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殲-15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殲-15(代號:飛鯊,北約代號: Flanker-X2,側衛-X2)是一款30噸級重型艦載型第四代戰鬥機,以從烏克蘭取得蘇聯艦載機的原型機作為參考(本來內部該機稱為Su-27K,系列由解體後的俄羅斯延續開發,後來俄軍量產版本被稱為蘇-33戰鬥機),並獨立研發定型而成,同時由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殲-11B戰鬥機的生產為基礎製造,是中國海軍的第一代艦載機。2012年開始到遼寧號航空母艦服役,並於2019年起部署至山東號航空母艦。2016年,量產型號已經部署;而殲-15也出現在了中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上,屬於中國航空母艦計劃的一環。

陸上測試

2009年8月,殲-15進行了首次飛行測試。除複合材料外,結構上採用自行研製還有摺疊機翼連接部分、起落架、武器掛架、着艦尾鈎、雷達告警天線等,其中起落架為雙輪結構並做了加強處理,但未有彈射起飛的處理,武器掛架採用了國產掛架以迎合國產武器的掛載,其中翼尖掛架的改動較大。

2011年4月25日,第二架殲-15原型機進行了飛行測試。

2011年年中,互聯網信息顯示殲-15採用了新型渦扇-10H改進型渦扇發動機。該型發動機是由渦扇10發動機發展而來的。起飛推力提高至12,800千克(125.4千牛),改善了加速性,使到其具有更為敏捷的推力瞬變能力和速度響應特性,滿足了艦載戰鬥機於起飛、復飛或逃逸性能上的需求,並且保證了比陸基發動機更強的抗畸變能力。551、552、553、555、556、557號原型機裝備俄制AL-31發動機型兩台,單台最大後燃器推力125千牛,應急起飛模式推力約128-132千牛。554號等原型機裝備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 WS-10H兩台,單台最大後燃器推力130千牛,應急起飛模式推力約135千牛。據殲15總設計師孫聰透露,國產的渦扇-10H版發動機仍有諸多問題待解決。殲-15近期已經批量產量,發動機仍用俄制AL-31F。

艦上測試

2012年11月23日,首架殲-15原型機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進行着艦測試和起飛測試成功[1]

2013年3月7日,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殲-15總設計師孫聰於兩會期間接受中國新聞社訪問時透露,殲-15目前處於飛行員培訓階段,正在進行小批量產;中國下一代艦載機可能於2020年前問世。

2013年6月18日,殲-15再次在遼寧艦起降,並進行首次駐艦飛行。截止到2013年9月20日,殲15已知生產了7架原型機,編號為551、552、553、554、555、556、557,其中除554號採用了深灰色海軍塗裝外,其餘均為黃色原型機塗裝。

量產

2013年12月初,由中國著名軍事論壇「超級大本營」泄露一張採用標準的海軍灰藍色塗裝,座艙後部塗裝有海軍軍旗,垂直尾翼塗有一隻「飛鯊」圖案,機頭及垂直尾翼有正式編號的殲-15艦載戰鬥機,說明該型戰機已經通過試飛階段,正式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正式服役,並已進入量產階段。

2014年10月,一張疑似是彈射型殲15的照片在網絡上流傳,代表中國可能已經開建有彈射器的航空母艦。

截至2017年10月首艘航母遼寧艦已經滿編24架殲-15。飛機編號從100-123,除110號機外均有圖片現身。

2018年4月,央視曝光了第二個殲-15團在遼寧號上的起降作業,目前編號最大為212。

2019年5月,殲-15首次部署到當時尚未命名的山東艦上,並首次在該艦起降[2]。及後,該批新部署的殲-15於同年12月17日隨山東艦入役。

後續機型

據《南華早報》2018年7月的報道,中國軍事專家李傑認為,開發一種新的艦載戰鬥機以提高航母戰鬥群的戰鬥力是有必要的,他認為殲-31隱形戰鬥機未來有望取代殲-15戰鬥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將張洪賀表示,中國正在開發一種新型艦載機。

視頻

殲-15 相關視頻

殲15宣傳片
中國航母殲15艦載機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