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清區城關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清區城關鎮是「雍陽古郡」故址,位於武清區西北部,在天津北京之間,東距天津港71公里,北距首都國際機場80公里,南臨京山鐵路,西與河北省廊坊市相連,鎮內公路網密集,加之京津塘高速公路貫穿本鎮,距京津塘與京滬高速公路交口僅5公里,使城關鎮的交通極為便利,四通八達。全鎮總面積56平方公里,管轄30個村街,有28000口人。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9億元,綜合實力位於武清區鄉鎮前列。[1]

中文名稱:城關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天津市武清區

下轄地區:30個村街

政府駐地:李莊村

郵政區碼:301712

地理位置:武清區西北部

面 積:56平方公里

人 口:28000人

地理環境

城關鎮是「雍陽古郡」故址,位於武清區西北部,在天津、北京之間,東距天津港71公里,北距首都國際機場80公里,南臨京山鐵路,西與河北省廊坊市相連,鎮內公路網密集,加之京津塘高速公路貫穿本鎮,距京津塘與京滬高速公路交口僅5公里,使城關鎮的交通極為便利,四通八達。全鎮總面積56平方公里,管轄30個村街,有28000口人。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9億元,綜合實力位於武清區鄉鎮前列

交通優勢

三條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廊坊站)、京津高速(高村站)、京滬高速(白古屯站)緊鄰鎮域均設有出入口。即將拓寬的京津塘高速公路、廊坊至曹妃甸高速公路也將在城關設立出入口。

三條鐵路:京滬高速鐵路(鎮西15公里廊坊站)、京津城際高速鐵路(鎮東南25公里武清站;至北京城區20分鐘; 天津中心區10 分鐘;濱海新區區核心區30分鐘)、正在規劃建設中的京津地鐵必經城關和京濱工業園,並留有出入口。

文化內涵

明朝洪武初年,武清縣治自今泗村店鎮舊縣村西遷至元朝遺留的「衛帥府鎮撫衙」,位今城關鎮政府之東。明正德初年知縣陳希文在新建的縣衙外圍修築龐大的土垣,以抵禦流寇和土匪;嘉靖二十二年,知縣沈文冕與專事城防的兵備副使楊大章特邀多方高士謀劃築城事宜,經報朝廷奏准後,築以土城。這便是隆慶三年(1569)後巡撫都御史劉應節和知縣段雲鴻等人相繼「甃磚」並多次大規模動工修繕的武清城。

中軸分明 追崇子午

閱讀明、清兩代武清《縣治圖》,可清晰看到武清縣衙的照壁、正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內宅),包括後建於北城之上的鎮雍樓與北極台都非常嚴整地坐落在同一條中軸線上。這條「中軸線」就是城關鎮內的北大街。閱讀1938年的武清《縣城圖》,又清晰看到這條北大街與小南街(現西南街)相連並筆直地伸向南城,且經勘測證實這條北大街恰是縣城的東西中軸線。顯然,縣衙的「中軸線」同時也是縣城的「中軸線」。

據清乾隆七年《武清縣誌》載:明嘉靖二十二年築的土城將正德初年所築的土垣東、北兩面截去349丈(城周始為1570丈),隆慶三年將土城「甃以磚」,再次修整城周並縮減百丈(武清城周長終為1470丈)。兩次「縮減」,皆是為達到北大街這條中軸線南北之「正」和東西之「中」。

中軸線亦稱正中線。古以正北為「子」,以正南為「午」,正中線即為子午線。這就是說,武清縣衙坐落武清城的正子午線上,此與民間關於武清「子午衙門」 「子午城」的流傳恰恰吻合。

古為六朝皇都的紫禁城坐落於北京城的正子午線上,蘊意皇帝貴為天之驕子,理當居中;武清縣衙坐落於武清城的正子午線之上,則暗寓武清命官受「天子之命」,領一方水土,牧一方子民,官府居中,統帥全縣。同時也向世人昭示武清命官近民親民,正大光明和斷事公道之意。

築城辟市 嚴依古制

古代築城以「頒圖營造」,此乃一種規制。頒就是朝廷奏准並頒布,營造就是根據規制進行建造。周代《考工記》明確「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築城定製。「國」即為城。意為工匠築城其城周要達到九市里(古以九為數之極,城乃國乎,不可少於九數),並且「旁開」三面城門就可以了(三生萬物,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城之,家也,門多則氣散)。武清城周1470丈,計9.8里,並只開啟東、西、南三面城門(北不啟門)。「左祖右社」和「左文右武」皆為古代儒禮的「尊天」思想。面朝後市,即指重要場所(官府衙門)必須朝向南天,而街市辟於重要場所之後。武清縣衙(三堂)後垣至北城不僅相隔一條池塘,並辟有一條東西街巷(古稱「衙後巷」清至民國年間尚有百姓居住)。此後巷被認為是建造縣衙和「營造」城池時,依據「頒圖」設置在此的「後市」(古代民間貨幣交換多在廟市進行,而對自然形成的街市,一般為限制「民聚」由官府特設場所)。

崇尚儒禮 左文右武

武清孔廟始建年代現無考,但據史志記載歷朝歷代武清官府對孔子的禮尊之重,和對孔廟的建造規模及修繕情況看,應建於縣治遷至城關後的明永樂年間。《大明御典·先師卷》稱:明成祖朱棣當政22年中三次上諭地方「以律於民,治人也;以理於民,治心也。」理,即儒理、儒教。地方興建孔廟,當是這一時期。

武清孔廟(又稱文廟)和其他地方孔廟一樣,為縣學所在。凡入仕者,先入縣學,經縣試、府試、院試錄考合格者為生員(俗稱秀才),方可逐級參試(鄉試、會試和殿試),直至金榜題名。清光緒末廢除科舉制後,縣學稱新學。1930年武清縣第一所私立中等學校,就開辦於孔廟啟聖祠內。

武清孔廟建置規模宏大,中軸分明,禮制完備,每年祭孔大典為武清之盛典,文化內涵十分深厚。神秘的泮池、巍峨的學宮、學宮南的魁星樓、神路東的文昌閣等,嚴謹地組合成充滿中國古典式的文化建築群,為一方之冠。

孔廟大成殿之東的啟聖祠供奉孔子的父親,之西置有名宦祠,禮尊「左祖右社」;縣衙大堂前東側設吏房、戶房、禮房,西側設兵房、刑房、工房,禮尊「左文右武」;以縣衙為正,東有孔廟,西有城隍廟,禮尊「左文右武」;自南門入城,西有孔廟,東有關帝廟,禮尊「左文右武」;從東門入城,南有孔廟,北有關帝廟,禮尊「左文右武」。「左祖右社」和「左文右武」,是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而「天」居上的儒家理念尤其突出體現。武清崇儒尊禮至深至重,不愧為「四方清明」、「崇儒興學」、「昔賢代起」的京畿「首善之域」。

視頻

天津市武清區城關鎮博雅軒小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