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畢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畢姓,中華漢族姓氏。

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一。

主要起源於姬姓,得姓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

畢姓是當今較為常見的姓氏,分布很廣,如北京,天津,河北之滄州、尚義、黃驊、阜平,山東之平邑、禹城、龍口、濟寧,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監利,江西之金溪、崇仁,廣西之田林,廣東之廣州花都和湛江吳川,雲南之河口,貴州之盤州,四川之合江以及河南的不少地區都有分布。

得姓始祖

奚仲(任仲、姬仲)、畢公高(姬高)、劉曜、阿史那•社爾。周初著名政治家。關於畢姓的姓源,歷來有關姓氏的古籍,考證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說:"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以國為氏,望出河內、東平、太原";《唐書宰相世系表》則指出:"畢公高之後";《萬姓統譜》上也記載說:"《左傳》有畢萬,《晉語》有畢陽"。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隨周武王興師伐紂立下赫赫戰功。西周建立後,他負責處理被商紂王關押的犯人。他採取寬大為懷,平反了不少冤獄,表彰了因直諫受害的功臣,因而名聲鵲起,為"周初四聖"之一。後被周武王封於畢國,爵位為公。世稱畢公高。武王駕崩後,其為顧命大臣之一,他與周、召二公等一起輔政,使周王朝的經濟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並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他的後人有一支以國為氏,稱畢姓。他們尊畢公高為畢姓的得姓始祖。

郡望

畢姓的望郡在扶風郡(今陝西興平)、東平郡(今山東東平)、河南郡(今河南洛陽)、河內郡(今河南沁陽)、太原郡(今山西太原)。

堂號

扶風堂:以望立堂。

東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河內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經訓堂:清朝時期,畢沅在幼年時期就失去了父親,全靠母親張藻培育成人。張藻是當時頗有名氣的才女,不僅能詩,而且學問淵博,還著有《培遠堂集》。畢沅在她的調教下,六歲能讀《詩經》、《離騷》,十歲便通曉聲韻,善作詩文。隨後,張藻又親自把畢沅送到蘇州靈岩山,拜著名學者、詩人沈德潛和經學大師惠棟為師,以進一步拓寬視野。後來,畢沅中狀元當官,離開京城到陝西任巡撫,張藻還以母親特有的情懷,作了五十四句二百七十言《訓子詩》,殷切期望兒子"不負平生學,弗存溫飽志;上酬高厚恩,下為家門庇"。當張藻病故後,清乾隆大帝還特賜御書"經訓克家"四字褒揚。畢沅為了銘記母親和皇上的恩賜,特將家族室名稱作"經訓堂",將自己的詩文集名為《經訓堂集》。

培遠堂:同經訓堂,是畢沅的庶支子孫以先祖母張藻所著《培遠堂集》為堂號,與經訓堂並重。 [1]

研究考證

源於姬姓

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關於姬姓畢氏的淵源,許多史籍中記載得都一樣。例如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以國為氏,望出河內、東平、太原";在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中也記載:"畢公高之後";在史籍《萬姓統譜》上亦記載:"《左傳》有畢萬,《晉語》有畢陽"。按史籍《通志•氏族略》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隨周武王興師伐紂立下赫赫戰功。西周王朝建立之後,他負責處理那些被商紂王關押的犯人。他採取寬大為懷,平反了不少冤獄,表彰了因直諫受害的功臣,因而名聲鵲起,被稱為"周初四聖"之一。後被周武王姬發封於畢地(今陝西長安、咸陽北,渭水南北岸一帶),他建立了畢國,為公爵,故而史書多稱其為"畢公高"。三千多年前的畢國又稱為畢陌、畢原或咸陽原,在西周初年,十分受到西周王室的重視,因為大名鼎鼎功在國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後,都是葬在畢原。姬高是周王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在周武王病逝後,他為顧命大臣之一,與周公姬旦、召公姬奭一起輔政,使周王朝的經濟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並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畢公高的後代畢萬後來事仕於晉國,乃封於魏地,其後代中有改姓為魏氏者,在戰國時期成為著名姓氏。仍居於畢國者,遂以國名為姓,稱畢氏。在兩周的八百七十多年間,周文王的這支畢氏子孫一直顯赫於世,並且歷代相傳,一直相傳至今。畢氏、魏氏同宗同源,皆尊奉畢公高為得姓始祖。

發源於陝西的畢氏,後來主要繁衍於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北部一帶,史稱畢氏正宗。到了漢朝時期,有一支畢氏族人遠遷山東的東平郡,並且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

源於任姓

源於任姓,出自黃帝少子禺陽之後,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世本》記載:"系自任姓所改。"任姓畢氏遠早於姬姓畢氏,為任奚氏同祖。任姓的始祖,許多史籍皆考證位夏王朝時期車正奚仲之後,以王父子字為氏。黃帝少子禺陽受封於任地(今山東濟寧),故為任姓。禺陽的裔孫名仲,食采於夏王朝管轄區的奚地(今河北承德),史稱奚仲,出任夏王朝時期的車正(管理和製作車輿的工匠),後又改封於薛(今山東滕縣),一度還遷於邳(山東徽山)。

西周初期,有謝氏、章氏、薛氏、舒氏、呂氏、祝氏、終氏、泉氏、畢氏、過氏這十個姓氏,都是任氏後裔的封國,是由任氏分支出來的。

在奚仲的後裔子孫中,有分遷居於畢原(今陝西咸陽)者,這個分支的族人便以居邑名稱為姓氏,改稱畢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匈奴

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南匈奴屠各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西漢元狩二年,霍去病以驃騎將軍率萬騎出隴西,越過焉支山(今甘肅山丹)千餘里,斬首虜近九百級,繳獲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季,霍去病再出隴西、北地兩千餘里,越過居延澤,進軍祁連山,捕斬首虜三萬餘級。西漢王朝發動的這次戰役,沉重地打擊了匈奴右部,逼迫得匈奴渾邪王殺休屠王,率部四萬餘人歸漢。漢武帝分徙其眾於邊塞之外,因其故俗置五屬國,又先後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由此溝通了自內地與西域的直接交往,對西漢和匈奴勢力的消長也發生了顯著的影響。東漢初期,原南匈奴休屠王所部分析出屠各部,名出匈奴休屠王子日磾(金日磾),在渾邪王殺休屠王之前,他原先的稱號就是"休屠各王太子"。屠各部在五胡十六國時期曾一度強大,後世的鐵弗部、高車部、敕勒部、丁零部等等,皆出自屠各部,本部還曾建立其強大一時的前趙政權。前趙政權滅亡後,匈奴屠各部的少部分族人歸附於石勒創建的後趙政權,而大部分則都分崩離析,四散而去。其部族主體後在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執政時期歸附於鮮卑拓拔部,成為拓拔部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史書中又稱其為"鮮卑屠各部"。

在北魏孝文帝於北魏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之後,所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過程中,鮮卑屠各部的族人有改姓氏為單字漢姓畢氏者,後融入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突厥

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阿史那部突厥王子阿史那•社爾,屬於以國名或官爵稱謂為氏。史書記載:西域畢國胡人有畢氏。畢國,為突厥阿史那部族人建立的一個西域小國,在唐朝學者裴矩所撰著的《西域圖記》中有記載:"安國之西百餘里有畢國",也就是從畢國到安國王治的行程。畢國當時在西突厥阿史那部的掌控之下,為其屬國之一,實際上僅為一城一部落。六年後的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阿史那•社爾也病逝了。這位一生飄零的突厥王子終於實現了長伴他最崇敬的唐皇之願:在眾多陪葬的功勳顯赫之大唐開國武將當中,他的墓葬離唐太宗的昭陵最近!從此,阿史那•社爾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之爵號"畢國公"為姓氏者,稱畢氏、國公氏;;亦有稱社氏者。其中的畢氏被史書稱作"西域畢國胡人畢氏",而國公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國氏,皆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畢氏、國氏、社氏與阿氏、史氏同宗同源,身貌特徵是身材高大,眉骨突高,雙眼瞼紋,瞳孔微黃,鼻樑高聳,男子皆山羊鬍須,十指指紋箕多斗少,甚至十指皆箕。

源於蒙古族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末清初蒙古新巴爾虎畢喇爾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記載:蒙古族都訥亨氏,亦稱德赫氏,源出蒙古新巴爾虎部畢喇爾部落,世居巴爾古(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東部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Duneheng Hala。 清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都訥亨氏多冠漢姓為畢氏、祁氏等。

源於滿族

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必蘭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畢力揚氏,亦稱別蘭氏、必喇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必蘭部,滿語為Bira Hala,漢義"河川",世居和悠(今黑龍江與烏蘇里匯合口)、長白山地區。後有達斡爾族、赫哲族引為姓氏者,達斡爾族稱畢力夾氏,赫哲族稱畢拉氏。

清朝中葉以後,滿族畢力揚氏、達斡爾族畢力夾氏、赫哲族畢拉氏多冠漢姓為畢氏、何氏、楊氏等。

源於其他少數民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彝族、土家族、苗族、鄂溫克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畢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畢氏,世代相傳至今。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