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烈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武烈河 |
武烈河,灤河支流、古稱武列水,《熱河志》稱其為熱河。發源於燕山山脈七老圖山支脈南側的圍場縣道至溝,在承德市大石廟鎮雹神廟村匯入灤河。流域地處灤河中游左岸。地理坐標在東經 117°42'~118°26' ,北緯 40°53'~41°42' 之間。河長 114 千米,流域總面積 2580 平方千米,河道平均坡降 10.8 ‟。流域涉及圍場、隆化、承德三縣和承德市雙橋區。
基本內容
中文名:武烈河
所屬水系:灤河
長度:114 千米
流經地區:圍場、隆化、承德三縣,雙灤區
其它名稱:熱河
發源地:燕山山脈七老圖山支脈圍場縣道至溝
流域面積:2580 平方千米
古稱:武列水
幹流概況
據《熱河志》記載:「熱河有三源」,即今之西源鸚鵡川(又書英窩川)、中源茅溝川、東源頭溝川。鸚鵡川最長,一般作為正源。
鸚鵡川流長水富,又稱固都爾呼河、都爾河,源出圍場縣東南部蘭旗卡倫潘家店村東北的道至溝,南流經馮家店出圍場縣境入隆化縣境,經荒地、章吉營、中關三個鄉,於中關鄉燒鍋營,茅溝川從東北來,於左岸匯入,而後東南流至承德縣頭塊地,頭溝川仍自東北來,又於左岸匯入,此後始稱武烈河。
鸚鵡川自源頭流出,沿途多有山溪匯入,至欒吉灣子折向南流,河谷寬度漸展,由百米至0.5 千米,水面寬15 米,深0.3~0.4 米,礫石質河床,至荒地折向西南,河谷寬約0.5~1.2 千米,河寬約10 米,姚吉營以下流經山間盆地與峽谷,折向東南流,於燒鍋營有茅溝川匯入。鸚鵡川主河道長 70 千米,流域面積 765 平方千米。其較大支流有石洞子川,又稱興隆河,其河道長 19 千米,流域面積241 平方千米。
武烈河河道蜿蜒南流,兩岸相對高度減小,河谷寬展,最寬達3.5 千米,河道寬在35~50 米間,水深達0.7 米,礫石質河床,河床縱坡較大,枯水期流速 0.7 米每秒,多岔流,沙洲連綿不斷,至三道河子流向西行,穿行在谷寬約 0.5 公里的峽谷之中,由老西營出承德縣境入承德市區。
武烈河繼續南行,流經承德市內納溫泉水,河寬 150—500 米,沙卵石河床,台地發育,至承德市東南部雹神廟村匯入灤河。
主要支流
茅溝川,發源於隆化縣茅荊壩鄉敖包山東麓,其源頭先東南流,至小孤山折向 6 西南流,谷寬200~300 米,河寬4 米,水深約0.5 米,礫石河床,匯西溝,此為西茅溝。河谷漸展,至谷寬1 千米,流至過河口,有東茅溝匯入,自此始稱茅溝川。[1]流經峽谷區,河流曲折,兩岸低山連綿,相對高差 100~200 米,土質疏鬆,植被少,常造成水土流失,河谷寬1 千米,河寬10~20 米,水深約1.5 米,河床多礫石質。茅溝川主河道長63 千米,流域面積630 平方千米。
頭溝川,又稱玉帶河,古稱賽音河,源於承德縣三道溝門鄉 七老圖山東南麓。上源有兩支,河谷寬0.3—0.5 千米,頭道河以下,谷寬約1 公里,與鸚鵡川匯合處河寬約 100 米,多岔流.。頭溝川主河道長 55 千米,流域面積 727 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