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銘》是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的作品之一。選自《曾鞏文集》·卷四十四·志銘十一首。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1],世稱「南豐先生」。

原文

君諱某,字某,其先琅邪人,嘗徙家於蜀。至君之考,又徙家於揚,故今為揚之江都人。曾祖諱錫。祖諱得中,為真定府獲鹿縣令,贈尚書刑部侍郎。考諱汝能,為尚書都官郎中,贈尚書工部侍郎。

君少以父任為太廟齋郎,養其父,不忍一日去左右。至卒喪,年已四十餘,始出為南劍州司戶參軍,歷監劍州銀銅場、和州司戶參軍,用薦者監潁州稅,去為越州山陰縣尉、滑州錄事參軍、隨州唐城縣令。其為銀銅場,冶者復業,而歲課大溢。為尉能發奸偷,為錄事能治獄不撓,為令能有惠愛於人,其試於事者如此。其為人,居家孝友,遇人和易質厚,不為聰明機巧以嘩世動俗,故知之者少,而君亦自若也。至年七十,遂上書還政,遷太子中舍。今上即位,恩遷殿中丞,賜緋衣銀魚。卒於熙寧五年之五月甲辰,年七十有七。以其年十月乙酉葬於江都之東興寧鄉馬坊里,以其配永嘉縣君周氏衤付,有子二人。曰幾,大理寺丞。曰深,潤州丹徒縣主簿。皆有文行,能世其家。有女一人,嫁陸氏。有孫男二人,孫女二人,尚幼也。寺丞娶余之仲妹,以書來乞君之墓銘,余不能辭也。銘曰:

養心以和,動己以直。不為世巧,安於自得。顯不在躬,實詒爾子。欲鴻厥聲,勒銘於此。

作者簡介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嘉佑二年(1057)中進士[2]後,熙寧二年(1079)先後在齊、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頗有政聲。元豐四年,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著有《元豐類稿》五十卷、《續元豐類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曾鞏的散文創作成就很高,《唐論》是代表作,可與歐陽修的《朋黨論》媲美。著名有《墨池記》、《越州趙公救災記》、《寄歐陽舍人書》和《福州上執政書》。曾鞏也擅長寫詩,有四百餘首傳世。曾鞏培養了一批名儒,陳師道王無咎、曾肇和曾布受業於他。

視頻

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銘 相關視頻

南豐先生-曾鞏 第二集《南源耕讀》
南豐先生-曾鞏 第六集《齊州賢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