俯身跨越深谷,時而昂首直衝雲霄,場面十分壯觀。「長城,山上滿是長城!」有遊客發出驚呼。我定睛細看:這些長城大都是用夯土壘成、也有的地方是用石塊砌成,牆體都沒有包裹城磚,有的地方明顯矮一截,看上去有些古舊和殘損,顯得斑駁陸離。在朝陽的映襯下,不事雕琢的長城雖然神韻猶在,卻愈發顯得雄渾而蒼涼,撼人心魄。這些在風霜雪雨中站立了兩千多年的長城,仿佛向人們無聲傾訴着她見證過的那些風起雲湧的歷史。我把目光移向墩台,它們依然挺立着,一個接一個,彎彎延延地向遠方伸展,最後消失在大山與蘭天的交匯處……

美女導遊小雪見眾人對此感興趣,隨即就介紹起這段長城:這些處在雁門關外的長城,被民間稱作「野長城」。所謂「野長城」,就是沒有經過大規模修繕開發,少人問津又保持着原始風貌的野外長城。其實這裡的野外長城與雁門關內的城牆是一個整體,共同構成雁門關的防禦體系。早在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為抗擊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就下令在此修築長城。經過兩千年來的不斷擴建和完善,至明朝初期才逐漸形成今天的規模。千百年來,雁門關就像中原北大門上的一把鎖,鎖住了無數次南侵的鐵蹄,數不盡的無名將士為了守衛家園,將熱血拋撒在這片土地上。至今,「野長城」下還掩埋着歷代為保衛家園而獻身的將士,其中最有名的要數離這兒不遠的漢代墓冢。

由於處於雁門關核心景區之外,這些「野長城」歷經曠日持久的風雨侵襲,有些地方出現了風化和破損等現象,像這類少人問津的「野長城」,在我國許多地方都存在。值得慶幸的是,保護「野長城」已經引起全社會愈來愈多的重視,許多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探索採用最小人為干預、最大保留原貌的方式,對「野長城」進行分階段、分區域的修繕和維護,雁門關外的這片「野長城」境況也一年好似一年。

聽了這些介紹,我感到有些欣慰,又生感嘆:萬里長城是我們的祖先留下來的絕世珍寶,早在1987年就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這筆珍貴遺產,讓她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也可以欣賞到這個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奇蹟,是每一個中華民族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全人類的共同心愿。

我思忖:「野長城」因其雄渾、蒼涼、原始和野性,本身就具有觀賞價值,只要適度開發,一定會成為別具一格的優質景點。期待若干年後再來一次雁門關,能看到這樣一幅景象:經過修繕雁門關外的「野長城」依然保持着流傳千年的原生態模樣;觀賞「野長城」已成為遊人入關之前的首選項目,遊人可以站在不遠處的某個觀景台上進行瞻仰、拍照,而不可涉足期間穿梭、攀援……

正想着,大巴車已經停靠在雁門關景區的出入口了。[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