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伯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毛伯溫,明代將領、官員,江西吉水人。正德年間進士及第,歷任大理寺丞、兵部尚書、太子賓客、太子少保等職,著有《東塘詩集》等作品;他曾征討安南,不費一刀一劍平定安南,後又穩固邊防,保邊境安寧。之後,毛伯溫被誣陷而發放邊疆,不過他中途被赦免[1],回鄉後不久病逝,後世追諡他為「襄懋」。
早年經歷
明朝弘治初年,毛伯溫遊歷至廣東省惠州府博羅縣主簿丁震家,丁震對毛伯溫一見深器,就收留了他,並供他讀了三年書。毛伯溫離開廣東後還專門尋找過丁震,並給丁家贈送了匾額。
年表
正德二年(1507年),毛伯溫中舉人。
正德三年(1508年),毛伯溫考中進士,初任紹興府推官。
正德六年(1511年),升任河南道監察御史,先後巡按福建、河南。任河南巡按期間,在湖南郴州汝城修建了繡衣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專門旌表監察官員的牌坊。
嘉靖元年(1522年),宦官張銳、張忠等被判死刑,其同黨蕭敬、韋霦暗中想拖延行刑。毛伯溫上書請求一併殺了蕭敬、韋霦,宦官們因此才閉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