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歙縣城關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歙縣城關小學始創於1905年,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歙縣老城區中心位置,是歙縣規模最大的單設小學、小學教育窗口學校。燦爛的徽州文化,豐厚的人文積澱,百年的拼搏進取,加上歷年來各級黨政領導的持續關心和支持,使她成為陶行知故里的一顆璀璨明珠。

學校規模

學校占地1207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9846平方米,其中包括50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1幢。現有在校學生2039人(含幼兒226人),35個教學班(含幼兒5個班)。學校擁有籃球場2個、露天乒乓球檯6個、儀器及器材室1個、圖書室1間,64座電腦室1個、多媒體教室2個、「班班通」多媒體教室10個、移動多媒體1套、電子白板一套、教師電子備課室一間、國家農村遠程教育[2]「模式二」設備1套,現代化教育設施基本俱全。學校現有教職工82人,其中大學本科學歷的13人,專科學歷54人,其餘為中師學歷,在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其中小學高級教師58人,小學一級教師19人。省、市遠程教育教學應用新星各1名,省農遠十佳管理員1名,省特級教師1名,市、縣學科帶頭人9名,市骨幹教師2名,縣學科審核員3名。重視課題研究:國家陶研課題,省、市遠教課題,省、市、縣教科研課題進行課題研究,以課題促進教學教研。學校重視陶研,發揚陶行知精神,學校於2007年成立了陶研會。

歷史發展

歙縣城關小學創辦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始稱歙縣「官立兩等小學堂」,歷跨三個朝代,至今已有一百年的歷史。

清末時期,清政府下詔,廢除科舉制度,倡辦新學。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歙縣,眾多的地方名流、有識之士紛紛響應,廣開學堂。他們既與江浙滬一帶的徽商學者頻繁接觸,又與縣府所在地的官員來往密切,追逐西方文化,興辦新學堂。

光緒三十一年(1905)11月間,縣城上路街名師吳棣(尊稱無敵大將軍)在時任知縣鄧瑜等官員支持下,率先在縣城九管的段宅(現斗山街40-1號,圖一)創辦起歙縣第一所由縣官府以官費所辦的學校---「官立兩等小學堂」,招生42人,「堂長、教習由吳棣一人兼之」,並由知縣鄧瑜兼任堂長。

光緒三十三年(1907),徽州府學宮「明倫堂」(現歙中明園,圖二)修復,學堂由段宅遷至「明倫堂」內的崇聖祠定為校址,以問政書院款產租息及水碓捐等官費為辦學經費,實行清廷頒布的「癸卯學制」(即初等修業5年,高等修業4年)。歷任堂長有吳棣(奠膿)、江友燮(克庵)、江仁倫(范五)、程致澤(愷周)、李嘉會等。

獲得榮譽

2012年10月26日,獲得黃山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黃山市第十屆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