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母愛之光(晉耀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母愛之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母愛之光》中國當代作家晉耀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母愛之光

聽母親說,我是出生在一個初冬的早晨。

那天,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朝霞染紅了整個天空,大地上一片片金燦燦的光芒,窗外的樹上,還有鳥兒不停地鳴叫着。母親當時心裡就想着,這是個多麼好的兆頭啊。

一個新生命的到來,給母親帶來了極大的幸福感。她緊緊地把我抱在懷裡,一邊看着,一邊親着,自內而外的喜氣,全都漾在了臉上。母親抱着我,反反覆覆地專注着我的模樣,似乎要把我定格在她的生命里。

可接下來遇到的難題,卻讓母親措手不及了。因為沒有奶水,無法完成一個母親對嬰兒的餵養,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兒,心裡一陣陣地疼着、痛着。她想盡了一切的可能,卻仍然沒有辦法解決眼前的難題。母親的憂慮和無奈,全都隨着淚水流到了臉上。

我是在一個朝霞奔瀉的時辰,開啟了此生此世的生命之旅的。按照某種說法,如此吉祥的兆頭,我應該有一個期待中的美好,滋養着幼年的成長,且有着向好的人生路途。可在我第一次睜開眼睛看這個世界的時候,卻是一個流着眼淚,嚎啕不止,攪得其他產婦們心煩不寧的小傢伙。因為我沒能吃上可以果腹的奶水,那一定是肚子餓極了,出於本能而聲嘶力竭地哭嚎着的……

我當時一定是由於肚子飢餓得厲害,特別賣力地吮吸着。可是,母親因為營養不良,沒有一滴子奶水,就像乾涸的枯井一樣,再也吮不出一口來自母親的乳汁。襁褓里嘶啞的哭聲,像鋼針一樣,一次次地刺着母親心裡最深最疼的地方。我無從知道、但能想象得到,自己在每一次進食的時候,母親是非常痛苦的,那種煎熬的日子,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父親每天還要忙忙碌碌的上班,要養活我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你很難想象新中國成立之初,千千萬萬百姓家的日子,是多麼的貧窮和艱難。好在,我們這個社會善良的人多,遇到誰家有了難處,都會儘自己所能伸手幫一下。後來,在醫生和護士們的細心照料中,在鄰居們你一把米、他一勺面的好心相助下,才使我們度過了那一段飢餓難耐的時光。

現在想來,我出生的那個年代,正是建國初期,新舊交替,積貧積弱太重之際,整個國家都是在一貧如洗的基礎上開始建設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似乎有理由推測,那時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幾乎是看不到雞鴨魚肉的,能夠提供給我們這些孩子們的食物,是再寒酸不過的了。比如,那個時候最普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野菜為主的系列食物:野菜粥、野菜窩頭、用少許粗面做成的野菜餅;有清炒的土豆絲,煮熟的土豆塊。還有煮紅薯,紅薯麵條,清炒紅薯葉。清水一樣的稀飯,幾乎能數得出鍋里有幾粒米來。炒好的菜里,也很少能見到幾滴子油,只能偶爾吃到蒸的雜麵饃饃。但我相信,父母能夠給予我們的,一定是家裡最好的食物了。

最讓我難忘的,是母親不知攢了多長時間的錢,買了點肉,然後把肥肉炸出油存起來,留着下次炒菜用。每當此時,母親就會把我們叫過來,把鍋里的油滋啦撿起分給我們吃。油滋啦嚼在嘴裡是脆脆的、香香的,從喉嚨咽到肚子裡的滋味,讓我們體味到了無限的滿足感。那一刻,或許就叫幸福吧。當然,有些家裡條件好一些的,可以養個豬仔,或者買幾隻老母雞養着下蛋,補貼一下正在發育的孩子。類同於我們這種家境差的,只能望而興嘆了!

每逢年節到來,那可是普天下小朋友們盼望已久、也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候。這不僅是年節氛圍激發了他們的天性,還因為能在這樣的時候,吃上白面饅頭,肉餡餃子,有了肉味的過年菜。相信比我大小几歲的同時代人,也都是從這般既短暫又漫長的光陰里,度過了飢餓苦寒的童年和少年。

我對於兒時的諸多記憶,大多發端於那個年代留存在心底的真實過往。飢餓貧苦,是我們幼年時最具時代特點的生存真相。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作為共產黨員的父親,積極響應黨員幹部家屬下放農村的號召,讓母親帶着五個孩子回到徐州農村。一間小草房,冬天漏風,夏天漏雨,雖然簡陋到家徒四壁,可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一個貧窮而又溫暖的家。在這裡,母親與我們一起,度過了相依為命的漫長歲月。一年四季,母親還要與村裡的男人們一樣,干着土地上所有的活計。無論是挖溝、翻地、拉車、抬土,還是插秧、割稻、收麥、運糧,對一個女人來說,實在沒有比這更辛勞的了。而且只能得到男勞力一半的工分。收工回到家,連喘口氣歇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便忙着給孩子們做飯。

天吶,我都不敢細想,母親在如此強度的勞動中,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到了晚上,直到我們都睡下了,母親還要坐到油燈下,不是做鞋幫,就是納鞋底,或者一針一線地縫補着我們頑皮時劃爛的衣裳。我常常一覺醒來,看到母親還在忙着,她拿着針線的手臂一起一落,那牆上便映出了忽去忽來的影子。我當時還是個小屁孩,少不更事,困意上來,迷迷糊糊的倒頭又睡了。誰也不知道母親熬到夜裡幾點鐘才睡的,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給我們做好早飯,放在鍋里溫着,然後叫醒大哥和二哥,吃了飯去上學。這一切做完後,便趕着去出早工。

就這樣,母親年復一年的邊干着農活,邊照顧着我們。母親所承受的,並不是我們這些孩子理解的那種表層意義上的苦和累,而是超乎常人的承受極限。處於懵懂少年的我們,卻不曾意識到,母親早已經身心疲憊了。有時母親正忙着,突然間身體搖晃着一陣頭暈,她便趕緊扶住門框,稍緩之後,掩飾着說:「沒事兒,沒事兒」。大哥、二哥都去上學了,還是姐姐懂事,她總是搶着去做家務活,讓母親多歇一會兒。待我們長大了才終於明白,母親那時候頭暈,是因為勞累過度和經常吃不飽飯,嚴重缺乏營養導致的。我的母親,在那個年代或許與許許多多的母親們一樣,承受着難以承受的生命之重,也成了我這輩子最心疼的記憶

許多年以後,我常常哄着兒子與母親聊天。母親說,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強太多了。等毛青長大了,興許比現在的日子還好呢。

母親健在的時候,經常對我說,過日子不要老是往後看,過着過着,就沒啥過頭了。要多往前看,這樣過起來才有勁兒。母親沒有什麼文化,但思維的跳躍性很大,一會兒想起來說點這個,一會兒又想起來說點那事,語言沒有條理性。但在我聽來,每一句話,都像是母親打磨了一輩子的金子,乍聽上去,都是些家長里短的平常話,但仔細琢磨着,卻有一種嚼盡滄桑的味道,我像是開悟了似的,心裡暖暖的。

夜深人靜時,我常常會想起出生時滿天的霞光、小時候喝到嘴裡的粗麵糊糊、寒冷時被母親抱在懷裡的情形,電影畫面似的,不停地在眼前閃回着。我的母親,是一位受盡苦難、且未曾享過幾天福的老人,但她很知足。雖然苦水泱泱,卻總是帶着我們往前奔。母親的人生態度,恰恰驗證了老人對世間苦難的大道之解。母親的愛和她不經意間說過的話,使我在許多的人生風雨中,濾洗着浮世的煩惱,讓我在一次次的生活漩渦里,保持着一個蒼生的清醒。但是,現在,我再也沒有機會,可以聽到比母親更親切的聲音了。

說實話,我現在寫再多的文字,來懷念和歌頌母親,都是事後之功。此生最後悔的,是父母健在的時候,為什麼會選擇遠方?為什麼會陷於那堆世俗煙火而不能自拔?為什麼不能及早回到父母身邊盡子之孝呢?這種天問之惑,卻一直被那個曾經的我忽略了,總以為時間還那麼長、那麼長……可是,現在有時間了,父母在哪兒呢?唉,天人永隔,再無相見之日了啊。想來,兒女與父母的相遇,只此一世,哪還有什麼來世之緣呢!唯一的奢望,只能是在夢裡。你再怎麼傷心、難過,再怎麼遺憾、後悔,即使老天爺來了,也幫不了你的。醒悟之後才明白,一切都晚了。大凡年老中人,大都會有一種參透生命的感嘆:孝敬父母,那是萬萬等不得的!

我總在想,我出生時遇到的飢餓,或許是天意所為,就當那是老天給我人生的第一次歷練,嘗到人間的第一口滋味吧。而我確實又是幸運的。因為我在朝霞一樣的母愛里被照耀着、溫暖着,一天天、一年年地成長了起來。

如今,我也成了滿頭白髮的老人,卻經常在夢裡,像個孩子一樣圍繞在父母的身邊。夢境裡短暫的真實,讓我看到了他們熟悉的樣貌,我是真的不願意醒來的啊。可是,夢總是要醒的,但當我從夢中醒來的時候,總覺得我的父母,還沒有走遠…… [1]

作者簡介

晉耀文,江蘇徐州人,蒼蒼一翁。常與文學書法為伴,以慰餘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