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無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欲望無窮》是中國當代作家柏楊所作圖書《西窗隨筆》之《神魂顛倒集》中的一篇雜文。
作品欣賞
正因為物質欲望是無窮的,所以人必須能夠自我克制,克制當然痛苦。好比說柏楊先生一直想做一套畢挺的西裝,以便遇有機會,穿上亮相,使那些一向瞧不起我的小子大吃一驚。可是做那樣一套,據說要二千元之譜,而且還是中等的,上等貨簡直要五六千元,僅只這個數目就教我高血壓。盤算了一番之後,我就決心自動不做啦,誰要談到「佛是金裝,人是衣裝」,我就嘿嘿冷笑,以示有學問的人不論穿啥都一樣,只有半吊子才亂講究。有些不明內情的人,看我如此義正詞嚴,還以為我真的超凡入聖,孔丘先生是老二,柏楊先生是老大哩。
克制固然有如此傷心局面,但不克制還要更糟,不僅有如此傷心局面而已。蓋物質欲望一旦變成了瘋狂的水牛,就終於要闖出禍事。瘋淺的禍事小,瘋深的禍事大。《電視法庭》上那位女主角,似乎是中等之瘋。我們說「瘋」,有點抽象,學問小的讀者可能一時想不通,拐彎抹角想到瘋人院。換一下名詞就一目了然啦,那就是,一個人一旦不能自我克制,就會利令智昏,不但對特定的事特定的人利令智昏,而且對任何人任何事都利令智昏,自然而然的冒出許多出奇制勝的舉動,使人寧死不肯相信。嗚呼,不僅聽的人不肯相信,縱是親自目睹的人,都不肯相信。
且舉一個例子說明,話說蔣徐離婚案鬧到最高潮時,男主角抱頭鼠竄,不敢見面,女主角張牙舞爪,四處緝拿。於是有那麼一天,密報男主角正在啥啥大廈開會;機不可失,女主角遂御駕親征;走到梯口,被工友擋駕,擋駕就擋駕,她就搬了一個小板凳原地坐下,一雙鳳眼瞪着電梯,我看你怎麼逃法也。這一幕十面埋伏,當然轟動了不少群眾,大家團團圍住,觀看山景。也有些膽大如斗的人上前搭訕,女主角一看吾道不孤,芳心大樂,就聊起天來,聊着聊着,天色已晚,工友不忍心該搖搖欲墜的老闆娘尊肚挨餓,乃好心腸端來一盤自助餐。
嗚呼,讀者老爺,請設身處地想想,事情已到那種地步,還有心高談闊論乎?即令不得不應酬,還能咽得下東西乎?假設我說女主角希里花拉把那盤自助餐吃光啦,准有人說我誣衊誹謗,有傷厚道:寫成小說,編輯老爺連肚子都會笑出來一個窟窿。可是,該女主角在眾目睽睽之下,硬是吃了個盤底朝天。吃了後拍沒拍肚子,打沒打嗝,當場沒有錄音,不能瞎說,但這種奇景真是不忍卒睹。有人批評她閣下十三點,實際上不僅限於十三點,而是利令智昏,蓋強烈的物質欲望把智慧燒成灰燼矣。
結婚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家庭,使男女同居在一起合法化,也使愛情獲得保障。有些臭男人娶太太是為了洩慾,有些巧女人嫁丈夫是為了吃飯,雖然庸俗,還總算馬馬虎虎。但一旦結婚的目的是為了金銀財寶,前已言之,那就問題重重。不但配偶要倒楣,連自己也要倒楣。
守財奴當然也有守財奴的天地,有些人全家都餓得骨瘦如柴,肉皮鬆松下垂,可是把金錠銀塊搬將出來,逐個以舌舐之,就也等於充飢,立刻精神百倍。這種人多半只不過成為話柄,害處還少。要是萬一發展成了以結婚為手段,便不僅這麼肉皮鬆松矣。一個財產萬貫的老頭,明明是一棵理想的搖錢樹,如果當妻子的是一位純潔的少女,那可能是她愛他,愛他的才,愛他的德。如果當妻子的是一位撈女士,理智之強不但勝過感情,甚至已經升華到利令智昏,那恐怕是她打算謀他的財,害他的命。我佩服男主角的原因,就在這上。一旦發覺毒蛇咬了一口,立刻就抽出大刀,喀嚓一聲,把手臂砍掉。有些正人君子搖頭嘆息,說他閣下的聲譽將因這場官司受到損害,小民們實在不懂有啥損害的。砍掉一隻胳膊,總比為了「聲譽」而悶聲不響,被毒火攻心,活活挺屍要好也。紙離婚是一種社會公認為「能不就不」的行為,但離婚也是拯救苦命配偶脫離苦海的唯一辦法。惡婚姻好像是用頭往牆上撞,停止得越早越好。紅顏薄命的太太被不解風情的凶暴丈夫糟蹋得不成人樣,人人見了都會落淚,如不贊成她們離婚,與禽獸何異乎哉。臭男人亦然,一旦遇到了謀財害命角色,他應有早日落荒而逃的權利。拒絕離婚的一方,好比說,以女主角而言,她就拒絕離婚,其態度的堅決,好像泰山石敢當,其嘴更異常響亮:「我愛他呀!」不肯離婚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她愛他,可能是她無法獨立生活,可能是她人老珠黃,不願背上棄婦的名字,這些都值得無限同情。但也有另外很多名目,和這些無關。
有些人拒絕離婚是恨對方恨得入骨,你想娶一位如花似玉,好吧,我就是不離,看你有啥神通?你不是想嫁給一個既有錢而又可去美國入美國籍的傢伙乎?我也硬是不離,讓你急得團團轉。女主角的不離,其哲學基礎,似乎還要高級,蓋既沒有愛,也就沒有恨,她閣下的目的似乎只有一個,曰「拖」。能把老頭拖死,當然是上上之策,屆時她就順理成章,名正言順的成了他閣下的寡婦,就靠「啥夫人」三個字,走動天下,遍地黃金。真的拖不到他斷了尊氣,則拖出一筆龐大的離婚費,也妙不可言。嗚呼,最後不就是以若干萬元巨款散了伙乎?離一次婚就值這麼多錢,真教柏楊夫人羨煞也。[1]
作者簡介
柏楊(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中國當代作家,出生於河南通許縣,祖籍河南輝縣常村鎮常北村 ,漢族,初名郭定生,後改名郭立邦、郭衣洞,1949年後前往台灣,曾任台灣《自立晚報》副總編輯及藝專教授,為海峽兩岸的人熟知。柏楊在很多所學校念過書,但從沒有拿到過一張文憑,為上大學數次使用假學歷證件,曾被教育部「永遠開除學籍」。他的言論和書籍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廣泛爭議。 柏楊主要寫小說、雜文,後者成就更高,曾被列為台灣十大暢銷作家之一,他的雜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夢閒話》(10集)《西窗隨筆》(10集)《牽腸掛肚集》《雲遊記》等 。代表作有《醜陋的中國人》《中國人史綱》《異域》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