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提尼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比提尼亞 |
本名 比提尼亞 所屬地區 安納托里亞西北部 地理位置 小亞細亞西北部 最早居住人 色雷斯人 |
比提尼亞:(Bithynia),是小亞細亞西北部的一個古老地區、王國及羅馬行省,與普羅龐提斯海、色雷斯、博斯普魯斯海峽及黑海(古稱攸克辛海)相鄰。位於安納托里亞西北部,最早居住的是好戰的色雷斯人。 [1]
簡介
古城信息
波斯時代居魯士大帝吞併了這一地區以後給予一定程度的自治。後來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攻占了這一地區。亞歷山大大帝去世以後,比提尼亞利用繼承者戰爭帶來的混亂於公元前297年從賽琉古王朝獨立出去。大約在公元前280年,在芝普特斯(Zipoetes)的領導下建立了獨立的王朝,芝普特斯的繼承者尼克美狄斯一世(Nicomedes Ⅰ)把尼克美狄亞(Nicomedia)定為首都,開始了比提尼亞的輝煌時代。美狄斯一世、普魯西阿斯一世(Prusias Ⅰ)、普魯西阿斯二世(Prusias Ⅱ)和尼克美狄斯一世(Nicomedes Ⅰ)與賽琉古、帕迦馬、本都不斷爭執。尼克美狄斯三世(Nicomedes Ⅲ)去世(公元前94年)後,繼承者尼科美德四世投靠羅馬,本都的米特里達特六世(Mithradates Ⅵ)企圖占領比提尼亞,與之發生戰爭,在哈里斯河戰役等戰役中擊敗比提尼亞,結果比提尼亞最後臣服羅馬(公元前74年),成為羅馬向東方擴張的重要據點。圖拉真(古羅馬帝國皇帝,安東尼王朝)時代的小普林尼約於公元110年任該行省的總督。
概況
有多個城市坐落於普羅龐提斯海(即現今的馬摩拉海)的肥沃海岸上:尼科米底亞(Nicomedia),卡爾西頓(Chalcedon)、基俄斯(Cius)及阿帕米亞(Apamea)。比提尼亞亦包括尼西亞(Nicaea,因尼西亞信經而聞名)。
根據斯特拉博所述,比提尼亞東面與桑加瑞斯河(Sangarius,即現今撒卡亞河Sakarya)接壤,但更普遍受接納的是邊境伸延至Parthenius河,使比提尼亞與帕夫拉戈尼亞(Paphlagonia)分隔,因而讓瑪利安杜尼亞人(Mariandyni)棲息於此。在西與西南面有林達庫斯河(Rhyndacus)使與密細亞人分隔;南面與弗里吉亞及加拉太相鄰。
地形環境
雖然比提尼亞到處都是高山及森林,但它的山谷及海岸區非常肥沃。它最主要的山脈被稱為「密細亞」奧林匹斯(2300米),屹立於布爾薩之上,即使在113公哩外的伊斯坦布爾亦清楚可見,山峰年中大部份時 間被白雪覆蓋。
山脈由Sakarya河向東延綿160公哩至帕夫拉戈尼亞。這些山脈是土耳其安納托利亞高原山界的一部份。遼闊的高原向西伸延直達博斯普魯斯,雖然高原上既多山亦覆蓋著一片「樹海」(土耳其人稱之為Ağaç Denizi),但卻沒被任何山脈阻隔。西面海岸因兩個小灣而呈鋸齒狀:最北面的伊茲密特灣深入至內陸65-80公哩至伊茲密特(古稱尼科米底亞),它與黑海之間被一僅40公哩寬的地峽分隔着;穆丹亞灣(賽厄斯灣)約長40公哩,在它的盡頭、山谷的出口坐落着蓋姆力克(Gemlik),連接着伊茲尼克湖。
比提尼亞的主要河流有:撤卡亞河將比提尼亞從南至北橫斷;林達庫斯河使與密細亞分隔;以及Billaeus河起於Aladağ(離海邊約80公哩)經柏魯(Bolu,古代Bithynion-Claudiopolis)在古Tium 遺址附近流入黑海。比較次要的Parthenius河(現今Bartın河)則為其東面的邊界。
面向黑海的山谷盛產各類果樹,同時,桑加瑞斯的山谷以及布爾薩和伊茲尼克(尼西亞)平原亦相當肥沃及得到悉心耕種。因有大量種植的桑樹為補給,絲綢亦在那裡大規模生產。絲綢在布爾薩是早有盛名的了。
歷史
相關記載
根據古代作家(希羅多德、色諾芬、斯特拉博等人)記述,比提尼人是色雷斯移居部族。已證實在色雷斯是有一個名叫希利人的部族存在,比提尼人及希利人這兩個同根同源的部族同時定居在亞洲上相連的地區,在那裡他們驅趕或征服了密細亞人、考寇涅斯人(Caucones)及其他一些小部落,而瑪利安杜尼亞人(Mariandyni)則維持在東北面。希羅多德記述了希利人及比提尼人是肩並肩共存的;但比提尼人最後成為主導者,就如他們以自己的名字作為國家的名字。西元前546年,他們在克羅伊蘇斯(Croesus)當國王時被波斯人管轄,併入了弗里吉亞轄地(其轄地包括從赫勒斯滂(現今達達尼爾海峽)至博斯普魯斯所有小國)。
米特達拉達梯戰役
即使在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前,比提尼人在兩名本土的親王─Bas及芝普特斯(Zipoites)─的帶領下,仍是頗為獨立的。芝普特斯在297年取得國王的稱號(basileus)。他的兒子尼科美德一世建造了尼科米底亞,尼科米底亞很快便變得繁榮興盛。在尼科美德一世及他的繼承者普魯西阿斯一世、普魯西阿斯二世和尼科美德二世任內,比提尼亞王國在安納托尼亞的一眾小國君主中頗有地位。但尼科美德四世在對抗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六世時卻未能保存王位,在羅馬元老院幫助他復位之後,他將他的王國遺贈給羅馬共和國(前74年),但他這樣做卻引發了羅馬與本都之間的第三次米特拉達梯戰爭(前75年-前64年)。 作為羅馬行省,比提尼亞的邊界經常有變,且因行政的原因常常與本都行省連在一起。在圖拉真時期,當小普林尼被委任為這個合併行省的總督時(103年-105年)便是這樣劃分的了,這使我們對當時羅馬的行省行政有更深入了解。 在拜占庭帝國管轄下,比提尼亞沿着桑加瑞斯河再次被分為兩個小行省,而比提尼亞這名字只限於西面的行省。
比提尼亞之所以那麼受注視,皆因它的公路及它位在北面邊境的多瑙河與南面邊境的幼發拉底河之間的戰略位置上。經常在軍隊在尼科米底亞過冬。
臨近古城
尼科米底亞及尼西亞是比提尼亞最重要的城市,兩者亦為了成為首都而互相競爭。這兩個城市都是建於亞歷山大大帝之後;但在更早之前,希臘人已在比提尼亞海岸建立殖民地基俄斯(其後稱為普魯西亞斯Prusias,現稱蓋姆利克);卡爾西頓(現今卡德科Kadıköy),在博斯普魯斯入口,差不多在君士坦丁堡的對面;以及在博斯普魯斯東面約190公里、位於黑海的赫拉克西亞(Heraclea Pontica,現今的Karadeniz Ereğli)。所有這些城市都因貿易活動而繁榮。現今的主要城市則有伊茲密特及斯庫達利(Scutari,現今的於斯屈達爾Üskü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