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鄉村的儀式(尉克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正月鄉村的儀式》是中國當代作家尉克冰的散文。
作品欣賞
正月鄉村的儀式
在鄉村,正月是最閒適的月份,也是儀式最多的月份,從正月初一的拜年伊始就拉開了儀式的帷幕。
拜年最集中最具規模的時候是大年初一的清晨,天蒙蒙亮,先給父母拜年後,隊伍就出發了。在大街小巷,三五成群,到處是拜年的人流。拜年的範圍僅限於本村,本家近親的長輩要一一登門跪拜,依照感恩的最高禮節,喊着對長輩的稱呼,不論長輩年齡大小,都要恭敬地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問候生活安好。拜年的儀式很講究,進屋後先拜寫有家族譜系傳承的祖宗案,然後再給男性、女性長輩拜。有兩種情況不拜年,一是未婚的男女,二是當年家裡有白事。磕頭是封建社會的禮節,但磕頭不代表封建與落後,它是中華民族最尊重、最能表達崇拜之情的禮儀,是對長輩尊敬的表現。現在有些村莊取消了磕頭的形式,是否妥當值得思考。
在冀南的鄉村,從年前蒸饅頭開始,各家各戶都要把祖宗案掛出來,以示先人回家了。一日三餐吃飯時,先把飯食盛好雙手放在案前自己才能吃,這種先後次序不能顛倒,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六。
正月初十民間傳說是老鼠娶親日。這天,各家都要捏餃子並且要捏緊,俗稱捏老鼠嘴兒,寓意是把老鼠嘴捏死,老鼠就不能咬東西了。這天不准動刀、剪子,不興做針線活,不能亂翻亂動,否則驚擾了老鼠就會啃咬衣物。
正月十五元宵節,當晚的重要儀式不是吃元宵,而是照蠍子、蚰蜒。從前蠟燭未普及之時,都是選用掏空的白菜根部,灌以花籽油,放進引捻,作為照明用具。在房間的各個角落,邊照邊念:「照,照,照蠍子,照到蠍子撂橛子;照,照,照蚰蜒,照到蚰蜒一大串。」照完後用三張燒紙裹住,用磚壓在灶台一角,等到正月十七晚飯前送走,這樣一年當中就不會無端遭受蠍子、蚰蜒的傷害了。
作者簡介
尉克冰,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