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段記西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段記西服 段記西服 由重慶段氏服飾實業有限公司1980年創建,是有着悠久歷史的一家綜合性服裝企業,公司主要從事高檔西服、茄克、休閒服、襯衫的生產和銷售,以及團體和個人制服的度身定做。技術是先導。公司發展十分重視技術探索和新樣式的開發,並長期與國內外知名設計師、板型師合作,定期派送技術人員到國外學習深造。

公司嚴密的生產管理系統和嚴格的質量控制檢測機制,從生產所用面料輔料來源,以及加工成衣,每道工序都有完整的質量跟蹤和抽查。公司視質量為生命,把質量思想貫穿每個環節,從而保證團體與個人的成衣質量。

企業規模

重慶段氏服飾實業有限公司現有員工1000餘人,本科以上專業技術及管理人員200餘人,擁有1000餘台世界最先進的服裝生產設備。本公司共有6條生產線,年產量達1800萬套(件)以上,其中,西服的年產量達100萬套(件)以上,平均日產達4000套(件)以上,年產值上億元。是西南地區功能齊全、檔次高的現代化服裝生產龍頭企業。

質量保證

公司先後投資6000萬元,從德國、日本等國引進了全套服裝生產線和整燙、定型專用設備;從意大利、美國引進了世界先進的集光、電、氣一體化的電腦設計、打版、自動裁割系統和數控縫紉機床加工生產線1000餘台(套);並擁有西南地區服裝生產僅有的功能最全、最先進的縮水設備。先進設備的投入使公司的加工水平日趨完美,為保證產品的高質量水平的批量生產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段記西服"榮獲了各項殊榮:先後通過了ISO 9001:1994國際質量認證;ISO 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被重慶市政府授予"重慶市名牌產品"、"重慶市著名商標"、"守合同重信用"、"卓越服裝企業"、"重點工業企業"、"重慶市鄉鎮企業五十強"稱號;被評為"消滅無標生產工作先進企業"和"紅旗企業";曾榮獲重慶市紡織行業"先進單位"稱號;被中國質量萬里行小組命名為"質量定點示範單位";在中國重慶首屆服裝文化節上"段記西服"被市政府授予"最佳服裝品牌"、公司授予"優秀服裝企業";在中國重慶第二屆國際服裝文化節上段記西服榮獲"金獎"稱號等。 西裝 西裝又稱作"西服"、"洋裝"。西裝是一種"舶來文化",在中國,人們多把有翻領和駁頭,三個衣兜,衣長在臀圍線以下的上衣稱作"西服",這顯然是中國人民對於來自西方的服裝的稱謂。

西裝定義

西裝廣義指西式服裝,是相對於「中式服裝」而言的歐系服裝。狹義指西式上裝或西式套裝。


西裝的用途

西裝通常是公司企業從業人員、政府機關從業人員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男士着裝的一個首選。 西裝之所以長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主流的西裝文化常常被人們打上「有文化、有教養、有紳士風度、有權威感」等標籤。

西裝一直是男性服裝王國的寵物,「西裝革履」常用來形容文質彬彬的紳士俊男。西裝的主要特點是外觀挺括、線條流暢、穿着舒適。若配上領帶或領結後,則更顯得高雅典朴。

另外,在日益開放的現代社會,西裝作為一種衣着款式也進入到女性服裝的行列,體現女性和男士一樣的獨立、自信,也有人稱西裝為女人的千變外套。

歷史發展起源

結構起源 西裝的結構源於北歐南下的日爾曼民族服裝。

據說當時是西歐漁民穿的,他們終年與海洋為伴,在海里謀生、着裝散領、少扣、捕起魚來才會方便。它以人體活動和體形等特點的結構分離組合為原則,形成了以打褶(省)、分片、分體的服裝縫製方法,並以此確立了日後流行的服裝結構模式。也有資料認為,西裝源自英國王室的傳統服裝。它是以男士穿同一面料成套搭配的三件套裝,由上衣、背心和褲子組成。在造型上延續了男士禮服的基本形式,屬於日常服中的正統裝束,使用場合甚為廣泛,並從歐洲影響到國際社會,成為世界指導性服裝,即國際服。

現代西服 現代的西服形成於19世紀中葉,但從其構成特點和穿着習慣上看,至少可到追溯17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十七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長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爾」和比其略短的「貝斯特」,以及緊身和體的半截褲「克尤羅特」一起登上歷史舞台,構成現代三件套西服的組成形式和許多穿着習慣。究斯特科爾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裝一般不扣扣子不為失禮,兩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着習慣的由來。

西裝傳說 風行世界的西服,據說是法國一個叫菲利普的貴族從漁民和馬車夫那裡學來的。

有一年秋天,天高氣爽,碧藍的天空中飄蕩着幾朵白雲,滿山的紅葉像紅地毯那樣與湛藍的天空比美相映。這天,年輕的子爵菲利普和好友們結伴而行,踏上了秋遊的路途。他們從巴黎出發,沿塞納河逆流而上,再在盧瓦爾河裡順流而下,品嘗了南特葡萄酒後來到了奎納繹爾。想不到的是,這裡竟成為西服的發祥地了。

奎納澤爾是座海濱城市,這裡居住着大批出海捕魚的漁民。由於風光秀麗,這裡還吸引了大批王公貴族前來度假,旅遊業特別興旺。來這裡的人最醉心的一項娛樂是隨漁民出海釣魚。菲利普一行也樂於此道,來奎納澤爾不久,他們便請漁夫駕船出港,到海上釣魚取樂去了。魚一旦上釣,要將釣竿往後一拉,這裡的魚都挺大,菲利普感到自己穿緊領多扣子的貴族服裝很不方便,有時拉力過猛,甚至把扣子也掙脫了。可他看到漁民卻行動自如,於是,他仔細觀察漁民穿的衣服,發現他們的衣服是敞領、少扣子的。這種樣式的衣服,在進行海上捕魚作業時十分便利。就是說,敞領對用力的人是十分舒服的,也便於大口地喘氣;扣子少更便於用力,在勞動強度大的作業中,可以不扣,即使扣了也很容易解開。

菲利普雖然是個花花公子,但對於穿着打扮,倒有些才能。他從漁夫衣服那裡得到了啟發,回到巴黎後,馬上找來一班裁縫共同研究,力圖設計出一種既方便生活而又美觀的服裝來。不久,一種時新的服裝問世了。它與漁夫的服裝相似,敞領,少扣,但又比漁夫的衣服挺括,既便於用力的,又能保持傳統服裝的莊重。新服裝很快傳遍了巴黎和整個法國,以後又流行到整個西方世界。它的樣式與現代的西裝基本上相似。

經典搭配

永恆的西裝時尚搭配是白色或淺藍色襯衫配單色或有明亮圖案的領帶,使用於各種正式場合,比如結婚時候西裝搭配等等。這是永不過時的搭配,而且適合任何場合。正規的西裝應該是三件套,包括外套、長褲和背心,但是很英國式的背心在中國很不受寵,1988年少見有人穿着。其實,我是非常欣賞三件套的,特別是看了《環遊地球80天》里的皮爾斯·布魯斯南更是覺得很優雅、紳士。所以就那三件套為例,作些介紹。

包括背心在內的三件套西裝,應該是由14個口袋組成的。

上衣的左胸袋是用來放手帕的,這點無論是電影還是生活中都是常識,但是10月除了典禮喜慶場合,該口袋用作胸花插別,一般場合放手帕的人也比較少見,倒是名片常放於該袋中。而男士的手帕被移到上衣的下袋裡,10月帶手帕的人也不是很多, 但切忌把一包鼓鼓囊囊的餐巾紙塞在下袋,會影響整體造型,缺乏精明的職業感。上衣內袋一般用作放證件、錢、卡等重要物品,筆也可以放在這個口袋裡,而不需要象解放初期的知識分子插在胸袋中。如果上裝還有個直袋,可以用作放眼鏡。

西裝背心上的口袋一般放細小的貴重品,10月懷表大概沒人會帶了,然而打火機之類的小東西可以放在這些口袋裡。

西褲上的左右插袋用作插手或者放包煙均可,表袋自然是你有情況要摘表時放表用的(諸如洗手),而後袋有扣的左袋可放零錢(最好不要是 硬幣)還有小通訊錄之類,右袋可以放紙巾。切忌在西褲上別着call機和手機、大串鑰匙,這會破壞西裝的整體感覺,還有暴發戶之嫌。

總之,穿西裝時口袋裡的東西儘量精簡為佳。

襯衫袖子比西裝略長些;襯衫領口要和你頸部 正好大,不要松松垮垮;西裝一定要平整;着裝時言行要稍嚴肅謹慎;褲腳不能翻起;最好皮帶錢包和皮鞋是同一品牌;頭髮要打理乾淨,不要讓西裝上粘上頭屑;能不在西裝中穿毛衣儘量不要穿;如果在夏天空調環境 中辦公,儘量不要在西裝中着短袖襯衫。

西裝清洗

好西服是指用好面料經高工藝手法縫製而成的西服,其版型和各個部位都很精細,為了不破壞西服本身的型,所以不能水洗,而好面料是指上好的優質羊毛或羊絨面料,大家都可以想像得到,羊被雨淋過後的樣子,羊毛會粘貼在一起,影響干羊毛的滑順了。

洗:西裝的洗滌很有講究,第一是不能經常洗滌,同時需要洗滌時西裝一定要高水乾洗。衣服的清洗期最好3—4個月清洗一次,效果較好,對面料也沒有損壞,若清洗過勤也不是太好,若衣服穿着時間很短,表面又沒有很多灰塵,可以在洗除塵土後,用潮濕輕燙,灰塵會隨水洗粘附在毛巾上。一件西服不宜連續穿得太久,西裝穿後會因局部受力變形,穿過一段時間後應先把兜中的物品取出,使面料恢復原狀。放在衣櫃內保存時,口袋內應放入除蟲劑,套上罩袋,並經常能夠通風,同時應放在溫度較低的地方.相對濕度一般35-40度較為適宜。

參考資料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