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侯祠 - 寶雞岐山武侯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寶雞岐山武侯祠

中文名;武侯祠

外文名;Wuhouci

景 點;正殿、鐘樓、廂房等

人 物;諸葛亮

所在地;寶雞岐山

修建時間;元初

面 積;約12平方公里

廟宇類型;道教廟宇

地 址;岐山縣城南20公里處的五丈原上

武侯祠位於陝西寶雞市岐山五丈原上。三國時,諸葛亮六出祁山(今岐山)曾駐兵於此,後又率兵伐魏,積勞成疾,病卒於此。祠內有山門、正殿、配殿、鐘樓、鼓樓、東西廂房等。正殿內供奉諸葛亮坐像,殿壁嵌有青石四十塊,上刻宋代民族英雄岳飛書寫的諸葛亮出師表》。[1]

概述

岐山武侯祠,道教廟宇。在陝西岐山縣城南約二十公里處的五丈原上。此原高120餘米,東西寬1000米,南北長3500米,面積約12平方公里。南倚秦嶺,東西北三面臨河,地勢十分險要,為古代行軍布陣之地;三國時,諸葛亮六出祁山曾駐兵於此,後又率兵伐魏,積勞成疾,病卒於此。後人為紀念他,於此創建祠廟,以奉其像。現存祠廟建於元初,明、清續有修葺,主要建築有山門、正殿、配殿、鐘樓、鼓樓、東西廂房等。正殿內供奉諸葛亮坐像,殿壁嵌有青石四十塊,上刻宋代民族英雄岳飛書寫的諸葛亮出師表》。

地理位置

寶雞岐山武侯祠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五丈原上。

旅遊景區

內有匾額、題詞、碑記、碑刻、壁畫、塑像等。廟外有遺蹟如「豁落城」、「諸葛鍋」、「棋盤山」、「諸葛泉」、「諸葛田」、「盤盤道」、「魏延城」、「古葫蘆峪遺址」石碑等。 

從元代起,後人就開始在五丈原為諸葛亮建詞立廟。經歷代建造,已是廟宇軒昂,碑石叢立,古柏挺拔,老槐蒼勁。從「盤盤道」上原,詞廟的門樓為磚木結構,四角翹起,古色古香。門楣中央刻着「漢室孤忠」4大字,筆鋒遒勁而灑脫。門外西側,豎立着一座一人多高的青石巨碑,為清光緒年間岐山知縣胡升猷所立,上面雕刻着他撰寫的《重修五丈原武侯廟碑記》。從碑記和蘇軾的《題五丈原武侯廟》來看,它可能始建於北宋末年。

​武侯廟現今廟門上是「五丈原諸葛亮廟」堅匠,門廊兩側是「一詩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的對聯。

由山門而入,進到第一座院子,東西兩側聳立着鍾、鼓樓,左右對稱,相互呼應。由此往裡,步入寬敞典雅的獻殿。獻殿左右牆壁上,保留着清代的彩色壁畫,分別繪着草船借箭、空城計等內容,形象逼真,神采飛揚。

獻殿內牆壁上刻着岳飛所書寫的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龍飛鳳舞,氣勢磅礴,與諸葛亮之文一起被稱為「兩絕碑」。「兩絕碑」使人一進門就感受到一股凜烈之氣。

正殿3間,左右各有l間陪殿。正殿中間安放着諸葛孔明的泥塑彩色坐像,綸巾羽扇,儀表端莊,猶如仍在此處運籌帳幅。兩邊是姜維、楊儀、關興、張苞、王平、廖化的塑像。

廟內有諸葛亮衣冠家,家旁有一落星亭,亭內有一石,青褐色,表面凹凸不平,相傳是諸葛亮逝世時天上隕落的將星。五丈原東麓至今有落星灣、落星坡等地名,據傳此石即從彼處移來。

相關視頻

090129岐山諸葛亮廟之旅

參考資料

  1. 岐山武侯祠 , 博雅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