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母親的禮物(王必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母親的禮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母親的禮物》中國當代作家王必東的散文。

作品欣賞

母親的禮物

叮鈴鈴……

卜易拿過手機,原來是侄女打來的電話。

說實話,這兩天是年關有點忙,不然早就打電話回去了。老媽在河南老家,今年整七十歲了。因為沒有賺到錢,這些年也沒有給老媽買點像樣的東西,卜易心裡很內疚。這不,頭兩天和首飾店做經理的朋友小何打了招呼,定製了一個加重的銀手鐲,指定要萬壽紋路的。

卜易兄弟兩個,下面還有一個妹妹。

哥哥叫卜仁,長得憨厚敦實,不善言語但是做事勤快。這麼多年,一直在家鄉做泥水,日子混的一般。二十多年前娶了個嫂子,這幾年因為遺傳原因成了神經病,一直關在家裡與人無來往。剛結婚那幾年,生了兩個女孩子,打電話的是大的,說話做事還行,第二個就是個傻子,整日地滿村亂跑。

哥哥年輕的時候還算是勤快,走南闖北,掙下了一棟房子和家具,但是因為後來給老婆治病,手裡落的不多。兩個孩子放到父母那裡,如今幾乎是顧不到了。

卜易二十年前走出家鄉,一直在廣東一個製鞋小鎮打工,從底層做到如今管理層,雖說工資漲了,但好像物價也漲了。二十年前豬肉五塊錢一斤,現在二十六七一斤,你說工資漲了有什麼用。這麼多年自己的兩個小孩在老家跟着父母,學費生活費是要按時寄的,逢年過節,

還要給父母買點衣物補品等,更不要說廣東這邊租房生活開支等,兩口子活的和狗一樣,好在是與泥水分開了。

卜易從小就不喜歡種地,那時候許多長輩嘴裡灌輸他考上大學拿國家鐵飯碗的思想。那時八十年代中期,家鄉已經分產到戶,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了。卜易家裡十畝地,勞動力只有父母,三個小孩還小,父親脾氣急躁,每到農忙,老婆孩子就是他的牲口,打罵是經常發生的事,卜易討厭種地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卜易高中畢業就下學了,那時候大學錄取率很低,沒有辦法,這就是命。後來卜易在舅舅工地上學了鋼筋技術工,那年他十八歲。這種工種雖然輕鬆,但是一樣靠體力勞動,這在卜易心裡有十分的不願意。那年中秋節,舅舅家的表哥有個同學來玩,聽說在南方打工,那是一處私營鞋業基地,言語談說中看出是要靠頭腦和技術吃飯的。

那年是一九九七年,南方沿海正是國家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一切行業都是如火如荼,表哥的這個同學比卜易大兩歲,這次回家只是為了過節,過兩天就要走了。卜易聽到這個同學描述的場景,特別是看到他細皮嫩肉,相信他做工廠一定是很愜意。於是哀求表哥,讓他的同學帶他出去打工。表哥和這位同學是髮小,沒有想到一張嘴就同意了。

從那年以後,卜易每年年尾回老家,年初就出發,寒來暑往,一晃二十年,如今小孩都考要考大學了。這二十多年裡,身邊的境況變化好大。奶奶去世了,大伯大叔去世了,還有好多村裡的長輩鄰居,年底在一起喝酒說笑,第二年年底回家,墳頭的草已經長得很深了,嗨! 真的說不出的酸楚。別人不說,就說家中的大哥卜仁,長得不咋樣,但是做事踏實本分,這麼多年裡誰家有個大事小情,只要是招呼一聲,出力氣的都不會回絕。大哥唯一的是娶了一個神經病大嫂,這二十年裡,他頭髮白了,身體也垮了,原因是他不僅要賺錢養家,還要洗衣做飯照顧這個神經老婆,身體和精神雙重壓力,一年年下來,隨着卜仁的利用價值減少,他們兩口子也變成大夥的說笑談資。

最近四五年,五十歲的卜仁好像一個小老頭,工地上的事做不動了。賺不到錢但是酒量卻漲了好多,每次卜易回老家,請哥哥來家喝酒,卜仁總是張嘴借錢,借了不還不說,還到處吹牛說自己攢了十幾萬,現在借給了弟弟卜易南方買房子了,這種沒有影的事讓卜易知道後很是氣憤,沒想到哥哥如今變成這樣的人。每次借錢不還,雖說一次三百五百,但是這麼多年加起來也有好大千啊!說句真心話,這些錢卜易都是瞞着老婆給哥哥的,還不還卜易都無所謂,他覺得哥哥如今年齡大了,家境又是如此光景,也便是做兄弟幫襯他的。

卜仁雖說現在沒人看的起他,但是他好強的勁頭比年輕時候還厲害。別人取笑他,他會拿着斧頭追人家評理。買一條魚買一塊肉也會拖着風濕腿拐啊拐的滿村顯擺,好像別人都吃不起一樣。聽到別人陰陽怪氣的說:卜仁好日子啊竟然吃上肉了。卜仁便滿足一樣拐回家,把肉翻炒後,到商店賒來啤酒,和瘋子老婆痛吃一頓。而最近幾年,隨着身體和賺錢的不濟,兩個小孩也放到父母那裡不管了。大的女兒如今也二十多了,思想不是太成熟,也算是將就成人,幫襯着爺爺奶奶做點家務。小的也十四五六,但是和她的神經媽媽一樣。卜仁想到自己的日子,糟心的過一日算一日。

卜易想到家裡這樣狀況,每次過年過節都會寄錢寄物回去,連續這麼多年,隨着自己的小孩初高中,便把兩個小孩託付到縣城邊上離學校很近的外婆家裡。此時他寄給父母的東西漸漸多過兒女。父母老了,沒有辦法,多年前怨恨父親的粗暴母親的沒文化也沒有了後力,唯剩下報恩。

母親今年七十歲了,想要個銀手鐲,這個願望母親一定是想了好久才說了,那種怕給兒子增添壓力的語調,卜易明白母親的心裡殷切和不想給兒子增添麻煩的複雜心情。想到這裡,卜易難過好幾天,於是趕在母親七十生日前托首飾店做經理的朋友小何,給母親特製一個,雖然只有六百多塊,但是卜易是抱着內疚的心情定製的。

臘月二十六,妹妹卜笑來娘家走親戚。當看到母親的手鐲時候,一眼就看出這是假銀手鐲,就追問母親手鐲的來歷,當得知是卜易寄來的時候,就發了圖片追問卜易:沒錢可以不買,弄個假銀手鐲糊弄老媽,你過意的去嗎?卜易看了妹妹發來的手鐲圖片,一下子就蒙圈了,這個手鐲根本不是他寄給老媽的那個。那這是怎麼回事呢?卜易想到當初寄的時候就怕快遞出差錯,於是通過郵局郵寄,可是還是出了差誤,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卜易聯想這幾年的很多光景,發覺事情一定出在哥哥卜仁身上。

因為這四五年為了多賺點錢,過年很少回去,原因很多打工的人過年都回家了,這邊鞋廠出現趕貨人工荒,這時候留下來打工可以拿加班高工資。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寄給老母親的壽禮卻被哥哥調了包。他此時火冒三丈,打電話給哥哥,卜仁卻怎麼也不接。事情明白了,哥哥已經再不是以前那個勤勞樸實的哥哥了,現在是一個好吃懶做偷奸耍滑,沒有一點人情味的人了。

卜易記得這麼多年寄給父母的快遞都是讓哥哥去拿,這期間從沒有聽說出什麼差錯。只是頭兩年廠里有人代銷貴州茅台酒,卜易買了兩瓶,通過順豐快遞寄回家。妹夫年關過去拜節就和卜易說喝的不是茅台,現在前後一想,當時沒有在意,現在想來絕對是哥哥也給替換了。想想哥哥這幾年的行徑,到處賒賬買煙酒,本村賒不到就到鄰村賒欠,搞到年底到處來人要賬,有時候卜易回家過年遇到也沒有辦法,除了幫他還賬,還要借錢給他過年。

年關要到了,估計過兩天哥哥又要來電話了。他是好忘事的,借錢說過兩天還,那就是一個謊,過兩天老賬不還,新賬又來借。這次卜易是狠下心來了,等到他來電話,不僅不會借,而且還要問他要賬,要以前的所有欠賬,除非他把偷換的手鐲拿出來,但是卜易想想卜仁的困境,估計手鐲已經換錢買酒了,可這又怎麼樣呢?這個是他的哥哥,雖然如此糟心,甚至開始坑蒙拐騙了,作為一奶同胞,該怎樣處置呢?

卜易對着北方,止不住淚流雨下。 [1]

作者簡介

王必東,筆名墨池留痕,江蘇東海人,連雲港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