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殷柳國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殷柳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殷柳國,男,出生於1977年10月出生於廣西貴港市清華大學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1],空天信息基礎研究部,空天信息網絡研究團隊,博士生導師[2]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清華大學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

出生地點----廣西貴港市

出生日期----1977年10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目錄

1教育背景 2工作履歷 3學術兼職 4研究領域 5研究概況 6獎勵與榮譽 ▪科技獎勵 ▪人才計劃 7主要貢獻 8代表性論文

教育背景

1996.09-2000.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工程系 工學學士

2000.09-2005.01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工學碩士、工學博士

工作履歷

2005.03-2009.11 清華大學 宇航技術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2007.04-2008.03 挪威科技大學 信息技術與電子工程學院 ERCIM訪問學者

2009.12-2017.11 清華大學 宇航技術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17.12-2019.08 清華大學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19.08至今 清華大學 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學術兼職

2018.01至今 Wiley 《Quantum Engineering》編輯

2018.01至今 《空間電子技術》編委

IEEE 通信分會會員

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

研究領域

空天通信網絡、無線多媒體通信、多域協同通信、LDPC編譯碼、信源信道聯合編碼、量子安全通信等。

研究概況

面向未來空天地海一體化通信網絡,研究新型的廣義通信網絡模型、通信體制以及編碼理論方法,主要包括:

1.空天信息通信模型:研究適用於未來天空地海一體化網絡的新型通信模型,包括多域協同通信模型、效率與安全融合的通信模型、智能通信模型等;

2.空間安全通信技術:從通信視角發展新型安全防護機制,包括基於捷變波形的抗干擾安全通信、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


3.新型編碼技術:面向未來通信應用,探索廣義編碼理論方法,包括糾錯加密融合編碼、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編碼、多域聯合編碼、分布式編碼等;面向實際工程需求,發展高性能編譯碼設計實現技術,包括深空通信編碼、空間激光通信編碼、大容量存儲編碼、抗干擾編碼等。

獎勵與榮譽

科技獎勵

(1)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2011.12

(2)無線多媒體協同通信模型及應用,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四完成人,2012.12

(3)GJB7296-2011軍用低密度奇偶校驗編碼參數及編譯碼算法,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二等獎,第三完成人,2014.10

(4)無線網絡多媒體傳輸模型與性能優化,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四完成人,2011.12

(5)深空通信編碼調製技術,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三完成人,2010.12

(6)微波接力通信系統多碼率LDPC編譯碼器,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09.12

(7)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2014.05

(8)清華大學「學術新人獎」,2012年

人才計劃

中央軍委國防卓越青年人才基金(2019)、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2016)、中組部國防科技領域青年拔尖人才(2014)、教育部新世紀優秀青年人才(2010) 2024年12月,當選為中國通信學會會士。

主要貢獻

主要研究方向為空天通信技術、寬帶無線多媒體通信技術、LDPC編譯碼技術、物理層安全通信技術等,擔任嫦娥二號衛星測控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靈巧通信試驗衛星遙測遙控(TTC)分系統主任設計師,主持完成20餘項國家級基礎研究課題及產品研發項目,核心成果應用於我國探月工程、數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統、衛星高速數據傳輸系統等重點工程及型號。

代表性論文

[1] Liuguo Yin*, Chuanao Jiang, Chunxiao Jiang, Ning Ge, Linling Kuang, and Mohsen Guizani. A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with Unified Efficiency and Secrecy.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19, 26(4): 133-139, DOI: 10.1109/MWC.2019.1800361.

[2] Liuguo Yin*, Chuanao Jiang, Chunxiao Jiang, and Yi Qian. Spectrum Managements and Sharing in Coordinated Space, terrestrial and Ocean Networks. IEEE Network, 2019, DOI: 10.1109/MNET.001.1900131.

[3] Yuandong Zhang, Liuguo Yin*, Chunxiao Jiang, Yi Qian. Joint Beamforming Desig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Terrestrial-Satellite Cooperation System.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2019, DOI: 10.1109/TCOMM.2019.2950022.

[4] Ruoyang Qi&, Zhen Sun&, Zaisheng Lin&, Penghao Niu, Wentao Hao, Liyuan Song, Qin Huang, Jiancun Gao, Liuguo Yin*, and Gui Lu Long*. Implementation and Security Analysis of Practical Quantum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19)8: 22, .https://doi.org/10.1038/s41377-019-0132-3.

[5] Xiangming Zhu, Chunxiao Jiang, Liuguo Yin*, Linling Kuang, Ning Ge, and Jianhua Lu. Cooperative Multigroup Multicast Transmission in Integrated Terrestrial-Satellite Networks.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2018, 36(5): 981-992, DOI: 10.1109/JSAC.2018.2832780.

[6] Ping Wang, Liuguo Yin*, and Jianhua Lu. Spatially Coupled Generaliz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over Class-A Impulsive Noise Channels. IEEE Access, 2019, 7(1): 55906-55915, DOI: 10.1109/ACCESS.2019.2913370.

[7] Peng-Hao Niu, Zeng-Rong Zhou, Zai-Sheng Lin, Yu-Bo Sheng, Liu-Guo Yin*, and Gui-Lu Long*. Measurement-device-independent quantum communication without encryption. Science Bulletin, 63 (2018): 1345–1350,https://doi.org/10.1016/j.scib.2018.09.009.

[8] Chuan』ao Jiang, Chunxiao Jiang, Liuguo Yin*, Yi Qian. Joint Backhaul and Access Link Resource Management in Maritime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c. IEEE Globecom 2018, Abu Dhabi, Dec. 9-13, 2018.

[9] Liuguo Yin*, Wentao Hao. Code-Hopping Based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Wireless Physical-Layer Secur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 vol. 2018, Article ID 7063758, 12 pages, 2018. doi:10.1155/2018/7063758.

[10] Wentao Hao, Liuguo Yin*, and Qin Huang. Secrecy Transmission Scheme Based on 2D Polar Coding over Block Fading Wiretap Channels.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8, 22(5): 882-885, DOI: 10.1109/LCOMM.2018.2810888.

部分專利:

[1] 殷柳國,郝文濤。基於擴維編碼調製的抗干擾保密通信系統與方法。授權公告號:CN106130691B,授權公告日:2019.04.02,發明專利申請號:201610515429.3,申請日:2016.07.01。

[2] 殷柳國,曲欣茹。低密度奇偶校驗碼和積譯碼運算數值的非均勻量化方法。授權公告號:CN105978578B,授權公告日:2019.03.29,發明專利申請號:201610282279.6,申請日:2016.04.29。

[3] 殷柳國,郝文濤。基於公開有限反饋和動態矩陣編碼的安全通信系統與方法。授權公告號:CN105978684B,授權公告日:2019.01.11,發明專利申請號:201610282641.X,申請日:2016.04.29。

[4] 葛寧,殷柳國,張浩,陸建華。一種對單片機軟件錯誤進行恢復的方法及系統。授權公告號:CN105279043B,授權公告日:2018.07.27,發明專利申請號:2014103573170,申請日:2014.07.24。

[5] 殷柳國,陳釗,裴玉奎,陸建華。基於信道編碼矩陣動態變化的物理層安全傳輸方法及系統。授權公告號:CN104780022B,授權公告日:2018.07.06,發明專利申請號:2015101693149,申請日:2015.04.10。

[6] 殷柳國,葛廣君,金克,陸建華。一種採用過流保護及雙區互看的微小衛星配電系統。授權公告號:CN104460415B,授權公告日:2017.02.15,申請號:2014105918151,申請日:2014.10.29。

[7] 殷柳國,林柏洪,李琪,陸建華。低密度奇偶校驗碼的混疊譯碼方法及多核協同混疊譯碼器。授權公告號:CN103916134B,授權公告日:2017.01.11,申請號:2014101128765,申請日:2014.03.24。

[8] 殷柳國,李琪,陸建華。基於LDPC-BCH網格的低碼率編碼方法。授權公告號:CN103152058B,授權公告日:2016.02.10,申請號:2013100766459,申請日:2013.03.10。

[9] 殷柳國,張浩,陸建華。一種32APSK調製及其解調軟信息計算方法。授權公告號:CN103166901B,授權公告日:2015.12.02,申請號:2013100769480,申請日:2013.03.11。

[10] 殷柳國,張凱斌,陸建華。協同編碼的通信方法及系統。授權公告號:CN103067136B,授權公告日:2015.09.23,申請號:2013100111423,申請日:2013.01.11。

參考來源

  1. 移至 殷柳國 ,清華大學, 2020-11-12
  2. 移至 電子設計自動化重點實驗室 殷柳國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 2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