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欲系青春.住春還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欲系青春.住春還去出自宋代朱淑真的《蝶戀花·送春[1]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樓外垂楊千條萬縷,仿佛要拴住這大好的春光,可是春天卻只稍稍停留便離去了。只有柳絮仍然在風裡飄飛,隨着春風要看春歸向何處?

一片碧綠的山野間傳來一聲聲杜鵑的啼叫聲,杜鵑即使無情,悽厲的叫聲豈不也在為人愁苦。舉杯送別春天,春天沉默不語,黃昏時分忽然下起了瀟瀟細雨。

注釋

系:拴住。

青春:大好春光。隱指詞人青春年華。

少住:稍稍停留一下。

猶自:依然。

杜宇:杜鵑鳥。

便作:即使。

莫也:豈不也。

「把酒」句:把酒,舉杯;把,持、拿。送春,陰曆三月末是春天最後離去的日子,古人有把酒澆愁以示送春的習俗。此句與王灼《點絳唇》「試來把酒留春住,問春無語,席捲西山雨」寫法相似。

瀟瀟雨:形容雨勢之疾。

賞析

惜春傷春,留春送春,詞中常調。這首「送春」詞卻別具一份女詞人的巧思妙想與慧心深情。[2]

上片化景物為情思,純從「樓外垂楊」着筆。從風飄柳絮的景象看,詞中所寫,當是暮春煙柳,而非細葉新裁的仲春嫩柳,這樣方與送春之旨吻合。楊柳依依的形象和折柳送別的風習使人們從柳條想到送別,原很自然;但從「垂楊千萬縷」想到它「欲系青春」,卻是女詞人的獨特感受。從「送」到「系」,雖只在一轉換之間,卻包含了想象的跨越飛躍,進一步寫出了柳的繾綣多情。那千萬縷隨風蕩漾的柳絲,像是千萬縷柔曼的情思,力圖挽住春天。然而「少住春還去」,春畢竟是留不住的。他人至此,不過嘆息傷感而已,詞人卻從隨風飄蕩的柳絮生出「隨春且看歸何處」的奇思妙想。柳絮的形象,在詩詞中或狀撩亂春愁,或狀漂蕩無依,即使聯想到「送」,也只有「飛絮送春歸」(蔡伸《朝中措》)一類想象。朱淑真卻以女詞人特有的靈心慧性和纏綿執着,將它想象成一直深情地追隨着春天,想看一看春究竟歸於何處。由「系」到「隨」,進一步寫出了柳對春天的無限依戀和無盡追蹤。

下片從「春歸」生出,轉從送春的詞人方面着筆。「綠滿山川」正是暮春之景。這一望碧綠之中正含有落花飛絮狼藉的傷感記憶,更何況耳畔又時時傳來象徵着春歸的杜鵑鳥淒傷的嗚叫聲。目接耳聞,無非芳春消逝的景象即便是無情人,恐怕也要為之愁苦不已。「便作」句先從反面假設,「莫也」句則故用搖曳不定之語從正面渲染愁苦,愈覺情懷酸楚。寫到這裡,方才引出這位滿懷愁情的女主人公。「系春」不住,「隨春」難往,唯有「送春」:「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這兩句似從歐詞「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化出,但獨具神韻。在詞人感覺中,這即將離去的春天,像是懷着無限別離的惆悵與感傷,悄然無語,與傷春的詞人默然相對。時近黃昏,又下起了瀟瀟細雨。這「瀟瀟雨」,像是春天告別的細語,又像是春天歸去的嘆息。而女主公情懷的黯淡、孤寂也從中隱隱傳出。妙在「不語」與「瀟瀟雨」之間存在着一種似有若無的對應與聯繫,使讀者感到這悄然飄灑的「雨」仿佛是一種不語之「語」。這一境界空晨。極富象外之致的結語使詞在巧思妙想之外更多了一份悠遠的情致。

全詞通過描寫外縷垂楊、飛絮繾綣、杜鵑哀鳴、春雨瀟瀟,構成一副淒婉纏綿的畫面,一個多愁善感,把酒送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現在這幅畫面中,詞句清麗,意境深遠。[3]

創作背景

朱淑真在少女時有一段純美的愛情,但婚後生活卻十分不如意,最後憂鬱而終。這首詞正是她對昔日美好生活一去不復返的追戀哀傷不已的反映。

作者朱淑真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於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鬱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餘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後余篇。

參考文獻

  1. 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古詩文網
  2. 蝶戀花·送春 百度漢語網
  3.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朱淑真《蝶戀花·送春》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