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澤東年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澤東年譜

毛澤東年譜,共分為(1893-1949),(1949-1976)兩個系列。《毛澤東年譜(1893-1949)》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撰,逄先知主編,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2002年8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分上、中、下3卷,全書139萬字。《毛澤東年譜(1949-1976)》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撰,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2013年12月22日起在全中國發行。全書共6卷,近300萬字。

基本內容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8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

作者: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撰、逄先知主編

字數:139萬字

ISBN:9787507339932

書名:毛澤東年譜

類型:辭典與工具書

出版時間:1993年12月

開本:16

頁數:3846頁

品牌:新經典發行

卷數:3卷

語種:簡體中文

1893-1949

《毛澤東年譜(1893-1949)》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撰,逄先知主編,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2002年8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分上、中、下3卷,全書139萬字。  本書是國內外第一部詳細記述毛澤東自1893年至1949年思想發展和生平業績的編年體著作。它以大量的檔案材料為依據,在詳細記述毛澤東生平活動的同時,多側面多角度地體現了他的科學思想體系,展示了他的思想發展軌跡。同時,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和光輝歷程,也反映了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具體過程,以及他的胸懷、情操、氣度和風貌。這部年譜從1985年開始編寫,歷時8年完成。它融資料性、學術性和思想性於一體,是了解和研究毛澤東的重要書籍,也是了解和研究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書籍。

1949-1976

《毛澤東年譜(1949-1976)》是一部記述毛澤東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他逝世27年間的生平、業績的編年體著作,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理論、決策、工作方法和各種活動,反映了他領導建立和建設新中國的歷程。從這部年譜的記述中,還可以了解毛澤東在27年間是怎樣工作和生活的。這部年譜以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檔案資料為主要依據,發表了大量未編入毛澤東著作集中的講話和談話,同時又使用了其他文獻資料和訪問材料,內容非常豐富。

出版發行

1993年12月出版的《毛澤東年譜(1893-1949)》(共3卷),經過修訂後再次出版,同時在全國發行。

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撰的《毛澤東年譜(1949-1976)》,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2013年12月22日起在全中國發行。全書共6卷,近300萬字。

具體內容

1993年12月出版的《毛澤東年譜(1893-1949)》(共3卷),經過修訂後再次出版,同時在全國發行。

《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紀委刊文重溫毛澤東反腐倡廉:吃得最好不過紅燒肉,另外,中紀委網站12月22日刊文重溫毛澤東反腐倡廉,全文如下:

在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歷史進程中,毛澤東始終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留下許多彪炳史冊的成功經驗和寶貴精神財富。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內容極為豐富,在其思想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僅是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的重要指導思想,而且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營造了世間罕見的清廉氛圍,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毛澤東同志120周年誕辰即將到來之際,本報組織刊發系列稿件,藉以重溫和探討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相信對於加強黨的建設特別是反腐倡廉建設,全面推進深化改革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倡導節約 反對浪費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毛澤東是農民的兒子,深知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的道理。因此,他把「勤儉節約、反對浪費」作為「修身」之道;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做「齊家」的訓言;把「厲行節約、勤儉建國」作為「治國」的基本方針。

蘇區瑞金時期,身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的毛澤東,給自己的糧食定量只是一線普通戰士的3/4。延安時期,他自己種糧種菜,按規定標準領取伙食費,自掏腰包招待名士和外賓;送兒子跟農民學種地,兒子結婚僅送自穿的舊大衣。建國後,子女沒有享受到任何特權,親友想進京謀事,被毛澤東勸回。他一生從未辦過壽慶,離世時沒有任何物質遺產給子女繼承,就連稿費也是「除了支援有困難的工作人員,主席的稿費大部分投入國家建設,一部分用於給黨內的高級幹部買書」。

1952年到1962年,毛澤東沒做過一件新衣服,一件睡衣穿20年補了70多次,一雙皮鞋穿了幾十年,襪子都露腳趾頭;吃飯時,掉在飯桌上的一粒飯、一根菜,他都要撿起來吃掉;三年困難時期,他7個月不吃一口肉;即使過了困難時期,最好的伙食改善也不過是一碗紅燒肉。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講話、著作和實踐中,毛澤東都特別強調勤儉節約。這是他洞察中國腐朽沒落的封建統治,渴求開創與封建習慣勢力徹底割裂的新社會而產生的最樸素的觀點。其論述之深刻,見解之精闢,行為之示範,為反腐倡廉奠定了良好基礎。可以說,建國初期清正廉潔的黨風和健康向上的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是與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廉潔自律、以身作則分不開的。

發揚民主 依靠群眾

這是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的重要特徵。

毛澤東發揚民主、依靠群眾反腐的第一次實踐是在中央蘇區時期。面對貪污、浪費、官僚主義等腐敗現象的出現,毛澤東倡導成立了各級工農檢察院作為黨組織開展反腐敗的辦事機構;利用各種媒體大造輿論聲勢;成立了反腐敗突擊隊、輕騎兵、工農法庭等群眾組織,動員群眾廣泛參加到反腐敗鬥爭中來,取得了蘇區反腐敗鬥爭的全面勝利。延安時期,民主人士黃炎培問我黨能否跳出「歷史周期律」,毛澤東自信地回答:「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這標誌着毛澤東發揚民主、依靠群眾反腐敗思想的成熟。建國後,毛澤東始終把依靠群眾、發揚民主作為反腐敗的根本措施。

第一,發揚民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毛澤東認為,腐敗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就是反動階級特別是資產階級思想和作風的影響,所以,他首先在思想領域反腐防變,要求全黨和全軍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時時批評自己的缺點,好像我們為了清潔,為了去掉灰塵,天天要洗臉,天天要掃地一樣」,「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也是我們和其他政黨互相區別的顯著的標誌之一」,「對於我們,經常地檢討工作,在檢討中推廣民主作風,不懼怕批評和自我批評,實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這些中國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種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侵蝕我們同志的思想和我們黨的肌體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在毛澤東的倡導下,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成為黨的建設和反腐倡廉實踐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第二,發動群眾,開展反腐倡廉運動。毛澤東一貫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人民主體思想,在歷次整黨整風、反腐倡廉實踐中,都爭取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他非常重視人民監督,注重公開揭露問題。無論是在中央蘇區還是在延安時期,也無論是建國前還是建國後,每次反腐敗鬥爭,基本上都是由於群眾的參與而取得勝利的。

「打虎」用力 反腐從嚴

毛澤東熟讀中國歷史,清楚地知道,歷代王朝的衰亡基本上都是由於統治集團生活腐化、不思進取導致的。因此,毛澤東對腐敗十分憎惡,發誓不做李自成,也不允許下屬學劉宗敏。在他眼裡,絲毫容不得黨內存在腐敗,一旦發現腐敗分子,毫不留情、嚴懲不貸。他曾經斬釘截鐵地說:「誰要搞腐敗那一套,我毛澤東就割誰的腦袋。我毛澤東若是腐敗,人民就割我毛澤東的腦袋。」

毛澤東一生最重視的工作之一便是從嚴治黨,防止黨的變質,防止軍人黨員特別是幹部隊伍被腐蝕腐化。翻開《毛澤東選集》,關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打擊貪污腐化防止消極腐敗的文章和言論比比皆是。他把反腐敗當做「打老虎」,主張「大老虎」「小老虎」一齊打,並指示「要注意打盡老虎,不要鬆勁」。比如,1932年,因貪色貪財致死人命的瑞金縣葉坪村蘇維埃政府主席謝步升被判處死刑。這是蘇維埃政府成立後,也是我黨歷史上第一個被處決的腐敗分子。1934年,又對瑞金縣財政部會計科長唐仁達、蘇維埃大會工程所主任左祥雲、于都縣軍事部長劉仕祥三個貪污分子判處死刑。毛澤東嚴懲腐敗,執法如山,受到了中央蘇區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捍衛了新生的紅色政權。

1937年10月,抗日軍政大學第六隊隊長黃克功對陝北公學學生劉茜逼婚未遂,一怒之下,開槍將劉打死。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判處這個思想和作風腐敗分子以死刑。黃以為自己為革命有功,寫信求助於毛澤東。毛澤東寫信給法院院長雷經天。信中說:「黃克功過去鬥爭歷史是光榮的,今天處以極刑,我及黨中央的同志都是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個共產黨員紅軍幹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殘忍的,失掉黨的立場的,失掉革命立場的,失掉人的立場的行為,如為赦免,便無以教育黨,無以教育紅軍,無以教育革命者,並無以教育做一個普通人。」

1940年,勞苦功高、身上有80多處戰鬥傷疤的老領導——邊區貿易局副局長肖玉壁,公然貪污3000多元大洋。案發後,軍區政府依法判處他死刑。肖以功臣自居,寫信向毛澤東求情。毛澤東沒有看信,沉思了一陣後,對帶信的林伯渠說:「你還記得我怎樣對待黃克功吧?」林說:「忘不了!」毛澤東接着說:「那麼這次和那次一樣,我完全同意法院的判決。」

延安時期,毛澤東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反腐敗鬥爭,僅1939年至1941年上半年,陝甘寧邊區就查出貪污案件1157件,懲治了一批腐敗分子,有效地遏制了腐敗現象的蔓延,使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在延安乃至全國的威望大大提高。對此,中外媒體無不稱頌陝北共產黨政府是一個廉潔的政府、一個真正為民眾的政府。

1951年11月,在是否槍決劉青山、張子善問題上,毛澤東說,正因為他們兩人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要下決心處決他們。只有處決他們兩個,才可能挽救二十個,二百個,兩千個,兩萬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幹部。非殺不可,揮淚斬馬謖,這是萬不得已的事情。1952年2月1日,北京市召開公判大會,由最高人民法院對7名大貪污犯進行宣判,其中兩人被判處死刑。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判決,對劉青山、張子善執行槍決。

這是建國之初反腐敗的第一大案,史稱「開國第一刀」。事後老百姓說,這兩個人頭換來了中國官場至少20年的廉政。

在長期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毛澤東始終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形成了豐富的反腐倡廉思想。總結毛澤東的反腐倡廉實踐還有很多。例如,加強學習、以史為鑑,汲取歷史教訓反腐倡廉;加強世界觀改造,從思想上反腐倡廉;廢除專制,從體制機制上反腐倡廉;艱苦奮鬥、聯繫群眾,從作風上反腐倡廉;建章立制,有效預防和遏制腐敗,等等。

主要意義

《毛澤東年譜(1949-1976)》的出版,對於研究建國以來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理論與工作實踐,研究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就、經驗和艱辛探索,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由來和形成基礎,有着重要意義。[3]

推薦

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

經中共中央批准,在紀念毛澤東同志120周年誕辰之際,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一批著名研究毛澤東思想和生平的專家學者歷經十多年,查閱了大量歷史文獻檔案,訪問了許多當事人,吸收了近年來最近學術理論成果,隆重推出了《毛澤東年譜》(1949-1976)。

《毛澤東年譜》(1949-1976)是記述毛澤東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他逝世27年間的生平、業績的編年體著作,比較全面而充分地記錄了他的各種活動,特別是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過程,反映了他的思想理論和工作方法等。

《年譜》如實地反映了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苦探索。從這部年譜中,可以了解毛澤東在這27年間是怎樣工作和生活的,具體到幾乎每一天的情況。

《年譜》體現了資料性、學術性、傳記性相統一,以檔案材料為依據,採用客觀記述方法,發表了大量未編入毛澤東著作集中的講話和談話,內容十分豐富而翔實。

媒體推薦

這部年譜的出版,對於研究毛澤東同志的思想理論與工作實踐,研究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就、經驗和艱辛探索,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由來和形成基礎,有着重要意義。

——新華社

目錄

《毛澤東年譜(1949—1976)1》目錄:

1949年10月—12月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

《毛澤東年譜(1949—1976)2》

《毛澤東年譜(1949—1976)3》

《毛澤東年譜(1949—1976)4》

《毛澤東年譜(1949—1976)5》

《毛澤東年譜(1949—1976)6》

作者簡介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是黨中央直屬事業單位,是編輯黨和國家重要文獻、研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思想和生平的部門。

文摘

1893年12月1893年誕生

12月26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南岸上屋場。字詠芝,後改為潤之。

祖父毛恩普,字寅賓,一生貧苦,勤勞厚道。父親毛貽昌,字順生,原為貧農,曾因負債被迫當兵多年。他治家謹嚴,善於經營,由貧農變為中農,後又成為富農。他性情暴躁,對子女要求嚴厲。母親文素勤(文七妹),勤儉持家,敦厚慈祥,和善好施,樂於助人。胞弟毛澤民、毛澤覃,繼妹毛澤建。

毛澤東幼年大部分時間在湘鄉唐家圫外祖父家度過。外祖父家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務農為業,生活比較富裕。他同表兄弟們一起生活,六歲開始作些田間零星勞動。因受母親影響,幼年曾信佛。

毛澤東在外祖父家期間,中國發生了甲午年的中日戰爭和庚子年的八國聯軍侵占北京,中國被迫訂立了許多不平等條約,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國家。1 9 0 2 年春1902年九歲

春從唐家圫外祖父家回韶山,入南岸下屋場私塾讀書,啟蒙教師鄒春培。先讀《三字經》,接着讀《幼學瓊林》、《論語》、《孟子》、《中庸》、《大學》。毛澤東記憶力強,能夠口誦心解,很快領悟。在學了一些字以後,父親便要他習珠算,並給家裡記賬。1 9 0 4 年秋1904年十一歲

秋到韶山關公橋私塾讀書,塾師毛詠薰。1 9 0 5 年春1 9 0 5 年十二歲

春就讀於韶山橋頭灣、鍾家灣私塾,塾師周少希。

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宗旨。1 9 0 6 年秋1 9 0 6 年十三歲

秋到韶山井灣里私塾讀書,塾師毛宇居。在這所私塾里,繼續讀四書五經,並開始練習書法。毛澤東不很喜歡讀經書,喜歡讀中國古代傳奇小說,特別喜歡讀反抗統治階級壓迫和鬥爭的故事,曾讀過《精忠傳》、《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隋唐演義》等。1 9 0 7 年—1 9 0 8 年1 9 0 7 年—1 9 0 8 年

十四歲—十五歲停學在家務農。白天同成年人一起在田間勞動,晚間替父親記賬。雖然輟學,仍繼續讀書,讀當時能找到的一切書籍,常常讀到深夜。有一天忽然想到,小說書里有一點很特別,主要人物都是武將、文官、書生,沒有一個農民做主人公,對這一點困惑不解。後來逐漸發現小說中頌揚的都是人民的統治者,這些人是不必種田的,因為土地歸他們所有和控制。

這期間,從表兄文運昌處借了一些書,有一本是早期改良主義者鄭觀應所著《盛世危言》,書中主張設議院,辦商務,講農學,興學校,使上下同心,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暢其流。還說到中國之所以弱,是因為缺少西洋的鐵路、電話、電報、汽船等,提出「主以中學,輔以西學」的學習西方的原則。還有一本為改良主義者馮桂芬所著《校邠廬抗議》,該書對外國侵略和清政府腐敗表示不滿,並提出一些富國強兵的主張。毛澤東讀了這些書,開闊了視野,萌發了愛國思想,激起恢復學業的願望。

由父母作主,娶羅氏為妻1936年毛澤東同斯諾談話時說:「我十四歲的時候,父母給我娶了一個二十歲的女子,可是我從來沒有和她一起生活過——後來也沒有。我並不認為她是我的妻子。」。不久,羅氏因病去世。1 9 0 9 年秋1 9 0 9 年十六歲

秋復學,在韶山烏龜頸私塾就讀,塾師毛簡臣。

當時,韶山沖李家屋場由外地回來一位維新派教師李漱清。他常給韶山人講述各地見聞和愛國維新故事,宣傳廢廟宇、辦學校,反對信佛。人們對李漱清的言論有各種議論,毛澤東贊成他的主張,並同他建立了師生和朋友關係。1 9 1 0 年春1 9 1 0 年十七歲

春到韶山東茅塘一位秀才毛麓鍾家裡讀書。選讀《綱鑑類纂》、《史記》、《漢書》等古籍,還讀一些時論和新書。

4月湖南糧荒,長沙饑民成群結隊到湖南巡撫衙門示威要求平糶救災,被巡撫的無理答覆所激怒,衝進衙門,砍斷旗杆,嚇走巡撫。後饑民暴動慘遭鎮壓,許多人被捕殺。毛澤東和同學們對這件事議論多日,對「謀反者」所受冤屈深感不平。這件事給毛澤東留下很深的印象。

這個時期,毛澤東讀了一本關於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小冊子,對國家前途感到擔憂,開始意識到努力救國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職責。

秋考入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在離家時,抄寫一首詩留給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首詩1916年曾載於《青年》雜誌第1卷第5號,原文是「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署名西鄉隆盛。據考證,這首詩不是西鄉隆盛的作品,而是日本和尚月性所作,原詩是:「男子立志出鄉關,學若無成不復還,埋骨何期墳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以表達一心向學和志在四方的決心。東山小學除教經書外,還教授被稱為「新學」的自然科學和其他新學科。有一位從日本留學回來的體育教員,經常向學生講述日本明治維新和列強窺視中國的情形,並教授音樂和英語。毛澤東在這所學校里很有長進,寫得一手好文章,受到校長和教員們特別是國文教員的喜歡。蕭三在《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時代和初期革命活動》中說:「這個學校每個星期天的上午都要由教員出題目,由學生各自作一篇文章,作完後整天休息。毛澤東同志每次都認真為文,成績很好,他寫的『言志』、『救國圖存論』、『宋襄公論』,全校有名。」國文教員賀嵐崗見毛澤東對歷史很有興趣,買了一部《了凡綱鑑》送給他。這時,毛澤東的心思不在讀經書上,而經常到學校藏書樓借閱中外歷史、地理書籍。對中國古代堯、舜、秦始皇、漢武帝的業績表示仰慕,讀了許多關於他們的書。同時也學到一些外國歷史和地理。從一本世界英傑傳里,讀到拿破崙、葉卡特琳娜女皇、彼得大帝、華盛頓、格萊斯頓、盧梭、孟德斯鳩和林肯的事跡後,對同學蕭植蕃(蕭三)說,中國也要有這樣的人,我們應該講求富國強兵之道,顧炎武說得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1 9 1 0 年秋在東山學堂期間,讀了表兄文運昌借給的關於康梁變法的書報,其中有梁啓超主編的《新民叢報》。毛澤東對這些書報反覆閱讀,有的可以背誦出來。對《新民叢報》連載的梁啓超《新民說》一文,看得非常用心,並寫有批語。對該文「論國家思想」一節所寫的一段批語,說到兩種君主制國家:一為「立憲之國家,憲法為人民所制定,君主為人民所推戴」;一為「專制之國家,法令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悅誠服者」。「前者如現今之英、日諸國,後者如中國數千年來盜竊得國之列朝也」。這時,毛澤東並不反對君主制度,只是反對君主專制,而贊成君主立憲制,希望由康有為、梁啓超那樣的維新派進行改革。他崇拜康有為和梁啓超。1 9 1 1 年春1 9 1 1 年十八歲

春到長沙,考入湘鄉駐省中學堂讀書。在這裡,首次看到同盟會辦的《民立報》,知道孫中山這個人和同盟會的綱領,知道黃興在廣州領導反清武裝起義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英勇殉難的事跡,開始擁護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激奮之下,寫一篇文章貼在學校牆壁上,第一次發表自己的政治意見,主張由孫中山、康有為、梁啓超組織新的政府,反對專制獨裁的清王朝。1936年毛澤東同斯諾談話時說:「這是我第一次發表政見,思想還有些糊塗。我還沒有放棄我對康有為、梁啓超的欽佩。我並不清楚他們之間的差別。所以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孫中山從日本請回來當新政府的總統,康有為當國務總理,梁啓超當外交部長!」

5月國內掀起反對清政府向帝國主義出賣鐵路權的運動。湖南紳、商、學界組成「湘路協贊會」,反對清朝斷送主權借外債築路。革命派焦達峰、陳作新等同諮議局的一些議員,策劃領導反清政府的長沙起義。毛澤東和同學一起卷進這一鬥爭潮流。湘鄉駐省中學學生以反對留辮子表示對清王朝的不滿情緒。毛澤東和另一同學首先剪去自己的辮子,並強制十幾個人也剪掉辮子。1936年毛澤東同斯諾談話時說:「在剪辮子事件上,我和一個在法政學堂的朋友發生了爭論,雙方就這個問題提出了相反的理論。這位法政學生引經據典來論證自己的看法,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但是,我自己和反對蓄辮子的人,站在反清的政治立場上,提出了一種相反的理論,駁得他啞口無言。」[1]

參考文獻