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源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正源鎮位於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南充市蓬安縣西南邊,距縣城19公里,距南充市42公里,轄13個村和一個居委會,13658人,9930畝耕地。[1]
正源鎮-簡介
正源鎮位於蓬安縣西南部,距縣城23公里,距南充市36公里。嘉陵江從鎮旁蜿蜒而過,故有古稱"望水埡",解放後更名為正源鄉,1984年更名為正源鎮。與三壩鄉隔江相望,與長梁鄉、兩路鄉、巨龍鎮、群樂鄉和順慶漁溪鄉、桂花鄉、燈台鄉接壤。全鎮幅員面積28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共108個村(居)民小組,5089戶,17381人,其中農業人口13658人,現有耕地9090畝。
正源以糧食、水果、生豬、勞務輸出等為骨幹產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花生、柑桔等。2009年確定為"南充市水果基地鎮",有錦橙100號10萬株,椪柑、大臍橙65萬株,2010年以來新栽優質血橙28萬株,柑桔年產量680萬公斤,力爭2016年年產量突破1000萬公斤(其中血橙達到200萬公斤)。
正源交通四通八達,2007年以來已建成鄉鎮聯網公路18公里、村道水泥路15公里,有15輛客運車通達南充、蓬安、巨龍等地。正源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在校學生保持在1000人以上,王雲小學"高效課堂"盛名遠揚;鎮敬老院獲得"四川省敬老文明號"稱號。正源人民勤勞奮進,樸實感恩,鄉友王雲先生捐資建設正源王雲希望小學,先後成立王雲慈善基金、上海陽光明泉社區青少年發展基金、四川蓬安教育獎勵基金等,個人及其公司已累計捐贈近兩千萬元。
全鎮幅員面積24平方公里,森林植被好,晝夜溫差大,適合各種經濟作物的栽培和生長。正源鎮水、陸交通十分方便。每天有正源往返蓬安、南充兩地的客運班車十多次,為了方便群眾,逢場天還有集鎮至各村的客運班車數趟,貨運車輛更是如此。水上交通尤為繁忙,日有從南充、高坪等地開往正源的大、中、小型客、貨運輸汽船數艘。日客運量達1000餘人,貨物吞吐量8.6萬噸,是南充市中部地區一個難得的"水碼頭",蓬安縣王雲小學為蓬安籍富商王雲(上海明泉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所資助建設。[2]
正源鎮-鄉鎮建設
正源社會事業蓬勃發展。郵電、自來水、有線電視等公用設施齊全。程控電話、移動、聯通網絡覆蓋全鎮各村,光纖閉路電視進村入戶達60%。鎮內建有一所占地面積19畝的新型初級中學,在校學生達700餘人。同時,正在對原來的完小進行擴建,在校學生達1800餘人。村上還有標準化的小學校,達到了農村適齡兒童全部上學就讀。
集鎮建設速度加快。2002年,鎮黨委、政府招來了南部縣房地產開發商陸光明同志,總投資600萬元,已投資125萬元,建起了長324米、寬24米的光明路、文明街,現在已有100多戶農民報名購地建房經商,還有10多戶農民修起了一底兩樓的商住樓。鎮域經濟飛速發展,綜合經濟指標在全縣"十佳鄉鎮"之列。集鎮已形成較為系統的農副產品市場、商品貿易市場、水果蔬菜市場、建築建材市場、水產和畜禽等市場。[3]
正源鎮-經濟發展
經濟收入十分可觀。全鎮有錦橙100號36萬株,已開始掛果,年產量達180萬公斤;大臍橙80萬株,年產量達800萬公斤,是南充市有名的水果基地鄉鎮。全鎮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花生等,素有川北魚米之鄉的美譽。2002年糧食總產量540萬公斤,人平390公斤,油料作物總產量108萬公斤,農民人平純收入1908元。現有水廠、預製廠、頁岩磚廠、煤磚廠、農副產品加工廠、酒廠及農貿市場等鄉鎮企業,年總產值2800萬元,實現利稅340萬元。全鎮兩條溪河穿過10個村,電力提灌站5處,山坪塘86口。除了高山區的旱山村外,其餘村社基本能夠保持灌溉。正源鎮社會治安秩序良好,人民憨厚、樸實,思想解放,勤勞務實。歡迎廣大客商來我鎮投資,共謀發展。
領導班子
正源鎮黨委書記:李中華,主持黨委全面工作。
正源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唐昌利,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正源鎮人大主席:翟權民,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分管農業、林業、水利、畜牧、統計、產業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等工作。
正源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周 超,主持鎮紀委全面工作,協助黨委書記分管組織、人事、統戰、宣傳、黨政辦、婦聯、共青團、關工委、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
正源鎮黨委副書記:劉 洋,協助黨委書記抓好信訪維穩工作,分管計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普法、司法調解、反邪教等工作,協助陳磊鎮長抓好安全工作。
正源鎮武裝部長兼副鎮長:陳 磊,協助黨委書記、鎮長抓好民兵預備役和基層武裝工作,分管安全、國土建管、環保、集鎮建設工作,協助抓好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正源鎮副鎮長:秦萍,分管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文化、科技、教育、衛生、老年、體育、民政、民族宗教、社會事業、勞動保障等工作。
正源鎮副鎮長:楊 若,分管財稅、商貿經濟、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市場監管、交通建設等工作。
職能職責
制定和組織實施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制定產業結構調整方案,組織指導好各行業生產,搞好商品流通,協調好本鎮與外界的經濟交流與合作,抓好招商引資,培育各類人才,發展現代農業,促進全鎮經濟健康運行,增強群眾增收致富的能力。
制定並組織實施村鎮建設規劃,部署重點工程建設,加強道路建設及公共設施、水利設施的管理,負責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做好護林防火工作。
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政、計劃生育、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社會公益事業的綜合性工作;維護一切經濟單位和個人的正當經濟權益,取締非法經濟活動;加強和創新社會綜合管理,調解和處理民事糾紛,依法打擊刑事犯罪,維護社會穩定。
按計劃組織本級財政收入和地方稅的徵收,完成國家財政計劃,不斷培植稅源,管好財政資金,增強財政實力。
抓好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倡移風易俗,反對封建迷信,破除陳規陋習,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
完成上級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