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死亡哲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本書源於受歡迎的國際名校公開課之一《哲學:死亡》。在這本通俗易懂的哲學著作中,謝利·卡根教授挑戰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或未經深思的觀點,邀請讀者系統反思死亡的哲學之謎,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討死亡的意義為何,從形而上學到價值觀,認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進而帶領我們探索生命的價值,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人生這趟旅程。叔本華對死亡哲學的闡述,對這本書來說至為貼切:「由於對死亡的認識所帶來的反省,致使人類獲得形而上學的見解,並由此得到一種慰藉。所有宗教和哲學體系,主要即為針對這種目的而發,以幫助人們培養反省的理性,作為對死亡觀念的解毒劑。」死亡雖是我們每個人的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視角,卻可以讓人們獲得拯救。

作者簡介

謝利·卡根(Shelly Kagan),耶魯大學哲學教授(Clark Professor of Philosophy)。1982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在1995年到耶魯大學任教之前,曾任教於匹茲堡大學和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謝利·卡根教授在耶魯大學教授的課程《哲學:死亡》是互聯網上最受歡迎的國際名校公開課之一,也是網易公開課最早的人氣課程。在公開課視頻上,卡根教授穿着牛仔褲、帆布鞋,盤腿坐在課桌上,坐在講台上和一班年輕人大談生命和死亡的本質,手舞足蹈,狀如孩童,侃侃而談的形象深入人心,被稱為「大仙」,因其縝密的邏輯性和感染力,備受追捧。

書評

耶魯大學的官方說法是,公開課是由傑出教師講授的導論性質的課程。雖然是導論,但卡根的死亡公開課並不易懂。他坦承:「其中一些材料是很難懂的,有些思想可能很難一下就把握住。如果你有時間的話,把某些部分讀上兩遍會很有幫助。」

書中不是沒有感人的故事,他寫道:「如果你知道自己還只能活一年或兩年,你會用這段時間來做什麼?你會去學校嗎?你會去旅行嗎?你會花更多的時間跟朋友在一起嗎?幾年前,在卡根的課上,有一個學生快要死了,他也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大一的時候,他被確診患有癌症。在剩下的幾年中,他該怎麼做呢?他決定完成耶魯的學業,拿到學位。他在大四的第二個學期選修了死亡公開課。得知有一個像他那樣處境的人決定修這門課,我感到很羞愧,我周復一周地大談沒有靈魂,沒有來生,我們都將死去是一件好事。在那個學期,給他上過課的老師都要面對一個問題:我們打算給他打一個什麼樣的分數呢?結果是,他做得非常好。耶魯派了一位行政人員到他的病榻前,在他臨終前授予了他學位。」

卡根在課上也會講些笑話,比如他介紹說,美國喜劇演員菲爾茲說,希望在他的墓碑上寫的是「我寧願待在費城(而非長眠於此)」。他提到了卡夫卡、斯威夫特等作家的作品。但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在不遺餘力地分析和反駁跟他對立的立場。卡根顯然是一位訓練有素的分析哲學家,聽他的課需要很強的思辨能力。他會還原一個命題整個的論證過程,考慮它的各種合理性,然後逐一加以反駁。他使用了最佳解釋推論、兩難推理、類比等各種論證方法。他的講稿一共16章,前半部分討論的是關於死亡的形而上學問題,如身心關係、人格同一性等,後半部分是價值理論,讀到後半部分才會比較輕鬆。

卡根上來就亮出了他的基本觀點。最後他又總結了一遍:「我們只是機器,當然我們不是隨便什麼機器,我們是神奇的機器,是有感情、有夢想、有創造力的機器。死亡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巨大謎題,死亡並不比你的燈泡或者電腦壞掉更神秘……對死亡的恐懼是一種不恰當、不合理的反應。我邀請你在面對死亡時能無所畏懼,不存幻想。」

在反駁靈魂存在的說法時,卡根使用了「最佳解釋推論」:對於看不見的東西,我們如何證明它們存在呢?如果設定某種我們看不見的東西的存在,能幫助我們最佳地解釋用其他方法無法解釋的事物,我們就推論說這些事物是存在的。這種論證被稱為「最佳解釋推論」。比如我們相信存在着病毒和細菌,因為這樣我們就能解釋人們為什麼會生病。其他事物如魔鬼也能解釋為什麼人會生病,但不是最佳解釋(魔鬼也是看不見的吧?)。卡根認為,為了解釋人的特徵,並不需要設定靈魂的存在。

有人說,死亡之所以很糟糕,是因為死了之後我們就無法享受人生的美好了。對此,卡根使用了歸謬法:本可以出生、來到世上享受人生的人還有很多很多。「我們這代人能製造出多少可能的人?2011年,全球大概有70億人,差不多一半是男性,一半是女性,他們一起能製造多少人?一名女性每年大約排出12個卵細胞,大概持續30年。每個男性的生育時間大概為50年,如果他每天做愛一次,每次射出大約4000萬精子。35億名女性排卵30年,每年排出12個卵細胞,35億名男性每個生育期50年,一年365天,每天4000萬精子,結果能生出的人是3乘以10的33次方。如果算到第三代,所得到的數量將會比已知宇宙中的粒子數量還多。」


向死而生

卡根說,關於死亡有兩種驚人的言論,一是我們都承認,我們的肉體最終將停止運轉,或者將成為一具需要埋葬或火化的屍體,但我們其實都不相信自己會死掉。在托爾斯泰的中篇小說《伊萬•伊里奇之死》中,伊里奇摔傷了,他的傷勢每況愈下,他最終死去。令人驚奇的是,伊里奇發現自己終有一死時大為震驚。托爾斯泰想通過這個故事向我們闡述:我們大多數人實際上都跟伊里奇一樣,口頭上承認自己會死去,但某種程度上,我們並不當真相信。假如你真的相信你會死去,這種意識帶來的恐懼會讓你開始尖叫,無法停止。在伊里奇的病加重到某個程度時,他開始尖叫,並一直持續尖叫,幾乎直到他死亡。伊里奇的一些行為表明,他確實相信他是凡人,並完全意識到他終有一天會死去。然而,當他真的得病並面臨死亡時,震驚和意外還是會壓倒他,這強烈地表明,他完全不相信自己會死去。卡根寫道:「這確實讓人迷惑,一個人怎麼會同時相信又不相信自己終有一死?」這大概是因為如果人一直想着死亡就沒法活了。

關於死亡的第二個驚人的觀點是「獨自死去」。卡根說:「獨自死去這種說法似乎是真的,沒有人可以代替我經歷我的死亡,但這不是什麼有關死亡本質的深刻見解。」同樣也沒有人能代替你剪頭髮,沒人能代替你去摘除你的腎結石,沒有人能替你吃午餐,「這個言論是無稽之談」——他沒有提海德格爾的名字,海德格爾的一個「深刻見解」便是,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

卡根說,對死亡正確的情緒反應不是恐懼,不是憤怒,而是感激,感激我們可以擁有生命。就像馮內古特在《貓的搖籃》中設想的,人們在病榻上的臨終禱告應該是:「我就是那些坐起來環視四周的泥土。我收穫如此豐厚,而大多數的泥土卻收穫如此微薄。謝謝您賜予我榮耀!」

「人不應追求永生,生命質量是唯一重要的。我們只應該關心那些巔峰。荷爾德林在他的詩歌《獻給命運女神們》中寫道:「

萬能的女神們!請假我一個夏季, 一個秋季,讓我的詩歌成熟, 那麼,我的心兒,滿足於 這甘美的遊戲,就樂願死去。」

荷爾德林說的是,他完全不在乎數量。如果他可以取得一些重大的成就,如果他可以寫出偉大的詩歌,登上巔峰,那就足夠了。」

在面對死亡時,有一種策略是追求半永生或准永生。一種形式是生兒育女,讓自己的生命在他們的身上延續,這樣儘管你沒有真的繼續活着,但是你的一部分還繼續活着——這是孔子的思想,只要不絕後,中國人就不怕死了。

如果你沒有孩子,想想死後你的身體變成了原子,這些原子還會循環再利用。最終,我們被宇宙吸收回去,並沒有完全消失。叔本華認為,這種想法可以減少幾分死亡的痛苦。

他說:「有人還是會問,微不足道的塵埃和天然粗糙的原材,怎麼能當成我們萬物之靈的延續呢?」他回答說:「你了解這塵埃嗎?你知道它是什麼,可以做什麼嗎?這地上的塵土,當它溶解在水裡,很快就會結晶;它就像金屬一樣閃耀;它會釋放電火花,它會自然地形成植物和動物;在它那神秘的子宮裡,它會孕育出生命。」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