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作品名稱:《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創作年代: 宋代

文學體裁:詞

作者:李清照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詞。此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塑造了一個孤苦淒涼環境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上片極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悽苦之極;下片則進一步表現其悲愁之深重,並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新穎藝術手法來表達悲愁之多。全詞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對故國故人的憂思,寫得新穎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貼切,絲毫無矯揉造作之嫌,饒有特色。

作品原文

白話譯文

惱人的風雨停歇了,枝頭的花朵落盡了,只有沾花的塵土猶自散發出微微的香氣。抬頭看看,日已高,卻仍無心梳洗打扮。春去夏來,花開花謝,亘古如斯,唯有傷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腸百結,一想到這些,還沒有開口我就淚如雨下。

聽人說雙溪的春色還不錯,那我就去那裡劃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擔心啊,雙溪那葉單薄的小船,怕是載不動我內心沉重的憂愁啊!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李清照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黃盛璋《李清照事跡考辨》:「詞意寫的是暮春三月景象,當做於紹興五年三月。」又《趙明誠李清照夫婦年譜》:「紹興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圍亳州。壬午,偽齊犯安豐,韓世忠游擊金人於大儀鎮,敗之。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圍濠州,高宗如平江。」李清照《打馬圖》序云:「今年十月朔,聞淮上警報,浙江之人,自東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謀入城市,居城市者謀入山林,旁午絡繹,莫不失所。易安居士自臨安泝江,涉嚴灘之險,抵金華,卜居陳氏邸。」其時金兵進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盡,作者孑然一身,在連天烽火中飄泊流寓,歷盡世路崎嶇和人生坎坷,處境悽慘,內心極其悲痛。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2]

參考資料

  1. 武陵春·春晚, 古詩文網,
  2. 「李清照」詩詞全集(88)首), 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