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歌訣記憶效果好籃球賽上出高着(劉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歌訣記憶效果好籃球賽上出高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歌訣記憶效果好籃球賽上出高着》中國當代作家劉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歌訣記憶效果好籃球賽上出高着

溫故知新是劉剛一貫採用的學習方法。當然,他還有很多學習方法。如物理課上,同學們做作業時常常要查物質的密度(質量/體積),劉剛覺得這樣儘管去翻書太浪費時間,他提筆編了一首歌訣:「19.3為金,13.6水銀;銅8.9,鐵7.8,酒精煤油0.8……」這樣就輕鬆愉快地記住物質的密度(質量/體積),節約了好多時間

在王之援老師的數學課上,同學們聽得入了迷。時間長了,會把一些學過的知識忘掉,如把「完全平方公式」記錯,他提筆寫了一首快板:「a平方,b平方,2倍ab中間放;加是加,減是減;加減符號不能反。」

郭永濟老師的歷史課(郭老師是袁咀完小的校長,因劉剛一級學生猛增,會寧初一招了6個平行班,把縣城和鄉下小學的校長、教導主任提拔了一批,入會寧初中任教。郭永濟校長是榮調人員之一)講得精彩,線索明晰。在複習考試時,由於用功不夠,好多同學對歷史線索還是混淆,對歷史朝代順序往往顛倒,劉剛打開歷史筆記,分析歸納後,寫了一首歷史朝代歌:

「三皇五帝開前道,

夏商隨着兩周到;

春秋戰國秦兩漢,

三國二晉南北朝;

隋唐五代接宋遼,

夏金元明連清朝;

中華民國隨風去,

穩如泰山看今朝。」

他還在學習上採用借雞下蛋的做法:如在地理課上,他借用周恩來總理中學時學習地理的歌訣,就很快記住了我國的31省及直轄市等,其歌訣如下:

兩湖兩廣兩河山,

五江雲貴福吉安,

四西二寧青甘陝,

還有內台北上天。

【附】注釋如下:

兩湖兩廣兩河山(「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8省)

五江雲貴福吉安(「」新疆,黑龍江,江西,浙江,江蘇,雲南,貴州,福建,吉林,安徽」10省)

四西二寧青甘陝(「四川,西藏,寧夏,遼寧,青海,甘肅,陝西」7省)

還有內台北上天。「內蒙古、台灣、北京、上海和天津2省3直轄市」。

他的學習秘訣很多,這裡就不再贅述。

他不僅文化課成績優秀,還喜歡體育,人緣相當好,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領導水平。每當課外活動時,各年級進行各種體育活動,最令人難忘的是各類球賽,而球賽中最激動人心的是籃球比賽,籃球賽中最精彩的莫過於初三(1)班與初三(2)班的兄弟友誼賽。初三(1)班隊員戰術靈活,投籃準確;初三(2)班隊員作風頑強,技藝高超。這兩個班見了面,的確是將與良才,實力相當,精彩連連,令人讚嘆。每次比賽中,比分都咬得很緊,場外拉拉隊為他們鼓掌,喝彩,助威。「加油!加油!」的呼喊聲排山倒海,此起彼伏。賽場上,常常連續4一5次出現平局。在這最關鍵時刻,往往取決於組織者的出謀劃策。劉剛雖然不是最優秀的運動員,但他是最優秀的組織者。關鍵時刻,他常向裁判叫「暫停」,利用換人稍息的片刻,統一戰術,如此這般。常常獲得出奇制勝的效果,迎來連續的喝彩聲!(註:當時,初三共6個平行班)。……

經過初中3年的不懈努力,17歲的劉剛圓滿地完成了初中階段的學習任務,於1959年6月考入會寧縣第一中學。[1]

作者簡介

劉軍,男,會寧大溝通安人,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歷,會寧一中高級教師,現已光榮退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