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畢寶魁,1980年畢業於鐵嶺師專中文系。1987年畢業於遼寧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遼寧大學中文系教授[1],兼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韓愈研究會理事、中國王維研究會理事、遼寧省唐代文學研究會秘書長[2]、遼寧省傳記文學學會理事、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

畢寶魁
遼寧大學中文系教授
出生 1952年3月
遼寧鐵嶺
國籍 中國
母校 遼寧大學中文系
職業 大學教師,作家
知名作品 《中國古代文化史知識》《奸謀·奸行·奸禍》

目錄

個人作品

出版專著主要有:《論語精評真解》、《中國古代文化史知識》、《奸謀·奸行·奸禍》(該書在台灣出版時改名為《中國十八大奸臣》)、《東北古代文學概覽》、《移祚兵梟-朱溫》、《新注花間集》、《唐詩三百首譯註評》、《宋詞三百首譯註評》、《官場傾陷》、《王維傳》、《李商隱傳》、《韓孟詩派研究》、《李清照》等。其中《東北古代文學概覽》是東北文學研究的發軔之作,有填補學術空白的作用。參編《歷代賦辭典》、《古代愛情詩詞鑑賞辭典》、《全唐詩廣選新注集評》、《古詩景物描寫類別辭典》、《三李詩鑑賞辭典》等大型圖書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六十餘篇,共發表文字850餘萬。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其著作22本,美國哈佛大學東方學院燕京圖書館收藏其著作11本

學術專著

一、專著:

《中國古代文化史知識》,瀋陽出版社,1989年1月

《奸謀·奸行·奸禍》,春風文藝出版社,1992年2月;該書在台灣出版時改名為《中國十八大奸臣》

《東北古代文學概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3年7月

《移祚兵梟--朱溫》,春風文藝出版社,1994年10月

《新注花間集》,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4月

《官場傾陷》,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

《王維傳》,遼海出版社,1998年5月

《李商隱傳》,遼海出版社,1998年5月

《李清照》,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

《唐宮嬌女--太平公主》,三秦出版社,2000年1月

《韓孟詩派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2月

《宋詞故事》,瀋陽出版社,2000年8月

《機阱鬼蜮》,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回天轉地入扁舟:王安石傳》,東方出版社,2001年3月

《隋唐生活掠影》,瀋陽出版社,2001年11月

《中國歷代士人生活掠影》,瀋陽出版社,2003年6月

《九梅村詩集校注》,遼海出版社,2004年7月

《國學知識講話》,瀋陽出版社,2007年1月

《唐詩三百首譯註評》,遼海出版社,2008年12月

《宋詞三百首譯註評》,遼海出版社,2008年12月

《論語精評真解》,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年2月

《國學基礎二十四講》,與卞地詩合著,東北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詩經選讀》,遼寧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二、主編

《古代景物描寫類別是辭典》,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

《古詩情感:描寫類別辭典》,遼海出版社,1999年

三、論文

《"沉湎"本義釋》,《社會科學輯刊》1988年第2期

《優秀的山水田園詩人魏燮均述略》,《社會科學輯刊》1988年第6期

《王維佛教思想對其詩歌藝術的影響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6期

《李白詩中"巴東"考》,《文學遺產》,1990年第3期

《"納草也根"試解》,《社會科學輯刊》1990年第4期

《王維樂府詩初探》,韓憲臣、畢寶魁,《廣東社會科學》1991年第2期

《李清照生年新說》,《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

《淺析韓愈〈毛穎傳〉的深層思想》,《廣東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

《杜荀鶴中進士是朱全忠推薦的嗎》,《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

《〈李清照生年新說〉補證》,《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

《探驪採珠 燭幽顯微──入谷仙介〈王維研究〉管窺》,《日本研究》1996年第2期

《王維生年考辨》,《文獻》1996年第3期

《千古沉冤 應予昭雪--王維安史之亂"受偽職"考評》,《唐代文學研究(第七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八屆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6年9月

《宋詞小札二則》,畢寶魁、張金明,《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

《王維安史之亂"受偽職"考評》,《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

《李商隱參加科舉考試始末考》,《文獻》1998年第2期

《透徹而靈動的心靈感悟--評〈唐詩賞論〉》,《中國圖書評論》1998年第4期

《韓愈〈雙鳥詩〉意義探微》,《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

《渤海遺文〈賀正表〉寫作時間考》,《滿族研究》1999年第4期

《論韓孟詩派的形成與發展》,《唐代文學研究(第九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10月

《〈李商隱參加科舉考試始末考〉補證》,《文獻》2001年第3期

《蘇軾因詞得遷官》,《語文世界》2001年第12期

《唐代文學與文學傳統》,《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韓愈哲學思想對其文學思想及文學創作的影響》,《唐代文學研究(第十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2年5月

《歷史與文學藝術的完美結合--繁榮傳記文學創作遐想》,《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對清末東北文學有特殊貢獻的儒將銘安》,《滿族研究》2004年第2期

《〈呂氏春秋〉編撰動機論》,《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韓學研究的重要收穫--評劉真倫〈韓愈集宋元傳本研究〉》,《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從王爾烈到魏燮均--乾隆中期到同治末年東北地區文壇掃描》,《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05期

《多隆阿生平考略》,《滿族研究》2007年第1期

《韓柳與佛學》,畢寶魁、任樹民,《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

《再論王維生年兼與王勛成先生商榷》,《文化學刊》2007年第5期;《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柳宗元的歷史哲學觀與民本思想》,《文化學刊》2008年第1期

《魏燮均生平及〈九梅村詩集〉之價值》,《文學前沿》2008年第2期

《遼海講壇第十三講:怎樣鑑賞古典詩詞》,《遼 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4--遼海講壇·第二輯(文學卷)》,2008年3月

《遼海講壇第十四講:中國山水田園詩人的代表--"詩佛"王維》,《遼寧 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4--遼海講壇·第二輯(文學卷)》,2008年3月

《遼海講壇第十五講:漫說李白進長安與進監獄》,《遼寧省 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4--遼海講壇·第二輯(文學卷)》,2008年3月

《遼海講壇第十六講:杜甫為何被稱為"詩聖"和"詩史"》,《遼寧省社 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4--遼海講壇·第二輯(文學卷)》,2008年3月

《遼海講壇第十七講:淺說韓愈對儒學和文學的貢獻》,《遼寧省社會科學 普及系列叢書4--遼海講壇·第二輯(文學卷)》,2008年3月

《遼海講壇第十八講:李商隱的婚戀生活與愛情詩》, 《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 列叢書4--遼海講壇·第二輯(文學卷)》,2008年3月

《魏燮均生平與詩歌》,《文學前言》2008年第11期

《陰陽五行與二十八宿》,《教師博覽》2009年第1期

《談王維的儒家情懷》,《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龍鳳同源考同》,逯宏、畢寶魁,《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論語〉"不有祝鮀之佞"章本義辨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論語〉"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本義考辨》,畢寶魁、卞地詩,《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論語·公冶長篇〉"無所取材"本義考論》,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

《〈論語〉"忠""恕"本義考》,《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

《〈論語〉"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本義考》,《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10期

《〈論語〉"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本義辨析》,《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論語〉重出現象考論》,《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第2期

《關於〈論語〉篇章編排體例之思考》《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

《關於〈論語〉篇章編排體例之思考》,《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

《〈論語·鄉黨〉"色斯舉矣"節本義辨析》,《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陸賈〈新語〉錯簡現象探微》,《文學遺產》2010年第5期

《〈新語〉錯簡新探》《文學遺產》2010年第5期

《孔子生年生日詳考》,《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3月15日

《從〈全唐文〉看唐代文人創作傳記的自覺意識》,《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1年3月25日

四、參加學術會議

2008年10月24日-28日到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參加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四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談王維的儒家情懷》

2009年9月22日-26日到廣東潮州參加中國韓愈學會韓愈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論文,被收入論文集。會議論文:《〈毛穎傳〉與〈萬石君羅文傳〉》

2009年5月6日-9日在長安理工學院參加中國王維學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發言:《王維研究的現狀與前景展望》

2010年10月18日-22日在天津南開大學參加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五屆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從〈全唐文〉看唐代文人傳記文學創作的自覺意識》

2010年12月20日-23日在北京參加中國傳記文學學會中國傳記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從〈全唐文〉看唐代文人傳記文學創作的自覺意識》

2011年5月4日-8日在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參加中國王維學會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李商隱與令狐綯關係裂痕之起因初探》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